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 金手指是看广告_宋公子晏【完结+番外】(141)

  身。

  谢乔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我来看看大家。情况如何?”

  吏员面露难色:“回中尉,染疫者越来越多,药材消耗极大,医郎……也快撑不住了。”

  谢乔点点头,目光扫过一张张病床:“粮食和基础药材会尽力保障。再坚持一下,我们请来了神医,定能看到希望。”

  她的话语不高,却清晰地传到了附近一些尚有意识的病患耳中。原本死寂的眼神里,似乎有微光闪动。

  “真的吗?谢中尉,真的有神医来了?”一个中年男子挣扎着抬起头,声音嘶哑地问。

  谢乔走到他的床边,俯身看着他:“是,南阳张机,张仲景先生已经到了,正在诊治。你们要做的,就是安心养病,听从安排,不要自己先失了信心。”

  她没有说太多华丽的辞藻,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但这番话带来的安定感,却胜过千言万语。

  就在这时,何颙引着一位面容清癯、神色沉稳的中年人走了过来。那人身着朴素长衫,眼神锐利而悲悯,正是张仲景。

  “张先生,”谢乔上前一步,隔着醋巾,声音略显沉闷,却透着真诚的敬意,“城中百姓,就拜托您了。”

  张仲景没有客套,只拱手回礼,目光已快速扫过周围的病患,眉头微蹙:“疫势凶猛,时不我待。还请中尉告知详情,某即刻开始诊治。”

  谢乔立刻将自己掌握的情况,以及之前郎中们尝试过的方子简要述说了一遍。张仲景凝神倾听,不时点头,随即不再多言,直接走向最近的一位重症患者,开始仔细地望、闻、问、切。

  他身边很快围拢了济疫坊原有的几位郎中和医徒,个个神情专注,大气不敢出。张仲景动作沉稳,问询细致,偶发一两句指令,清晰明确。不过片刻,便口述了一个药方,让医徒记录抓药。

  看着张仲景有条不紊地投入工作,周围原本有些慌亂的气氛,竟奇迹般地沉静下来。连病患的呻吟声,似乎都低了几分。谢乔站在一旁,看着这位传说中的医圣,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缓缓落下了一角。她知道,这场与疫魔的苦战,终于迎来了最关键的转机。

  谢乔看着张仲景沉稳有序地诊治,心中那块悬着的巨石落下了一角,却又升起另一重担忧。医者仁心,但也非铁打的身躯,日夜与疫病相搏,暴露在病患的呼吸、飞沫之中,感染风险极大。现有的醋巾防护,聊胜于无,但效果实在有限。

  正思忖间,眼前毫无征兆地弹出一个半透明的界面,熟悉的廉价广告风格扑面而来,差点闪了她的眼。

  【“疫”不容辞,健康守护!观看视频,即可領取[医用级防护口罩]x100,[隔离衣]*20!】

  【温馨提示:本产品采用三层熔喷布结构,有效过滤95%以上非油性颗粒物,呵护您的每一次呼吸!】

  【[观看广告]/[残忍拒绝]】

  谢乔:“……”

  这系统是懂插播广告的。不过,这次的广告内容……简直是雪中送炭!虽然形式依旧很“拼夕夕”,但内容却无比实用。她毫不犹豫,用意念戳了【观看广告】。

  一阵极其洗脑的循环播放后,广告消失,【背包】格子里凭空多出了两个道具图标。她赶紧取出来,正是广告里说的口罩和几件看起来更专业的白色隔离衣。

  她立刻拿着这些“天降神物”去找张仲景。

  “张先生,诸位医工,请暂停片刻。”谢乔捧着口罩,“此物名为‘口罩’,比醋巾更能阻隔疫气,还请诸位戴上。”

  张仲景停下问诊,接过一个口罩,仔细翻看。旁边的几位医工也好奇地围拢过来,拿起这轻飘飘、结构古怪的白色玩意儿。

  “这……纸片做的?”一位医工捏了捏,“戴在脸上,如何呼吸?”

  “谢中尉,此物真能隔绝疫气?”另一位医徒将信将疑,甚至还凑近闻了闻。

  “诸位试试便知。”谢乔拿起一个,示范着戴好,将金属条按紧鼻梁,“它内有特殊夹层,透气且能有效过滤。疫气多由口鼻吸入,此物可大大降低染疫之风险。”

  张仲景眼神锐利,他没多问原理,只是学着谢乔的样子戴好,感受了一下呼吸,微微点头:“确比湿布透气,且覆盖更密实。多谢中尉。”

  有了张机带头,其他医工纷纷效仿。有人戴反了,有人把挂耳绳缠在了手指上,引来一阵小小的忙乱和低笑,冲淡了些许沉重的气氛。戴好后,众人顿觉安心不少。

  然而,医疗防护稍解,新的危机已迫在眉睫。封城隔断了疫病蔓延,也断绝了物资流通。睢阳城内的粮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耗。

  中尉丞周密拿着账簿,脸色比病患好不了多少,匆匆找到谢乔:“中尉,城中存粮告急,按目前消耗,最多……最多还能支撑四日!再不想办法,百姓就要挨饿了!”

  谢乔接过账簿,数字触目惊心。济疫坊每日消耗大量米粥药汤,城中百姓闭门不出,坐吃山空,消耗更是巨大。

  “军粮还剩多少?”她沉声问。

  周密声音发涩:“三百石。这是我们最后的储备,轻易动不得……”

  “先拨一百石出来,熬粥施给百姓,优先保证老弱妇孺和济疫坊。”谢乔没有丝毫犹豫。

  旁边的司马于融皱眉:“中尉三思。军粮乃守城之本,若有不测……”

  “人若饿死,城守住了又有何用?”谢乔打断他,“眼下稳住民心,共渡难关才是根本。而且,”她顿了顿,“粮食的事,我再想想办法。”

  正说着,街口传来一阵喧哗,随即是整齐的甲士开道声。梁王刘弥的仪仗竟出现了,比谢乔预想的还要快。刘弥身着亲王常服,虽不如朝服华丽,却也气度俨然,他身后跟着一长串吱呀作响的牛车,车上赫然是满载的粮袋。

  “谢中尉!”刘弥人未至,声先到,他大步流星走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和决断,“孤听闻城中缺粮,寝食难安!特将王宫存粮悉数捐出,与全城军民共克时艰!”

  谢乔心中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行礼:“大王深明大义,乔代阖城百姓,谢过大王!”

  刘弥扶起她,朗声道:“国难当头,何分彼此?孤身为梁王,食民之禄,自当与民分忧!来人,将粮食卸下,交由中尉府统一调配!”

  他这番姿态做得十足,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跟在梁王身后的几位梁国官吏见状,也纷纷“慷慨解囊”。属官互相看了看,也咬牙凑出了一些粮食。

  更让谢乔意外的是,西市最大的米商赵掌柜,带着几个同行气喘吁吁地跑来,对着谢乔和刘弥一揖到底:“大王!谢中尉!我等商户,世代居于睢阳,岂能坐视家园遭难?我等愿献出家中存粮,与全城共渡难关!”

  一时间,捐粮的呼声此起彼伏。

  谢乔看着眼前景象,心中一块大石彻底落了地。她扬声道:“好!有大王与诸位义士相助,官民同心,何愁疫病不除?睢阳,定能渡过此劫!”

  城隍庙前,施粥的大锅重新热气腾腾,米粥虽稀,却暖了人心。排隊的百姓脸上虽仍有愁容,眼中却重新燃起了希望。

  刘弥走到谢乔身边,压低声音:“昭奕,封城实乃不得已,却也是唯一之法。。”

  谢乔点头,望着远处济疫坊的方向,目光沉静而坚定:“医有良医,民有食粮,军民一心,此战必胜。”

  睢阳城的济疫坊内,浓郁的药味几乎要呛得人喘不过气,却也压不住那丝丝缕缕透出来的活气。几张歪斜的旧木桌旁,围坐着几个刚从鬼门关爬回来的百姓,脸色还是蜡黄,眼神却不再是死灰一片。他们压低了嗓门,话头转来转去,最后总要落到那位谢中尉身上。

  “咳咳……”一个面色黝黑、脖子上还贴着膏药的中年汉子清了清嗓子,声音嘶哑,“要我说,没谢中尉,咱们这睢阳城……啧,不敢想,不敢想。”

  旁边一个裹着旧头巾的年轻人立刻点头,眼睛瞪得溜圆:“可不是!刚说要封城那会儿,城里骂她的人还少?我当时也嘀咕,这不是把咱们都困死吗?现在想想,后脖颈子都发凉!要不是她硬顶着把城门关了,这瘟病传出去,外头死的怕是更多,咱们城里头也落不着好!”

  “封城是急救,开仓放粮才是真活命。”一位胡子花白的老者慢慢抚着稀疏的胡须,声音不高却沉稳,“老头子活了快七十年,刮地皮的官见过,不拿咱们当人的官也见过,可像谢中尉这样,真把咱们的命当命,还自己掏腰包、搬粮食出来的,真是头一遭。”他顿了顿,看向旁边一个妇人,“你听说了没?隔壁老王家那小子,前几天烧得糊涂了,夜里闹着要水喝,巡夜的兵士听见了,愣是把自己的水囊匀了半袋给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女强文 系统 基建文  沙雕  三国  宋公子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