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没有非常直接的证据,但向坤凭直觉已经认定这就是“八月的kasumi”了。
她在那个论坛发的贴可就比在知乎多太多了,不仅找到了她发出来的求资源的QQ邮箱,还知道了她的生日是八月十一日——她自己在某年的八月十一说今天是她生日。
继续搜索,知道了她所在的城市,知道了她在五年前在上初二。
然后依靠这些资料,找到了她的微博,从微博上一张几年前的照片上“@kasumiiii”的水印,知道她曾经用过的ID名含有“kasumi”这个关键字,更加确认了她就是“八月的kasumi”。
再翻找她的微博,从她的微博上找到了她的自拍照片,是个看起来挺青春阳光的少女。
从一些图片上找到了她的学校名,再从她与其他人的互动中,知道了她的真名叫吕晓霞,知道了她所在的班级。
而后向坤还找到了她的贴吧帐号,她的B站帐号,她的豆瓣帐号,甚至她的另外一个知乎帐号。
更重要的是,虽然她自己发微博不是很勤,最新一条已经是一周前,但和她互相关注、经常互@的同学的微博上,却发了前天她们国庆长假一群女生一起去吃甜品的照片。
在照片上,笑容灿烂的“吕晓霞”面前,同样摆着一份甜品。
如果那个时候她已经是吸血鬼了的话,要如何在甜品店里和同学们谈笑风生地吃完?她也找到了和向坤类似的,让正常食物在胃里待更长时间的方法?但以她们吃的那些液体占大多数的甜品,就是向坤吞了两颗建立了联系的石子,也根本镇不住。
向坤看着屏幕上被他一左一右摆放的两个知乎帐号的动态页面,“八月的kasumi”和“拂晓霞光”,它们都是真名为吕晓霞的高三少女的帐号,前者是五年前的,后者则是这几年经常使用的。
第一百二十一章 被迫害妄想症
是吕晓霞变异后,害怕暴露身份,于是用五年前的帐号来上知乎回答?
但那也没有道理,现在全线实名制,想要回复和回答,都需要绑定手机。如果是无法追踪到她身份的手机,那为什么不干脆注册个新马甲?
或者只是想避开“拂晓霞光”这个帐号上关注她的熟人?
向坤食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眯着眼睛看着“八月的kasumi”两天前发布的回答,再看看“拂晓霞光”的一百多篇回答——是的,这位少女的新帐号明显是个“话痨”,光回答就有一百多篇,虽然大部分都是纯粹抖机灵灌水的。
“八月的kasumi”那俩篇回答的文字风格,明显和吕晓霞的不一样。
如果只是和五年前不一样,那还可以说是当年的初二女生到了高三,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现在向坤有她另一个知乎帐号的发言对比,有她各种社交平台上的文字对比,基本可以确定,那两个回答不是真正吕晓霞所发的。
虽然废了半天劲找到的人,并不是背后真正回答的人,但向坤却没有丝毫沮丧,否定的答案,本身也是一种答案,而且有时候可能比肯定的答案带来的信息更多。
向坤基本排除是吕晓霞周围的人拿她以前的帐号来用的可能性,五年的时间,别说其他人了,就是她自己可能都未必还记得密码。而且大概率当初在用的时候,还在读初二的她并没有进行手机绑定,所以后来干脆就另外注册了一个新帐号使用。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用这个帐号发布那样的答案?
从那条答案来看,发布的人很可能和向坤一样是变异者、吸血鬼,如果他只是单纯地想要和同类建立联系,那弄个新帐号就是了,没有必要费劲去弄一个其他人的帐号。
而且这两个回答的发言内容,仔细读来有刻意在模仿女生的感觉,说不定屏幕的背后,是一个比向坤还壮的抠脚大汉……
用一个有使用记录的、小女生的帐号,以小女生的口吻发布那些内容,是不是就是要让其他的“同类”认为,发布这两个答案的,是个刚刚变异、还什么都不懂的“萌新”吸血鬼?
相比起什么都没有的新马甲,显然一个有使用记录的老ID,更容易取信于人。
向坤想到了他第一次看到那只“巨型猫头鹰”时的感觉,想到了那只“巨型猫头鹰”不惜冒着被人类注意到的危险,靠近人类聚居地寻找他的行为。
他想到了两个词:
“狩猎”、“钓鱼”。
不过以向坤的判断,这背后应该不是官方。
理智告诉向坤,绝对不能联系那个答主,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看见,才是最好的、规避危险的方法。
默默地在旁边注视着这个答案,注视着这个答主,才是最安全的。
不过犹豫了不过30秒,向坤就做出了决定,既然自己已经提前猜测出了对方可能的意图,谁在明谁在暗就不好说了。
可以先观察一下,看看对方是什么来头。
正思考的时候,金丝雀飞到了桌上,啾啾叫了两声,向坤回头看了眼窗外,这才意识到已经天亮了。
示意金丝雀飞上自己的肩膀后,向坤去给它准备鸟食,然后便换了一身衣服,摘掉眼镜,出了门。
穿鞋子的时候,居然发现脚趾顶到了前面,好像鞋子有点小了?
向坤很快意识到,并不是鞋子小了,而是他脚变大了一丢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KeHuan/h5G8.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