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湿淋淋的打开门,有气无力道,“我没事,可能是得了流感。”
“所以你吃头孢了?”周杰问道。
“……”
所以说这个梗过不去了是吧?
陈晨懒得废话,洗漱完走出厕所,开始穿鞋穿袜。
王伟在一旁妈妈桑般催促着,等四人火急火燎的收拾完,才一起下楼,匆匆朝食堂赶去。
“晨子,没钱了别硬撑,我这个月有剩余,可以借你点。”
到了食堂,王伟想到昨天陈晨啃包子的事,拍了拍陈晨的肩膀道。
“暂时还够,等不够了找你。”
陈晨摆摆手,刷卡买了一杯豆浆和两个包子,一边吃一边朝教学楼走去。
一杯热腾腾的豆浆下肚,陈晨总算自己活了过来,他深深呼出一口气,哈出大量白雾。
冬至就要到了……
四人是踩着点踏进教室的,此时前面的位子已经被人占满,四人只得找了后排的座位坐在一起。
“好了,准备上课。”
王曦教授见人来的差不多,便开始讲课。
“这节课之前,我们先来谈一谈神学和科学的关系。”
王曦教授和其他教授并不一样,很少照本宣科,更多是讲一些题外话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对生命起源的畅想,或者对永生的探讨等等。
此时,老教授一边踱步一边呵呵笑着,“首先呢,有谁听过‘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
台下众人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基本都迟疑着举起手来。
“嗯,很好,说明大家都挺关注科学的嘛。”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捋一捋,‘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究竟出自谁口,它又有着怎样的道理。”
王曦教授话题一转,神色渐渐严肃。
“首先说一句,这句话乍一看的确挺有道理,比如网络上经常有人提起,许多科学家在晚年都会去研究神学。”
“而这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就有号称‘近代物理学之父’的牛顿和‘现代物理学之父’的爱因斯坦。”
“作为牛顿力学的提出者,牛顿可谓是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了世界的科学进步,而爱因斯坦更是被称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但是就是这么两位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去研究神学呢?”
王曦教授露出神秘莫测的神情,压低了声音,“难道他们真发现了某些隐藏在科学背后的秘密?”
闻言,许多人不禁面面相觑,不明白王曦教授到底想表达什么。
“直至后来,我查了一晚上的资料,总算想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王曦教授故意露出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继续说道。
“大家都知道,牛顿出生在公元1643,在那个时代,整个西方社会都被神权所统治,牛顿生下来接受的就是神学教育,也就是说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个天主教信徒。”
“不仅如此,如果你查阅牛顿的生平,就会发现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上帝创造宇宙的密码,晚年更是变本加厉的研究神学,想要证明上帝的存在。”
“牛顿的一生,80%都是神学书籍,总字数超过140万。”
“而这一切,离不开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环境,在宗教势力遍布全国,不信教就会被迫害的年代,一个物理学家被‘上帝’洗脑,也是情有可原的。”
台下顿时发出几声轻笑。
“所以说,这其实是个主次的问题,不是牛顿晚年才开始研究神学,而是他一直都是神学家,其次才是一位科学家。”
第012章 科学没有尽头!
王曦教授摊了摊手,“而网络上说爱因斯坦晚年研究神学,这个就更不靠谱了。”
“爱因斯坦早在多种场合明确表达过自己并不信任何宗教,这一点大家可以去网上查一查,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篇关于宗教和哲学的信。”
“在信中,爱因斯坦阐述了他对上帝的一贯看法,因此被后人称之为《上帝之信》!”
“而爱因斯坦所用的‘上帝’这个词,并非指宗教里的上帝,而是‘斯宾诺莎的上帝’,即整个世界的物理定律。”
讲到这里,教授的神情慢慢严肃起来。
“不仅是牛顿和爱因斯坦,我在上网的时候,还发现网上流传着一个调查,一个名为‘盖洛普民意测验’的调查。”
“调查上说,最近300年的300位最著名的科学家,除了38位无法查明其信仰外,其余262位科学家中有242个信仰上帝,不信者只有20人!”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只要上过网,都听说过这个调查,可当我再次查阅文献时,却从未查到过这个调查的出处,所谓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是一个在学术界从来就没有人见到过的测验……”
“更何况,300年前现代科学还没有诞生,真正的现代科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这个调查活动不用100年以来的科学家群体做样本,而是拿300年前的旧时代科学家做样本?”
“不要说300年了,就算200年前,宗教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即使有些科学家是无神论者,在当时极端的社会氛围下,他们敢公开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吗?”
王曦教授边说边踱步,一个个反驳引得台下鸦雀无声。
“带着这份疑惑,我虽然没有查到那份《盖洛普民意测验》,但却找到过一份反向的调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KeHuan/h5Kp.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