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骑战机_华表【完结】(65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空军的头号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所创下的352架空前绝后纪录若是放到现代,绝对能让任何一个国家抓狂至极,甚至不顾一切动用核武器也要消灭掉这样的王牌,否则他们的空军会为此而破产的。

  三百多架战斗机被一个人击坠,还让不让人活了。

  对于林默的应战,不光是E组成员集体为自己组长鼓劲,其他组甚至包括A组的不少候选者都在为E组组长的勇气叫好。

  唯恐天下不乱的大有人在,神秘的1号,挑战堪称王牌的2号,所有人都期待着,甚至连孙华宾少将脸上也露出期翼之色。

  “加油!1号!露一手让咱们看看!”

  “我看好你,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E组组长加油!你是1号!第一啊!”

  模拟器前的人群让开了一条通道让林默走上前去,身为铁杆小弟的“虎斑猫”孟艺南紧随起后。

  模拟器专用的抗荷服是特制的,完全不同于常规抗荷服。

  甫一穿到身上,就感觉到身体一沉,仿佛平空增加了三十多斤,衣服的各个角落都埋藏有钢片,似乎还带有一些弱磁性。

  林默立刻考虑到了其原理,利用驾驶舱外的磁场变化,给抗荷服制造压力,磁场越大,通过吸引力模拟重力带来的压力,让穿了这件抗荷服的飞行员感觉到明显的过载,甚至能够模拟出过载的方向。

  花钱不多,技术又简单,却是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绝顶构思,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力。

  “干他,狠狠的干他!”孟艺南一边帮老大套上抗荷服,一边说道。

  因为航天内舱室尺寸有一定限制,对于航天中的身高和体重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抗荷服留出的余度足以适合所有的候选者,完全适应身高1.6米至1.72米,体重在55公斤到70公斤的航天员。

  起初的挑衅并没有得到林默的回应,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就会小看林默,能够来得到这里几乎不可能都是初出茅庐的新嫩,也是见过世面的。

  穿上专用模拟抗荷服,林默拿着头盔钻进了模拟舱的座椅,按动进舱开关,开始自动升入模拟舱内。

  舱内光线阴暗,四周围显现出初始化的灰蒙蒙初始屏幕状态。

  作为战斗机飞行员,对于模拟器一点儿也不陌生,即使是第一次摸这台极其昂贵的航空航天模拟器,但是万法不离其宗,依然摸得到规律,甚至在座位底下,他都摸到了非常熟悉的弹射开关。

  林默刚习惯性的绑定好了安全束缚措施时,耳机里传来了2号的声音:“1号,作为公平竞争,机型随你挑,你选什么机型,我就选什么机型,这台模拟器可以模拟出国内任何一架战斗机的操作模式,甚至可以自定义设计参数。”

  “好!歼-10!标准装备。”

  林默丝毫不客气的应战了,提出了一个现下主流机型。

  既然有个航空师长的老子,歼-10这款正在换装的机型,想必应该也不陌生。

  “歼-10?看来这位1号也不是省油的灯!”

  不论是另一个模拟舱内的2号王学军,还是外面那些围观的人都小小惊讶了一把。

  虽然歼-10这个拥有“棍子”诨名的主力机型已经在外界被众所周知,但是空军所有的航空部队并没有完全实现换装。

  一是产量有限,二是成本高昂,烧得都是老百姓们的血汗钱。

  这不是保时捷法拉利,自动流水线上一转出来了,成飞阵营的战斗机生产商苦逼的加班加点赶订单,还要考虑出口订单,因此驾驶歼-10依旧是少数精英的专利。

  若要完成全部升级换代,恐怕中国空军还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

  许多歼-10飞行员都是从歼-8上面升级过来的,能够掌握歼-10战斗机的飞行员,基本上都是比较精锐的飞行员,至少随便放到哪儿也不是任人收拾的一盘菜。

  “好!自由选择弹药,一分钟准备。”

  2号王学军倒是没再小看林默,挑战进入了倒计时。

  尽管自己的飞行时间比绝大多数人还长,战术机动和飞行基础都是自小培养起来,扎实无比,王学军却丝毫不敢大意。

  林默在点出机型和弹药模式后,模拟舱内立刻亮了起来,仿佛身处于真实的歼-10座舱内,连仪表盘和操纵系统都发生了变化。

  前后左右的覆盖式显示系统似乎应用了相当不错的3D模拟技术,而且是纯肉眼3D模式,加上航空头盔上的3D偏振片,视野中的立体感越加强烈。

  一架歼-10已经整装待地的就绪于跑道之上,这就是模拟器的最大好处,可以根本不用考虑维护和后勤,直接上机作战。

  引擎点火,机体开始缓缓加速,推背感越来越强烈,这不是真正的过载,而是覆盖全身的抗荷服和头盔内的钢片正在受到身后引力场的影响,给人体增加覆盖到每一寸皮肤的压力。

  随着轰鸣声变得刺耳,林默拉动操纵杆,无缝罩式显示器的图像立刻发生变化,因为有运算处理性能极强的巨型计算机支持下,操作反馈速度极快,而且各种特效全开,双重3D叠加效果使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每台模拟器造架120亿人民币这钱可不是白投的,既然是模拟,就力求尽可能真实。

  300米超短程起降,外面的大尺寸投影布上裁切出来的小图片显示出林默的机体以极快的速度拉起大仰角直接冲上天空,引得观众们一阵惊呼,歼-10的短距起降能力极其出色,但是要发挥出来,必需得对机体性能和操作非常熟悉才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KeHuan/h5YA.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时空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