这也就罢了,训练一下也能习惯,真正致命的地方在神经信号的反馈上。
他们并没有彻底解析神经信号的技术,模拟出来的神经信号非常粗糙,存在这大量的谬误、无效冗杂信息,靠着大脑的自主调整习惯才能勉强分析、理解。
这些谬误与无效冗杂信息造成的结果就是人脑的工作量更大,负荷也更大,加上大量数据也直接交由人脑分析处理,机甲越复杂体型越大人脑的负荷也就越大。
这可不是短时间的反馈与大脑处理过程,哪怕是活动一下手臂,实际上都需要无数次的‘高度、力度、角度’等信息的循环反馈计算。
庞大而冗杂的神经信号完全超出了人脑的承受极限,后果就如同开了超越承受限度的意识加速技术一般,轻则留点鼻血,重则脑死亡。
然后环太平洋世界的科学家对此也采用了一个极度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一个脑袋不行我就两个,将两个大脑进行通感直连,分别当做左脑与右脑,一起操控机甲。
好吧,这样大脑负荷的问题勉强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两个大脑直连,会共享双方的部分记忆与思维、会勾起双方深刻的记忆,各种毛病全来了。
初期利用这种粗暴的方式解决技术难题还好说,但随后却陷入思维误区,根本没再去想其他解决方案,反而在这种‘双大脑’道路上越走越远,神经信号技术本身的唯一进展就是将机甲反馈数据的视觉数据给单独剥离了出来以全息投影显示,美名其曰驾驶舱技术2.0版本。
说着的,看到这破驾驶舱的时候李斯自己心底都是十二万个卧槽,托尼斯塔克不吐槽就该他吐槽起来了。
幸好,毒舌屎大颗代劳,总算没让他损害自己在小徒弟面前的良好形象。
…………
之前选环太平洋的时候还没注意,现在仔细回顾,简直是要逼死我这个合理党了,死了十万脑细胞才脑补的勉强符合逻辑。
还有之前的屎大颗和蜥蜴博士,你们该给我打钱啊混蛋!全特么是逻辑漏洞!(本作者发言没两百字,不收费)
第443章 模拟培训
在原电影上看到的终究只是镜头下最狭窄的片面场景,初来乍到,李斯也没急着大展拳脚,而是一边让潘多拉在网络与卫星入侵搜寻这个世界的情报一边T教起自己的小徒弟。
现在环太平洋的时间线应该是在第二部刚开始的时候,通往先驱世界的太平洋虫洞已经被核弹炸毁,这个世界已经在休养生息了,就连机甲猎人计划都是半废弃状态,破碎圆顶基地没剩下几个,驾驶员甚至都被邵氏集团这种私企挖走了不少。
邵氏集团是一家华国的超级集团,与泛太平洋防御军团有着很深的合作关系,同时也将是第二部里的主要‘boss’。
这个经历过毁灭边缘的世界从不缺对怪兽的仇视者与恐惧者,有的人随着十年的时间渐渐遗忘伤痛,但同样也有人铭记着当时的教训,明白什么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阿玛拉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父母死于怪兽袭击,在太平洋海底虫洞被炸毁后她也一直坚信先驱与怪兽将卷土重来,因此才一直致力于制造自己的机甲。
与阿玛拉同样的,还有邵氏集团的掌权人邵丽雯,她也热衷于防备先驱的再次袭击,哪怕是战后也一直在深入研究机甲技术,邵氏集团另辟蹊径开发出了远程遥控型无人机甲,并且在积极寻求推进无人机甲大规模部署。
无人机甲技术本身倒是个不错的想法,虽然远程遥控就意味着高度自动化有被骇客入侵的危险,但总的来说还是收益大于风险。
可问题却出在了邵氏工业高薪挖到的研究主管上。
邵氏工业的研发部主管纽特·吉赛乐在十年前是服务于环太平洋防御军团的核心研究员,甚至最后关头能炸毁太平洋海底虫洞也多亏了他与怪兽的大脑进行通感获得的关键信息。
可那次与怪兽的大脑进行通感也让他被驱使怪兽的异空间文明‘先驱’给洗脑了,一直在图谋让怪兽卷土重来。
邵丽雯的邵氏集团却刚好给了他这个机会,邵氏集团是典型的高科技集团,公司各种设施的自动化程度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在没有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前提下实在是太容易被人动手脚了。
一个看似严谨的邵氏集团加上一个被先驱洗脑的人作为无人机甲计划的主管,这个计划能好才有鬼了。
现在邵氏集团生产的所有复仇女神无人机甲的智能核心都被植入了怪兽的脑组织,加上机甲本身的仿生学设计,一旦发动这些怪兽大脑就能接管机体抢夺控制权,除此之外机甲控制程序里面还留了后门,完全成了纽特吉赛乐的后花园。
现在无人机甲早已经生产完毕了,唯一等的只是联合国同意无人机甲部署,因此也没有插手的可能,轻举妄动反而会引起这批怪兽机甲提前暴动,所以李斯也懒得去干涉了,直接按照自己的发展计划来。
掏出私掠许可证,一个拳头大小的虫洞在阿玛拉的住所打开,一个庞大的数据包穿过遥远的空间,发往了漫威世界。
……
漫威地球,纽约。
空间虫洞的开启让潘多拉顺利连上漫威地球的卫星网络,重新接管了自己的各种计算单元与挂载配件。
斯坦大厦,她的声音直接在整个大厦响了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