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秦地府日常_无字惊鸿【完结】(282)

  完颜宗磐快要气死了,毕竟人是他抓的,也是他下令处决的。这相当于他自己弄死了一个巨大的筹码,实在可惜。

  宋人真是狡诈,他们一定是故意做局诓骗他的!

  但现在已经没时间计较这个了。

  竞争对手抓住这点死踩他,说他无故处决了重要俘虏。犯了如此大错的人,如何还能荣登大宝?

  要是现在康王还活着,他们上京也不至于如此被动。以康王为人质,好歹能要挟几路军队。

  完颜宗磐:你们有毛病吧?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太祖长子等几个跳得欢的皇子都已经离奇死在家中了,明显有人在盯着皇子杀。

  别说什么天罚,天罚就该一次性把所有皇子都弄死,而不是这样隔一段时间死一个。这只能是因为动手的人忙不过来,不得不一个个地处决。

  为今之计是赶紧把那个危险分子抓出来,并且出兵抵挡大军压境的宋人。居然还在这里夺权,是不是疯了!

  他们当然没有疯。

  不是所有皇子都有侵吞天下的野心,也不是所有人都有一身傲骨,宁死不降的。

  如今上京眼看着不保,以寻常宗室子弟的身份被俘虏,只会死得悄无声息。但如果以金国国君的身份被俘,那就不一样了。

  坏一点的情况,可能会被宋人处决。但好一点的情况,则有可能会被封爵。

  虽然封爵也不代表时机成熟之后,宋人不会卸磨杀驴。可至少不用当场就死了,能苟一段时间。

  何况,万一宋人好说话,他们能以附属国国主的身份继续当金国之主呢?

  谁也不了解新崛起的起义军首领是什么样的人物,不知道他好不好说话。不赌一把,实在是不甘心。

  完颜宗磐只觉得可笑:

  “你们已经放弃抵抗,只等着灭国了?”

  没人接这个话。

  不放弃抵抗,那你倒是打场胜仗啊。这些日子下来,金军节节败退,怕是太祖在世都没用。

  上京城破的时候,城里其实已经不剩多少皇室子弟了。无论是傲慢的完颜宗磐,还是识时务的其他人,基本都被神出鬼没的荆轲杀了个遍。

  荆轲虽然只是R卡,仅有一个被动技能和一个主动技能。但他的被动技能是以刺客身份潜入目标身边时难以被发现,而主动技能则是发动刺杀,且刺杀成功率提升80%。

  不是所有人都有秦王政的好运。

  哪怕那群人自幼习武,反应速度极快。在提升了大量成功率的技能面前,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尤其鬼魂是不会累的,英灵可以跟你不断地耗下去,活人却会气喘吁吁。

  荆轲又总挑他们深夜睡觉和独处时下手,猝不及防从背后等视线死角突袭。大部分情况下根本无需和人周旋,一击就能完成任务。

  到最后,金国只剩昏迷的金太宗了。

  国主之位依旧没有更替,而一个昏迷的亡国之君,显然比任何亡国之君都要合适。这样的人不会联络旧部企图复国,可以永远当一个安静的吉祥物。

  武曌感慨道:

  “金太宗昏迷得倒是很妙,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某些人算计好的。”

  反正武曌是不信那劈下去的雷霆没有人为干预,具体是谁的手段不好说,但左不过就是他们这群人里的一个。

  她怀疑是诸葛亮干的。

  孔明擅长机关术,经常发明一些东西。说不定他就有和机关相关的技能,可以变出机关装置来呢。

  秦将闾带着他新得的十抽过来:

  “要抽卡吗?”

  众人很快齐聚,当然要抽!

  现在金国没了,过段时间把西夏也给打了,接下来就是朝外发展。他们这些人身边正缺助力,来的帮手越多越好。

  始皇却拦住了秦将闾:

  “且慢。”

  众人心中隐隐生出了预感。

  只听始皇说道:

  “如今金国已灭,除却西北一隅,天下已经一统。不能再以无名无号的起义军行事,该正式确立国号、登基为帝了。”

  确实,继续这么下去不伦不类。

  自古草莽起家的王朝就没有当真天下一统之后再定国号的。

  譬如刘邦,没干掉项羽之前就先建立了大汉,金国也是在灭辽之前立国为金,还有后头的朱元璋也是先建立的大明。

  之前没确定国号,一是英灵还没谈拢,二是为了忽悠宋军上贼船,不能提前暴露野心。

  现在没必要再拖了。

  不然难道他们还真打着宋朝的旗号去灭西夏吗?回头记载在史书里,别是宋人完成了大一统。

  刘彻犀利地问道:

  “宿主预备选什么当国号?是以最初起兵的赵州地名为号,还是以开封所在的韩地为号?”

  在元朝之前,国号基本上都和地理位置有关系。

  汉朝源自刘邦的汉王之称,而他被封为汉王,是因为封地在汉中。后头的唐宋之类的,也都是地名。

  元朝的时候,忽必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一句,自此打破了按地名取国名的传统,到后头明清都和地名无关了。

  刘彻故意这么问,就是在刺激人。

  无论是叫赵还是叫韩,秦人肯定都不会高兴的。全是他们大秦的手下败将,尤其这个赵还和赵宋出现了同字,更不可能用。

  刘彻说完就去看张良。

  这个SP张良应该是毕生致力于和秦朝别苗头,可惜一直没能成功。他大概做梦都想复国,说不准会支持立国为韩。

  结果张良没有给他一个眼神。

  刘彻意识到不对劲。

  不应当,张良这个反应……嘶!不会吧?!

  刘彻猛地看向始皇父子,就见扶苏对他露出了一个纯良的微笑。

  秦梓桑热情地招呼张良:

  “子房快来,讨论正事的时候到了。”

  张良迤迤然上前行礼:

  “是,殿下。”

  扶苏和善地对大家介绍道:

  “好叫诸位知道,这是我大秦国尉,张良张子房。”

  所有人:……

  你祖宗的!

  张良你小子浓眉大眼的居然也会骗人!亏我们之前还费尽心思拉拢你,搞半天你是个隐藏的卧底!

  张良下意识伸手摸了摸自己姣好的面庞,这还是头一次有人用“浓眉大眼”来形容他。

  史菅往旁边稍了稍,给张国尉让出了一点位置。

  张良从善如流地走了过去,在他身边站定。忽略了一众英灵们那有如看失足少男的惋惜眼神,丝毫不为所动。

  刘邦实在无法理解:

  “子房,你居然会事秦!”

  那语气,就像看到韩非事秦一样不可思议。

  别说刘邦了,地府里的留侯张良脸上笑容也消失了。他凝重地看着光屏,失去了往日里的冷静淡然。

  萧何偏头看他:

  “子房,你还好吗?”

  留侯觉得他一点都不好。

  张国尉倒是没觉得有什么:

  “太子殿下于良有大恩,且若大秦朝中无韩人为官,其余韩人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他爹几次三番病重,都是托太子的福才能被救回来,不像其他位面那般早逝。张良对韩国不见得有多忠心,主要还是他父亲张平一心事韩。

  后来为了韩系势力能在新生的王朝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不被后来的魏齐等排挤,张良选择跟随父亲张平一起为秦国做事。

  秦朝官吏里有很多六国旧人,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如果你们韩人沉浸在灭国的痛苦里不可自拔,空出来的官位就会被其他国家的贵族占据。到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会打压韩人,借此减少竞争对手。

  没有丧父的张良自然不曾颠沛流离,和父亲一起在咸阳被看管的日子里他思索了良多,最后选择了这条对故国最好的道路。

  地府里的留侯沉默了。

  他爹张平名声有限,知道的人不多。所以英灵中并没有张平,留侯已经许多年不曾见到父亲了。

  他也不知道,如果当初秦人真能救回他父亲,他是否也会动摇立场。

  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没什么意义。

  留侯和国尉走上了各自的路,他们彼此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千古留名,此生不悔,这样就够了。

  刘邦随着张良的讲述看向扶苏:

  “又是你,秦梓桑。”

  这家伙到底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他真的是扶苏吗?为什么同为扶苏,却出现了这么多的不同?

  扶苏没搭理刘邦,而是继续朝人招手:

  “齐侯也一起过来吧。”

  田建赶紧跑过来,他这些天乐得自在,根本没人找他。毕竟他又不像张良那么有本事,就是个吃喝玩乐的主。

  甚至都没什么人防备他。

  然而大秦齐侯却是个很机灵的人,小看他是要吃亏的。

  田建凑过来之后立刻汇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04_b/bjXR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快穿文 无cp  无字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