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热闹喽。
派出所里人满为患,有几个试图撬锁的熊孩子,也被警察叔叔抓住,狠狠训了一顿,哭的鼻子一把泪一把,最后还要学校里通报批评。
而在互联网上,掀起了过于国民素质的大讨论,对于警方的这次行动,网友们纷纷拍手称快。
“早就该这样了!把那些破坏共享单车的,全部抓起来判个十年二十年才好!”
“力挺警察叔叔!”
“保护共享单车人人有责!”
网友们纷纷发帖发弹幕,虽然判刑是不可能的,但抓到派出所,狠狠教育一通,也足够那些占小便宜的人记一辈子。
过去是警方不想管这类小事,如今他们直接下重手,立即震慑了一大批爱占小便宜的人,社会风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巨变。
紧接着在六月二十号,新的电动车管理条例出炉,正式确认老式电动车被取缔,不得再以任何形式销售。
取而代之的,是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规定,电动自行车最大功率不得超过400W,最高速度不得超过26公里。
这个标准其实已经放宽了很多,考虑到国内还有像重庆这类魔幻的山城,如果电动自行车没点马力,还要下来推,实在不合适,所以标准定的稍微高了一些。
至于电动摩托车,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按照现行的摩托车管理条例,考证上牌,一样不能少,不遵守交通规则,直接罚款扣分。
最麻烦的,是市面现存大量电动车,直接取缔肯定不合适,都是老百姓花辛苦钱买的。
所以只能引导退出,家里有旧电动车的,愿意上交回收,当局补贴点钱,你再去买辆新的。
不愿意的话,你继续骑也行,反正今后不生产这类产品了,零部件也越来越少,几年后老式电动车就会从国内彻底消失。
总的来说,国内民众反映还是比较积极。
罗佳看记者在街头采访一位大妈,她把自己的电瓶车送到回收站,卖了四百元,然后自己再添一千四百元,重新买了辆凤凰牌女式电单车,试着骑了几圈后,大妈赞不绝口。
“我原先那辆电瓶车太重了,摔倒连扶都扶不起来,还是这个好,一共才三十来斤,骑着轻巧,还能无线充电,满意,我相当的满意。”
罗佳还看到有位穿AJ的潮男,他买了辆一万多元的顶配凤凰山地车,碳纤维车架,禧玛诺M800变速器。
记者采访他,潮男很无奈的解释,自己女朋友是骑行发烧友,一到周末就拉他进山。
而他又不喜欢骑行,一百多公里下来,腿都要累断了,但不陪女朋友吧,女朋友会生气,一生气就不和他啪啪啪。
所以潮男决定买辆电动山地车,想锻炼身体就骑一会儿,累了就打开电门。
总而言之,电动浪潮在国内掀起了一些风波,但影响力远远比不上国外。
毕竟华夏人早已经习惯使用电动交通工具,只是过去不规范,现在更规范,更先进了而已。
真正造成巨大冲击的是境外市场,外国人哪见过这东西,他们一直都是骑摩托车或者自行车的。
突然之间,国内大大小小几十家制造商,像狼群一样,带着上千种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产品,出现在全球市场。
带来的震撼,那可真是太大了。
第139章 华夏厂家的滑铁卢,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越南中部,归仁。
这是一座位于海滨默默无闻的小城,人均收入在越南国内算是中等偏上,大型日资或者韩资工厂里的工人,每月能够拿到两千多元,而普通打工者的收入,也就一千多元而已。
越南是一个建立在摩托车上的国家,约莫一亿的人口,摩托车保有量却达到了七千万辆,上到七十几岁的老太婆,下到十几岁,穿着奥黛,还在上学的初中生,几乎人手一辆。
很多华夏人并不了解东南亚,以为按照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更喜欢价格低廉的摩托车。
但事实却截然相反,越南人民购买摩托车的平均价格,超过一万元。
本田幼兽,风叶,PCB,猴子,雅马哈弯刀,这些售价一万多元的日系摩托车,占据越南百分之九十市场份额。
为什么看起来如此贫瘠的越南,人们却喜欢购买这么昂贵的摩托车呢?
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作为不发达国家,摩托车不仅是越南人的交通工具,更是重要的生存工具。
这里不像华夏,大热的天,骑自行车会被晒到晕厥,公交系统又不存在,所以在越南生存,你必须有一辆交通工具。
越南人靠摩托车上班下班,用摩托车接孩子,小商人要用摩托车运货,如果没有一辆质量过硬的摩托车,他们的整个生活完全就会陷入瘫痪,什么也做不了。
毫无疑问,越南是摩托车企业的巨大市场,而华夏摩托车企业最经典的失败案例,恰恰就是在越南发生的。
上个世纪末,华夏各大摩托车企业疯狂涌入越南,对日系厂商发动摧枯拉朽般的价格战,将摩托车的平均价格,从一万多元,直接拉到不足四千元。
价格战从最北端的河内开始,一直打到顺化,打到岘港,打到芽庄,打到西贡,打到最南端的芹宜和富国岛。
疯狂的价格优势,简直无坚不摧,国内厂商势如破竹,将日系摩托车的市场份额,从百分之九十,杀到不足百分之三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KeHuan/h5Kc.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