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秦地府日常_无字惊鸿【完结】(218)

  结果秦正好像把他们给忽略了。

  兖州士族左等右等,也没等到秦正跟他们服软。

  不行,这口气咽不下去!

  兖州家主问下属:

  “查到秦氏一族的去向了吗?”

  下属摇头:

  “不曾,各地战乱流离,消息太难打探了。”

  家主顿时皱眉:

  “迁居避祸必然是往太平的地方迁,如何就战乱流离了?且此前秦氏曾经派人护送秦正的长孙来兖州,期间途径徐州,救下了曹孟德的父亲。可见秦氏不是去了徐州,就是去了扬州。”

  只有从这两个地方来兖州,才会跟曹嵩遇险的位置撞上,所以秦氏一族的去向应当很好查才对。

  他们是举族搬迁又不是一两人行走,大部队迁移,动静不可能瞒过所有人。尤其世家大族迁移时,还会携带不少家资,车队必然浩浩荡荡,一看就不寻常。

  下属苦着脸说:

  “可当初秦氏一族从兖州撤走时,我等也没收到消息啊。”

  还是秦正横空出世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本地隐居了一个大族,而且已经离开了。谁知道是不是秦氏有什么特殊的本事,能悄无声息地出行。

  或许是伪装成了商队之类的?

  兖州士族怎么打探也没打探出踪迹来,偏偏从秦正到底下的部曲秦信等人,又确实是凭空冒出来的,符合隐居世家的特点。

  寻常人家绝对养不出这么多饱读诗书的大才,还能保证个个能力不俗。所以他们必定出自世家,秦氏是真实存在的。

  什么都查不到,就是最恐怖的事情。

  士族们很快就把爪牙收了回去,意识到秦氏比他们以为的还要难搞。对方不知道藏了多少底牌,再这么查下去或许会得罪这个家族。

  “那秦正——”

  家主立刻让人闭嘴:

  “被秦正处决的家族与我们一族也没什么姻亲往来,我们犯不上替他们报仇。谁让他们不长眼犯到秦正面前了,你少说些有的没的给家族招来祸事。”

  下属:……

  现在不是说全兖州世家都是荣辱与共的时候了是吧?

  拥有灵活底线的士族们选择了滑跪,也没再等着始皇来主动服软。不多时,各家就派了精心培养的子弟前往洛阳授官,口称要为陛下光复汉室出一份力。

  虽然陛下根本没有心情去见他们。

  刘协自从上次被蝗虫吓着以后,好像患上了密集恐惧症。尤其怕虫子,有时候看见烛光下飞舞的小飞虫们都会发抖。

  幸而他是皇帝,身边的侍从会尽心尽责地给他点驱虫的熏香,别宫中很快就见不到什么蚊虫了。

  扶苏的吓唬计划非常管用。

  就是缺德了一点,十三岁的小少年他都下得去手,可见政治生物的心有多脏。

  但这还没完。

  扶苏很快又带来了南边益州的消息。

  扶苏对刘协说道:

  “昔年刘焉割据一方,不许旁人进入其中,独自在益州过逍遥日子。可惜他入益州时只带了三子和幼子,剩下两个有本事的儿子都留在了直隶。”

  “后遭逢董卓等贼子犯上作乱,直隶生灵涂炭。便是官员也有不少遭其毒手,刘焉的长子和次子都被李傕所杀,而三子则因狂疾而死。”

  刘焉就四个儿子,三个都死了。前两个是被杀的,第三个是因为精神疾病死的。

  所以刘焉就剩一个懦弱多疑的幼子,而他自己今年也因为儿子死亡的事情受不了打击。再加上原本的居所发生大火,被迫将益州治所搬迁到了成都,最终背疮发作死了。

  扶苏便和刘协分析,说现在是拿下益州的最佳时机。趁着益州牧刘璋是个废物,赶紧攻取下来,免得夜长梦多,益州世家重新扶持出一个厉害的州牧来。

  刘协不懂这些,听得头大。

  他问道:

  “益州牧刘璋不曾冒犯朝廷,直接发兵攻打他是否不妥?”

  扶苏便笑了:

  “陛下贵为天子,要裁撤官员的职务不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刘璋若不肯乖乖交还益州牧的官印,便是他有不臣之心,自然可以随意征讨。”

  刘协感觉哪里不太对:

  “一州州牧,可以随意裁撤吗?”

  扶苏反问:

  “为何不可?帝王想要任命官员,难道还得看人脸色行事?”

  刘协略有些惶恐,因为他以前的十几年都在过看人脸色行事的日子。突然告诉他你可以嚣张任性,他做不了这个。

  扶苏循循善诱:

  “先帝在世时那些如日中天的世家,也是说杀就杀了。陛下如今贵为帝王,又手握实权,不可再唯唯诺诺,叫人看不起您。”

  别看刘协他爹汉灵帝是个出了名的昏聩君主,可人家当皇帝确实当得舒坦。

  世家在灵帝跟前和小鸡崽似的,几乎没什么自保之力。许多家族为了避祸都跑去和宦官结亲了,还有认宦官当干爹的。

  这种时候名节值几个钱?

  命才是最重要的!

  扶苏教导刘协硬气起来,倒不是刻意把他往暴君上养。而是希望刘协能发挥点身为皇帝的作用,将仇恨值拉到自己身上。

  直隶这边征讨益州,如果有皇帝出面驳斥刘璋的话,那就是老刘家内部矛盾了。刘焉的部下要记恨也是记恨皇帝,和他们秦氏集团没关系。

  本来他们也是在帮大汉巩固统治,没道理锅让臣子来背对吧?

  扶苏于是极力劝说刘协行驶一下他身为皇帝的权利,不要当惯了傀儡就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傀儡了。

  始皇费心让刘协成为实权皇帝,那刘协就得做点实事。

  刘协最终还是被扶苏劝动了:

  “那朕便修书一封,令刘璋卸任州牧之位?”

  扶苏指点他:

  “陛下可以先告知刘璋,不可再以州牧身份行事。朝廷已经裁撤了州牧,只留刺史之职,他自然该是益州刺史。”

  “接着提点他,之前是因为各地乱着,才有先主过世后迎其子上位的习惯。如今朝廷已经重新建立,自然得走正规流程。”

  官位世袭都是几百年前的老黄历了,大汉建国四百年,就没听说过太守刺史这类高官还在家族中传承的。

  前一个刺史死了,当然是等皇帝下令重新任命一个。你益州倒好,把这个当自家皇位一代代往下传呢?真是岂有此理。

  刘协一听有道理啊。

  他于是生气起来:

  “多亏爱卿提醒朕!确实,益州乃我大汉国土,又不是诸侯王的封国,他刘焉父子委实太过分了!”

  没过几日,小皇帝的手书送到了刘璋案前。

  虽说益州被封闭了道路,但那是阻拦其他人进出的。消息自然能继续往里头递,不然对外界一无所知的话,只会陷入被动。

  刘璋看完手信气得怒发冲冠。

  这个小皇帝真是给他点面子他就蹬鼻子上脸,撤了州牧不说,还言语暗示他这个刺史顶多只能再当两三年。

  小皇帝话里话外都是过几年等益州的乱象平定了,朝中肯定要重新任命一个刺史过来。到时候刘璋需要回洛阳去,皇帝会给他安排个新的职位。

  哪怕皇帝许诺再多的高官厚禄,刘璋也不乐意。当什么官也不如在益州做土皇帝,刘璋又不是个傻子。

  而且小皇帝打的算盘也太好了吧?

  什么叫“待益州太平,爱卿即可回京述职”?这是让他先去平定叛乱,等把他剩余价值都压榨干了,然后再让他回来,好摘桃子是吧?

  刘璋都要气笑了:

  “这小皇帝话说得倒是好听,什么如今益州太乱,唯恐爱卿回京路上遭遇匪徒,所以不如等到境内安定了再出发。我还得多谢他替我着想!”

  这么气人的话语,显然是经过扶苏润色的。

  刘协哪里知道扶苏是在拱火,他还觉得这番话极有道理。可见梓桑确实心地善良,是个非常不错的大好人。

  反正刘璋看完气得更不想回去了。

  周遭的刘焉旧部也习惯了在益州耀武扬威的日子,对刘协的印象还停留在他是个傀儡的阶段。

  部下就说:

  “小皇帝如今得势便猖狂,也不知能嚣张几时。末将原先还当他又是被另一人挟持住了,如今看来这回来的竟真是个忠臣。”

  另一部下嗤笑:

  “忠臣又如何?忠臣才好对付呢,一个个都性子耿直、不懂谋算。依我看,那秦正也就一时风光了,过两年必有旁的诸侯进攻直隶。”

  其他人纷纷点头。

  大家都认为刘协年幼好掌控,天下诸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但凡不是个傻的,就不会任由刘协大权在握。

  不然再过几年刘协成年了,可就要彻底蜕变为实权天子。到时在各地作威作福的诸侯都得被清算,谁也逃不掉。

  反观如今倘若能控制住刘协的话,自己就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说不准哪天改朝换代,还能自己当皇帝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04_b/bjXR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快穿文 无cp  无字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