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秦地府日常_无字惊鸿【完结】(198)

  所以他倒不会把始皇视为竞争对手,顶多担忧始皇会威胁到汉家天子的皇位。而他曹孟德自己哪怕要当权臣,也是当汉室的权臣,肯定要维护汉朝统治的。

  隔壁院落。

  曹操招来的仆从都是生手,洒扫之类的做得顺手,伺候人就差了点。其中一位婢女小心翼翼地上前,询问先生可喜欢熏香。

  她说她和隔壁荀先生府邸里的婢女学了一手,曹州牧也特意命人在府中备下了不少好东西。

  曹操此举是在向父子二人展现能力。

  他抄家士族之后,搞到了许多好东西。里头不少东西他都分赏下去了,自然也不忘给秦氏父子预留。

  用这些物质条件拉拢人才,只是最基础的操作罢了。

  扶苏来了点兴致:

  “都有什么香?”

  婢女便细数了一遍,全是些附庸风雅起的名字,听名字根本分辨不出都是什么。扶苏干脆让她接下来这几天换着点,到时候自己再挑个喜欢的出来。

  除却熏香之外,府内的仆从还有很多需要调教的地方。

  生手要上手不容易,扶苏又是个被养刁了的精贵性子。平时没条件也就罢了,有条件之后便忍不住龟毛一些,细枝末节的要求多不胜数。

  始皇看他这样不由想起了其他位面的长公子。

  他家爱子自小金尊玉贵地养大,若是被打发去边疆,日子不知道过得得有多苦。幸好阿苏没受过这样的苦,不然他怎么舍得。

  始皇冲儿子招了招手:

  “阿苏,过来歇一会儿。”

  扶苏便乖乖回来了:

  “阿父,我还没安排完呢。他们很多事情都不懂,得我一点点教。”

  既然都来了昌邑,肯定不能让阿父继续过苦日子。所以扶苏提了一大堆怎么照顾他阿父的要求,犹觉得不够。

  始皇却道不必:

  “让他们慢慢学就是了,如今也没有当年的条件。”

  要是真让那些仆从复刻秦王宫侍者的操作,一不小心就会僭越。倒不如放他们自己去和荀家家仆学习,差不多就可以了。

  扶苏知道父亲说的有道理,只好不情不愿地答应了下来。

  秦氏父子正事归入曹操麾下,自然不能干坐着不干活。一般谋士刚来都会着急立功稳固地位,也让新主看看自己的本事。

  始皇用不着,他拿的不是这样的人设。

  所以始皇只是淡定地接下了曹操试探着拜托给先生的公务,游刃有余地处理起来。执掌天下几十年锻炼出的工作效率,直接把旁人都比了下去。

  荀彧愕然发现自己突然清闲了起来。

  原本明公身边能做决断的谋臣就他一个,哪怕多了不少颍川人才协助,荀彧每天依然忙到很晚。

  但秦正实在太能干了,他压根不是分摊走了荀彧一半的公务,而是分摊走了至少三分之二。

  即便如此,人家秦正还能三餐按时吃,每日有空练武强身,以及早睡早起、饭后散步、坚持养生。

  荀彧佩服不已:

  “先生以前不曾入过朝,竟能做到这个地步,果真厉害。”

  始皇迅速批完一封奏报放到一边:

  “文若过奖了。”

  有了能干的秦先生在,曹操彻底从公务里解放了出来。

  虽说还有一些事情必须得身为州牧的他来决断,可这么点公务比起之前那些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不仅秦先生能干,他儿子也很有本事。

  始皇拿的是稳重不慕权势的人设,扶苏拿的却是正常谋士的人设。他得做一些符合年轻人的事情,总不能父子俩都像个老妖怪似的。

  所以“着急立功”这件事始皇不能做,扶苏倒是可以。

  今日他便找到曹操:

  “胥听闻使君想要修复与兖州士族的关系?”

  扶苏用的假名是秦扶胥,但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后曾经规定过“二名非礼也”,不让大家用二字的名。

  两百年过去,庶民不一定还听他的,他早不是皇帝了。但贵族世家大多还遵循这个起名规则,放眼望去基本没有双字名的人。

  唯一一个疑似双字名的戏志才,有人怀疑他是庶民出身所以不讲究这个,也有人觉得志才是他的表字、名已经失传了。

  本位面的戏志才确实有个大名戏忠。

  这次出山后,曹操就提醒扶苏改个名。如果他继续用秦扶胥的话,双字名可能会让贵族怀疑他出身寒微,进而瞧不起他。

  曹操认为,秦氏父子可能是因为身为秦朝遗民,不屑遵循王莽定下的规矩。

  而且光武帝刘秀取代新莽后,按道理说这个单字名的规矩已经是过去式了,不遵守也是没关系的。只是秦氏不怎么和外头的贵族相交,才不爱在这上面讲究。

  如今既已入乡,最好还是随一下俗。

  扶苏便从善如流地省略了扶字,说自己叫秦胥秦梓桑。

  正好,扶胥和扶苏太有指代性了,保不齐就有脑洞大开的人猜到什么。

  虽然胥字的含义是官职,好像和后头的表字没什么关系。但这年头表字也有表达美好期许的意思,不一定和本名相关,旁人也不会揪着不放。

  所以扶苏方才和曹操聊天之时,就干脆自称“胥”了。

  曹操听了扶苏的询问,叹一口气:

  “操如今得罪了兖州士族,只怕没那么容易与他们重修旧好。”

  双方都是聪明人,曹操猜到了扶苏的来意,故意说出自己的烦恼,给扶苏递梯子。

  扶苏顺着梯子往下说:

  “某有一计,可稍稍缓和彼此关系。然此计无法彻底消除隔阂,只能叫兖州士族不再拿使君的所作所为出言抨击。”

  曹操心想这样也够了。

  他最近经常被兖州这边的世家家主阴阳怪气,他们地头蛇抱团,自己一个外来的也没办法。

  曹操到底是南边豫州境内的沛国人,不是兖州土著。在别人的地盘上,不得不委曲求全一下。

  能在修复关系的同时堵上世家们的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曹操虚心求教:

  “不知梓桑有何妙计?”

  扶苏微微一笑:

  “他们如今有底气谴责使君,不过是因为他们自认清白。倘若使君将从世家手中抄没的家产分出一部分来给他们,拿了好处,他们可就无法置身事外了。”

  之前曹操本来想着稍微动几个世家,够安置青州兵就行。结果那些世家的姻亲不肯罢休,开始公然和曹操对着干。

  曹操到底是个小暴脾气,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些闹事的也一起收拾了。

  于是最后弄到手的财产比预计的要多不少,该安置的都安置下去之后,手头还有许多田产财帛。

  要把这些东西拿出去分给其他世家,确实是肉疼了一些。但能借此将大家全部拖下水成为“共犯”,这笔买卖很值。

  曹操茅塞顿开:

  “大善!”

  这是一招毒计,也是一出阳谋。有骨气的话你别要好处,拿了好处你就没资格叫嚣了。

  做主抄家的曹操如果有问题,你这个跟在后头瓜分东西的又算什么好东西?

  世家都是讲利益的,什么别的都是空中楼阁。寻常的拉拢示好收效甚微,唯有把彼此的利益进行捆绑,才能高枕无忧。

  荀彧难道当真只能替曹操招揽到颍川名士吗?当然不是,只是在刚起步的时候,荀彧得替他们颍川集团站稳脚跟。

  所以他让曹操身边跟随的基本都是出自颍川的人才,这样颍川和曹操就深度捆绑到了一起。以后无论如何,曹操都得对颍川比对其他地方更好。

  兖州士族迎曹操入兖,也是想趁着曹操刚起来对他进行投资。可惜被颍川集团抢先一步,陈宫没能争过荀彧。

  如今曹操身边又多了个同样厉害的戏志才,依然是颍川人,陈宫就越发敌不过了。

  扶苏溜达回到府衙里给荀彧和始皇准备的办公室,见到父亲正忙碌。连忙过去帮忙干活,顺便在心里哀叹太孙桥松不在。

  没有儿子可以奴役,扶苏都没办法心安理得地偷懒了。真让阿父独自从早忙到晚,扶苏实在做不到。

  始皇倒是不在乎儿子帮不帮忙:

  “嫌闷了就自己出去玩,不必在这里陪着我。”

  扶苏假装没听见:

  “等我以后生了儿子,父亲就多一个小劳工可以压榨了。”

  始皇:……

  这就又开始打桥松的主意了?

  之前是谁嫌弃弟妹儿女待着碍事,非要和阿父单独出行的?

  始皇也不管他嘀咕什么,口嗨罢了。真把桥松叫来,这小子第一个反对。

  荀彧看看隔壁父子其乐融融,又看看自己形单影只。突然有点羡慕,可惜他家恽儿才两三岁,等他长大还有的等呢。

  扶苏帮忙处理了部分公务,用效率再次打败了还没历练出来的荀彧。然后就被始皇赶出去玩了,爱子再帮忙下去他很快就要无事可干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04_b/bjXR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快穿文 无cp  无字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