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变成了一块巨大的供能电池,散尽了最后的光与热。
新的能量来源带来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
一些尚且需要计划安排的大型实验立马被提上日程。
如今不管是太阳系内部还是外面的晨风帝国,所有科研项目都只有两个核心任务。
通过玛土撒拉星核找到更多上一个宇宙世代的奥秘,以及利用对旧宇宙的理解,终结太阳系内的异常现象。
别看那只是区区一个小型恒星的星核,相较于浩瀚的宇宙不值一提。
但可以打个比方,通过分析一枚地球上的碳基单细胞生物的生理结构与内部反应过程,便能至少反推出95%以上的地球自然环境。
玛土撒拉星的星核,便是来自上一个宇宙世代的“细胞”。
人类的目光将会透过这“细胞”,以管中窥豹之姿看见曾经的宇宙。
当人类彻底破解星核的奥秘,用另一条大统一公式总结出完整的星核中的宇宙规则时,穹顶自然被破。
这看起来很难。
但其实在谢尔盖完成中位值的计算时,便已经成了水磨工夫。
只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以及更大量的计算,就注定能一点一点抽丝剥茧般的撕碎其神秘面纱,仿佛解开被缠在一起的线团。
看起来很难,可只要肯花时间,再复杂的千千结也终有被找到最优解的时候。
……
2615年,在太阳系内的基本相互作用强化效应即将压过阈值,太阳系人口已经开始锐减时,谢尔盖等人终于总结出了玛土撒拉星星核中的旧宇宙大统一公式。
人类对新旧宇宙的理解,变成了一个跷跷板。
这头是新宇宙的大统一规则,另一头是旧宇宙的大统一规则。
至于中间的杠杆支点,则是由谢尔盖找到,再由其他人完善拓展,最终求得完美值的“中位值”。
2617年,以储备虚能为源动力的基本相互作用逆转器开始做功。
压在太阳系头顶的可怕高压戛然而止。
与此同时,经过百余年准备,耗尽数十万个恒星的寿命,外面的人在半人马座与太阳系的中间地带制造了一个长度达到百亿公里的长筒状巨大发射器。
一束人工制造的超量伽马射线暴,轰然射向太阳穹顶的上端。
这一次,人类要用自己的力量撕碎穹顶,完成破解复制它的最后一步。
第565章 解放太阳系
上次,人类为了制造出一束超量射线暴,牺牲了整个破釜号,采用的是以黑洞为转化器,将物质转化为能量的方式。
人类已经理解伽马射线暴很久,也能很轻松的制造出少量稳定的射线。
早在二十一世纪时,伽马射线便作为伽马刀被广泛的运用于医疗领域,被世人熟知。
但射线与射线暴这一字之差,其中含义便是天壤之别。
就像人在远古时期就会放火烧山,但同样是烧东西,烧掉一颗行星又或是恒星呢?
难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典型的量变引发质变。
这次,人类不再需要黑洞为媒介,也无需使用低效率的物质转化为能量的土办法,转而利用恒星级巨型电池直接供能。
为了满足可怕的能量输出需求,巨大的发射器中的供能电路早已不再是传统的电线,而是脱胎自赖闻明留下的太空运输网概念而建成的曲速通道网。
穿梭于通道网中的不再是舰船,而是实质化的电子流。
赖恩也不曾想到,当年他为人类构思的太空物流交通网,竟会在某天被用在一个超大型设备中充当输电线路。
经过长达数月的充能,闪烁着幽蓝光芒的巨大光柱从发射器喷薄而出,笔直飞向太阳系,并在两年后抵达。
原本无形无状,肉眼不可见,设备不可测的穹顶,在射线暴的轰击下暴露出弧面轮廓。
随着射线暴持续轰击,穹顶暴露出的光芒愈加强烈。
在射线暴的入射端,此时正有无数设备分别位于穹顶内外,同时收集着内外两侧的数据。
穹顶内的设备来自于太阳系,外面的则是殖民星系跨越遥远的距离送回来的科考队。
在上条时间线中,人类得一边面对战争压力,一边尝试靠近穹顶,能执行数据收集任务的,只有身穿顶级折跃战甲的陈锋。
但这次人类的对手只有穹顶,收集数据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
一小时三十六分钟后,穹顶轰然消失,也不知是被人类轰碎了,还是复眼者将其主动撤回了。
自此,太阳系彻底解放。
但人们并未在喜悦中沉浸太久。
科学院已紧锣密鼓的开始分析最新收集到的数据。
大量工程人员各自登上载具,携带着各型各状的机械奔赴向太空各处,以尽快修复在基本相互作用持续增强与突然减弱这一张一弛的过程中受损的设备。
外面的殖民星系也开始迅速调整政策。
从现在起,晨风帝国将会重新以太阳系为核心,以即将建成的影子星系殖民地为第二发展核心。
虽然人类失去了太阳,但通过多年的研究,再有影子星系里现成的伪·太阳系相互对照,以如今的科技水平,人类完全可以通过从其他恒星收集原料,制造出一个新的人工太阳。
或许无法做到100%的复刻,但至少能有99.999……%。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时空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