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情况,燧人公司在签订合同时,都专门设定了明明白白的详细条款,免得日后扯皮。
因为合同太粗糙,很多条款显得模棱两可,这可不仅仅对于威立雅一方有用,官方同样可以利用这种合同漏洞,将股权、专营权收回去。
这一点,就是燧人公司需要注意到地方。
公司近期的业务异常繁忙,而黄修远和陆学东俩人,同样在忙碌着科研部的事情。
总部面积目前已经扩大到157亩,拥有一个一流的材料实验室,三个配套附属实验室。
而中检公司方面,又和燧人公司签订了合同,再建设一个纳米材料实验室、一个半导体实验室、一个微电路设计实验室,目前已经在施工阶段。
再次负责这项工程的姜名章,也对于燧人公司的科研投入感到惊讶,一年不到,就设立这么多实验室,而是实验室的级别都不低。
在已建成的实验室区域。
除了材料实验室外,还有其他三个附属实验室。
第一附属实验室。
是专门负责研究氮20的燃料钝化,也是联合科研团队的常驻区域。
第二附属实验室。
目前正在研究六锥球氧的回收工艺,对于这种材料的深入研究,也进一步完善了元素回收技术。
第三附属实验室。
则是李英小组在负责,也是专门研究硅9、硅纳米镀层的实验室。
在科研部的支持下,李英小组规模扩大到57人,目前他们已经搞清楚了硅9分子的存在寿命。
黄修远也经常过来,了解研发情况。
改造的电镀箱中,十几把菜刀正在进行电镀,正硅9分子溶液的电镀条件,不需要其他辅助试剂,只需要通电控制即可。
电镀只有进行了120~130秒左右,如果时间太短,那可能出现镀层不完整;如果时间太长,有可能出现镀层加厚。
一般情况下,一层硅纳米镀层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度太多层。
特别是对于厨具、餐具而言,因为这种物品的使用条件,存在高频的温度变化,这种使用条件,会促使镀层加速老化。
镀层镀太多层,并不能延长使用寿命。
李英亲自取出那些菜刀,然后摆放工作台上。
黄修远拿起其中一把,菜刀在电镀之前,就被打磨得异常锋利,现在可以看到上面,布满了一层透明的镀层,那镀层仿佛浸泡了机油一般,摸起来也异常的光滑。
切了一下蔬菜、猪肉,发现菜刀非常快,而且具备不粘锅涂层的特性,不粘油脂、粘液。
在砍排骨、猪筒骨之类,更是优势明显。
“这是一个技术转化点。”
一旁从技术转化组过来的两名分析员,同样在记录这些情况,之前他们就测试过不粘锅、高压锅、电饭锅内胆,发现了硅纳米镀层的优秀表现。
硅纳米镀层,具备了不粘特性、高强度、高硬度、强附着性、无毒无害、使用寿命长、分解同样无毒无害。
而且生产工艺非常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紧接着,李英小组又测试了管道的镀层效果,在内压、外压、高速水刀、温度等测试中,硅纳米镀层管道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
同样内径和厚度的同材质管道,在镀了一层硅9纳米镀层后,内外抗压能力,提升到了5~7倍左右。
通过镀层,同样内径的管道,管道厚度可以减少非常多,厚度的减少,意味着同样重量的管材,可以制造更多的管道。
就目前的管道市场,同等内径的铁管,比新型塑料管贵一些。
而硅纳米镀层的出现,可以减少管材的用料,减少铁管的生产成本,两个技术转化分析员,和李英小组讨论着一些细节。
根据目前的硅纳米镀层强度,如果要维持铁管的性价比,那管壁厚度可以削减60~70%,这个管壁厚度,仍然相当于之前的2~3倍。
本身铁管就比塑料管强度高,这一叠加起来,性能都比不锈钢管还优秀了。
不过硅纳米镀层也不是没有缺点,例如在温度变化大的北方地区,使用寿命可能会受到影响。
另外正硅9的电镀,只能使用在金属、玻璃材质的物品上,无法用在塑料、木材、纸张上面。
尽管存在一点点缺点,但是硅9绝对是一种优秀的纳米材料,足以改变好几个行业。
黄修远和李英小组交流了一番,让他们配合产业部,对于技术进行商业化。
而两个技术转化组的分析员,也收集了大量测试数据,回到技术转化部后,这些数据被进一步分析。
兼管技术转化部的蒋海霖,正在和另一个副总经理常辅国,讨论着如何快速打开市场的事情。
正硅9的硅纳米镀层,具备非常大的商业化潜力,而且根据科研部的数据,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的工艺,非常的方便快捷。
作为合格的公司管理层,蒋海霖、常辅国等人又不是傻子,自然要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价值。
第五十四章 并购重组
讨论之后,蒋海霖、常辅国俩人又向林百杰汇报了计划,他们的计划,就是兼并一些底子不错的工厂。
根据俩人合计的计划书,要兼并一个厨用刀具工厂、一个厨用锅具工厂、一个铝制高压锅工厂、一个电饭锅工厂、一个铁管制造工厂、一个综合的五金工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KeHuan/h5Un.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