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一声“请进”的许可之后,小助理周芮柠推开门走了进来。
“郝总,有电话找您,是云梦科技那边的。”
云梦科技?
是剧组那边的事儿吗?
反正脑机接口和虚拟现实技术肯定是没指望的,郝云从来没指望过吴帆给自己画的那张饼,能够在一两年内实现。
“我知道了。”
从办公椅上站起身来,郝云走到隔壁的助理办公室,拿起了电话。
还没等他开口,吴帆激动的声音便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
“郝总!我们成功了!”
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郝云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卧槽?!
还真特么成功了?!
甚至来不及惊讶,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激动到甚至于颤抖的声音,缓缓开口问道。
“虚拟现实技术……成功了?”
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
一声略带尴尬的咳嗽,打破了渐渐僵硬的空气。
用带着一丝抱歉的声音,吴帆惭愧地说道。
“呃……抱歉,是我没说清楚,我说的成功指的不是虚拟现实技术……那玩意儿还要一段时间。”
郝云:“……”
淦!
玛德白高兴了!
似乎是从电话那头的沉默中察觉到了老板的无语,吴帆赶忙继续说道。
“虽然脑机接口和虚拟现实技术还没有取得关键性突破,等我们在研究这两个项目时,意外在其他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AR你知道吗?AR!”
郝云定了定神,皱眉道。
“……你是说,现实增强?”
“嗯嗯!”吴帆连忙点头,笑着继续说道,“这项成果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所以我建议您亲自来一趟研究所。我敢和您打赌,您一定会被我们的研究成果给惊讶到!”
第439章 现实增强
路上堵了一个小时的车,赶在下班高峰之前,郝云总算是抵达了位于城南高新技术园区的脑机接口研究所。
说实话,他实在是没想明白,现实增强这玩意儿和脑机接口技术到底有什么关联。
无论怎么想前者都应该属于显示技术的范畴,而后者和显示技术明显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且说道现实增强技术……
似乎也并不是什么特别新颖的玩意儿。
至少在这个世界不是。
据郝云所了解到的,该技术早在五十年前就已经被用在了军事领域,而民用领域的相关应用也在新历元年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
郝云不知道,吴帆所说的突破到底是什么。
无论如何,听他那语气也不像是在和自己开玩笑。
抱着这样的想法,郝云跟着吴帆的脚步,来到了研究所深处的一间实验室里。
实验室内部的布局很简洁,宽敞的房间中央摆着一面半人高的屏幕,屏幕前方的桌子上放着两只形似墨镜的眼镜。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完成的并不是现实增强技术,而是在现实增强技术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改进。”
“改进?”
“没错。”
走到了屏幕旁边,吴帆从桌子上拿起了两支眼镜,将其中一支递给了郝云。
“还记得我之前和您说过的吗?在关于脑机接口的研究中,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精确地识别脑电波信号,并将其翻译成机器能够理解的计算机语言。”
郝云点了下头,表情古怪地看了眼手中的眼镜说道。
“好像确实有说过……不过,这和AR技术有什么关系?”
“这就要说道我们最近取得突破性进展了!”吴帆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用兴奋的语气继续说道,“经过一年的努力,脑电波信号的采集和调制解调技术,已经被我们的研究员搞定了!”
没等郝云询问那玩意儿是什么,吴帆便主动向他介绍了起来。
所谓脑电波信号的采集和调制解调,便是对人脑散发的信号进行收集,并且经过处理之后调制解调成计算机语言。
至于为什么将这项技术应用在AR设备上,那就得从云梦科技在研究脑机接口技术时的技术路线选择上说起了。
出于商业化和安全性的考虑,云梦科技研究所主要侧重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研究。
说的简单点就是脑外贴片,而不是脑内插管。
这条技术路线的优势主要是用户体验和安全,然而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
首先一个就是信号的采集。
相对于直接从大脑皮层上收集信号,通过脑电波的变化来间接观测大脑活动,无论是在信号的强弱程度上,还是准确度上,都显然比起侵入式的脑接机口逊色了不少。
因此,对于脑机接口研究所而言,如何精确地识别脑电波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就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难题。
不过现在,这项技术难题已经被解决了。
脑机接口研究所不但成功地解决了对脑电波的收集和调制解调,而且还漂亮地将其应用在了AR技术上,实现了通过意念对“AR”设备进行操作。
相比起原先需要通过手势和肢体动作来完成人机交互的AR设备而言,这种先进的操作方式不但看起来没那么蠢了,而且安全方便了许多。
在吴帆的指导下,戴上AR眼镜的郝云,很快便掌握了这款设备的使用要领,通过场景切换功能瞬间让眼前的实验室变成了一座城堡,接着又将城堡变成了一片金黄的稻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KeHuan/h5Ip.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流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