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国华很是愤怒,“我说你怎么一点都不急啊!”
赖恩笑了笑,“欧总,你并不了解他。”
欧国华:“啊?”
“他的智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我敢打赌,现在和即将发生的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正在摊开一双无形的大手,尝试掌控世界。”
欧国华懵了很久,然后坐到旁边去苦苦思索。
大约半个小时后,他慢慢的恢复冷静,嘶嘶的吸着气,“这……他这也太可怕了啊!”
赖恩耸肩,“怎么能说是可怕呢?应该说是太伟大了。”
欧国华安分了下来,开始用更淡定的心态看待外部环境的变化。
长着那样脑子的人,做事肯定有把握。
陈锋则依然藏在洛城的贫民窟里,十分淡定的在笔记本上敲敲打打抄写电影剧本。
他时不时的还通过自己加密的频道给钟蕾发点消息,聊聊天,省得她平白担心。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五天之后,联邦外交部撤回了不实指控。
陈锋稍有些吃惊,比他预料的提前了两天。
他登陆社交网络看了下情况才知道。
原来竟出现了意外的助力,曾经被他救过一命的能源大亨罗尔勒比学者们跳得还高。
罗尔勒联合了加州数十名大亨,从州政府的角度向华盛顿直接施压,为他补上了最后一份力。
罗尔勒这人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商人,但从他主动推进中美合作,又肯记挂陈锋明明是顺手而为的救命之恩就能看出来,这也是个极具远见卓识之辈。
这天下午,陈锋便出现在了罗尔勒位于比佛利山庄的庄园里。
陈锋对还拄着拐杖的罗尔勒说道:“多谢。”
大亨笑呵呵的,“不用谢,联邦里不是每个人都像华盛顿那位那么疯狂。”
两人相视一笑,意味深长。
第287章 渗透与种子
没多久劳尔森与伊伦也到了,四人坐在罗尔勒家的客厅里一通好聊。
罗尔勒说道:“这次陈先生能尽快得到清白,我个人的奔走与波士顿的学者们四处游说其实都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伊伦感叹着,“是的,主要是陈先生您的慷慨分享激发了学术界的共识。正如您所说,科学家应该肩负使命感,应该走在世界的前列,不应该在资本的蛊惑下成为一个愚昧且充满偏见的人。”
罗尔勒猛咳嗽,很是尴尬。
我也是资本的代表啊。
劳尔森笑道:“罗尔勒先生与众不同。”
罗尔勒倒是老实坦陈,“不,我也是为了逐利,只是我看好中国,更看好陈先生本人。”
罗尔勒又道:“还有另一件事也起了决定性作用,您刚在新港滩买下的那栋别墅,证明了您对投资美利坚的浓厚兴趣。这是巧合吗?”
陈锋点头再摇头,“是也不是。”
劳尔森三人互相对视着,各自眼里是挥之不去的惊叹。
如果他不成为一名音乐家,亦或是学者,应该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
良久过去,伊伦感慨着:“其实早在近百年前,我们的前辈就已经在华裔科学家受到迫害时站了出来。只是没想到今天我们自己反而让人失望了。”
陈锋摸出手机摊开来,也不避讳罗尔勒,随便点开一个社交平台。
然后他开始漫无目的地翻屏幕,其他人不明白他的用意,只安静看着。
良久,陈锋才看了眼罗尔勒,问道,“罗尔勒先生与默多克、扎克伯格、杰克·多尔西这些人熟吗?”
罗尔勒:“一起共进过晚餐,但不熟。”
“嗯,但我相信你们是明白的,在他们有意无意的控制下,这些看似自由的社交网络上充斥着的言论,大多都有其固定的立场,或明显,或隐蔽。”
罗尔勒反驳:“但也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陈锋压低音调,“但不同的声音被控制了比例。”
这下罗尔勒反驳不动了。
陈锋:“受众能接收到的信息中,大部分比例都是别人想让他看到的东西。再留下些不同的声音,适当的表现出言论自由的假象。每个受众的脑子,一直在不断的被暗中影响。”
“这一套已经维持很多年,并且强度并未随着信息化的提高而降低,反而变得更加无孔不入。”
“每个广告牌,每段电视广告,你们能看到的书籍,也包括你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那些教材里字斟句酌的语言,有没有觉得蹊跷?”
三人各自回忆着。
在座都算人上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未感受过交不起学费,买不起教材的痛苦,所以他们吸收知识的面是很广的,看过的书远比一般人的多。
曾经在潜移默化中,他们从未觉得这些东西里有问题,如今被陈锋点破,再一回想,突然觉得处处都是问题。
“这是通过语言和伪文化进行的思维渗透,是政客赖以为生的手段。已经持续几百年了,并且一代一代的人都在做,程度还在加深。”
劳尔森反驳道:“篡改每一本教材,每一本书,每一段语言,这不可能做到的,没人能做到。”
陈锋摇头,“但如果不是一个人,而是全社会的人都在潜意识中主动去做呢?正如你们第一次看到我时,不也认为黄种人不可能留下任何具备极高价值的成果吗?你们教学生时,以及你们写专著时,你们的用语是怎样的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时空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