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空间站内。
站长李高轩略带一丝激动的声音,在众人耳中响起:
“对接成功,第一阶段任务圆满完成。”
地面指挥中心也在几秒后,收到对接成功的消息,黄修远笑着鼓掌起来:
“祝贺你们,取得这来之不易的成功。”
王院士笑着回道:“同喜同喜。”
现场众人都激动不已。
国内各个配合的雷达站、航天基地,也先后收到了成功对接的消息,所有人都为这个消息感到高兴和自豪。
兴奋过后,所有人又开始恢复正常工作,为接下来前往月球做最后的准备。
此时天宫空间站内。
站长李高轩向负责驾驶月球飞船的三名宇航员敬礼,然后语重心长的祝福道:
“理明、张锋、亚东,祝愿你们顺利抵达月球,一定要安全回来。”
小队长杨理明点了点头,敬礼回道:“保证完成任务,出发。”
合上宇航服的头盔,三人漂着向对接舱游过去。
站长李高轩则指挥着其他人,打开了对接舱的气密闸门,让三名宇航员进入月球飞船内部。
杨理明带着张锋、叶亚东进入月球飞船后,便直接来到驾驶舱。
他们之前在地面,已经在一比一的模拟机中,训练操作了大半年,对这些操作系统熟悉得很。
“启动模拟试运行系统。”
“好的。”
通过模拟试运行系统,可以判断飞船内部的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行。
叶亚东测试了二十多分钟,发现一切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便汇报道:“报告,飞船一切正常。”
“二次检查。”
“收到。”
这种看似繁复又没有必要的工作,恰恰是航天器必不可少的检查。
在航天领域中,为了确保安全,没有三四遍的重复检查,都不能太放心,很多意外,往往就是疏忽大意造成的。
但第三次检查完成后,杨理明才下指令:
“准备和天宫空间站分离。”
第五百四十五章 奔月(二)
“天宫空间站,这里是鹊桥号月球飞船,我们将于5分钟后,和空间站完成分离。”
“收到,准许出港。”
“……”
五分钟后,鹊桥号飞船和天宫空间站一起解除对接舱,然后鹊桥号启动辅助发动机,轻轻的反推。
在轻微反推后,鹊桥号飞船和天宫空间站顺利完成分离。
负责操控辅助发动机的叶亚东汇报道:“报告,鹊桥号完成分离。”
冷静的杨理明吩咐道:“继续保持远离推力,10公里后进行机动变轨。”
“收到。”
当鹊桥号飞船飞离天宫空间站10公里后,杨理明当机立断吩咐道:“启动主发动机,目标地月平面方向,位置8万公里轨道。”
鹊桥号飞船将通过大椭圆环绕轨道,在64小时后,抵达12.8万公里附近的超高轨道区域,然后借助蓝星的引力弹弓,弹射到35.6万公里处的月球轨道。
按照计算机分析的数据,以及地面设定的原定计划,鹊桥号飞船将环绕蓝星2.4圈左右,才会抵达预订的弹射位置。
完成第一次机动变轨后,张锋迅速关闭了主发动机,而叶亚东则依旧聚精会神的操作辅助发动机,微调着飞行轨迹,确保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进入第一圈匀速环绕飞行后,飞船也不需要太操心了,启动自动驾驶即可。
松了一口气的杨理明,开始向地面指挥中心汇报具体情况。
这种特殊规定,主要是受到民航客机的影响,单独一个人在驾驶舱,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除非驾驶人员低于三人,不然一定要留两个人在驾驶舱内。
叶亚东看到微波炉加热完成,便打开快餐包的特制塑料袋,里面是羊肉抓饭,由于羊排肉、黄萝卜、洋葱、青豌豆特制而成,还专门减少了一部分油脂。
他迅速消灭了抓饭,又吃了一个切好的苹果,将营养液喝下去,每吃完一个东西,都需要按照操作流程,将食物包装和餐巾纸之类,全部存放在专门的垃圾袋内。
这些垃圾袋子会被抽真空后,存放到专门的垃圾储存柜里面,最后带蓝星销毁。
当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其实这些垃圾和垃圾袋,也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材料使用。
例如室内散热系统无法工作,可以将这些东西放入温差聚热炉中,将室内热量吸到温差聚热炉中,最后将这些高温垃圾,送入主发动机燃烧室,焚烧成为离子喷射出去。
即达到了散热的目的,又可以作为发动机的喷射工质,同时减轻了飞船质量,可谓是一石三鸟。
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特殊的应急预案不会启动。
叶亚东吃了早餐后,又去替换张锋,最后才是队长杨理明。
与此同时。
7月4日,中午十二点。
金翅大鹏号再次喷吐着暴力的淡红色火焰,斜向上冲向平流层顶部。
轻车熟路的机组,一气呵成完成了加速、调角、分离、降落。
而这枚运载火箭也成功进入近地轨道,和昨天的那枚运载火箭一样,在天宫空间站对接,两名宇航员聂长风、石克己,按照原定计划进入飞船。
不过他们并没有马上开始脱离天宫空间站,而是静静地等待鹊桥号的消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