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秦地府日常_无字惊鸿【完结】(600)

  桥松也不知道,他擦掉鼻涕没事人一样地下桌玩去了。大家也没太在意,可能就是空气里的灰尘弄得鼻子痒了。

  但是没过多久,桥松和舜华开始接连打起喷嚏来。之后舜华就跑过来,扑进了扶苏怀里,可怜兮兮地喊冷。

  扶苏立刻要带她去加衣服。

  李姻意识到什么:

  “是不是着了凉?”

  扶苏赶紧去摸小姑娘的额头,果然开始发烫了。这是发烧了,难怪会觉得冷。

  桥松也没好到哪里去,兄妹两个齐齐生病,被迫躺在床上休养。扶胥去给他们拿了点退烧药回来,哄着小孩把药吃了。

  阴嫚啧了一声:

  “我就说这群小孩肯定偷偷下水了,捞了这么多鱼虾,不着凉才怪。”

  桥松病中还不忘反驳:

  “我没下水,我站在岸边看的。”

  舜华说漏了嘴:

  “对,我们就在岸边。顶多伸手去水里捞了一些鱼虾,没有完全下水。”

  扶胥的手掌温暖宽大,一手能握住小孩两只手。把他们冰凉凉的小手捂在掌心,无奈地摇了摇头。

  冷也不知道早点说,傻孩子。

  秦政吩咐扶苏:

  “你去看看其他家几个孩子,提醒他们生病这事。”

  扶苏点头答应了:

  “好。”

  他沿着村道一路走过去,敲了几家的门。结果挨个问过去,发现和桥松两个一起捣蛋的小屁孩都还活蹦乱跳,只有蒙安稍微有点着凉。

  扶苏回到家说了这件事:

  “还是他俩身体素质太差了,不像别的小孩,壮得和小牛犊子一样。”

  他们这边是没有炕的,小孩躺在被窝里还是喊冷,这年头热水袋和塑料瓶也不算常见,想给他们灌点热水暖暖都很难。

  只好用笨办法了,两个爹一人抱一个,带着他们半躺在被窝里。桥松很快就不喊冷了,毕竟扶胥火气旺。

  但是舜华还是打哆嗦:

  “我爹、我爹还没我热呢!”

  扶苏:……

  扶苏争辩:

  “你发烧了,浑身发烫,当然比我热了!我是来给你暖被窝的,被窝能暖了不就成了?”

  舜华委屈地掉眼泪:

  “我不要爹!我要大伯!”

  阴嫚笑得不行:

  “二哥,你看你多不招人待见,你女儿都只找别人。”

  扶苏冷笑:

  “那换你来?”

  家里火气旺的就几个,阴嫚是来不了的,她还不如扶苏呢。

  将闾正要说让我来吧。

  秦政忽然走了过去:

  “我来。”

  他又吩咐道:

  “行了,天也晚了,都回去休息。扶胥,你带桥松回你那屋,舜华留在我这里,我和扶苏照顾他。”

  床不大,两个小孩只能分开照顾。要是将闾来照顾舜华的话,他们房间挤不下。

  何况,秦政很怀疑那小子能不能照顾得好小侄女,他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秦政洗漱过后脱衣上床,亲自搂着生病的小孙女哄她睡觉。舜华缩在他怀里抽噎了一阵,慢慢才平复下来。

  扶苏撑着脑袋躺在旁边:

  “爹你怎么这么熟练?”

  秦政瞥他一眼:

  “你小时候也这样。”

  他能不熟练吗?扶苏就是他带大的。

  扶苏笑着蹭过去:

  “我也有点冷,爹你借我点热度。”

  结果闹得小姑娘掖好的被子被蹭开了,顿时又呜咽了一声。虽然已经闭着眼睛睡着了,却半点不影响她哼哼唧唧。

  扶苏只好重新给她把被子掖好:

  “要不我守夜吧,万一她晚上吐你一身。”

  秦政想了想,点头:

  “也好,那你明天白天再补觉。”

  自告奋勇要守夜的某人,后半夜还是睡着了。一睡着就开始不安分,很快蹭到了他爹这边。

  平时秦政是不会被这点动静闹醒的,奈何今天怀里多了个小孙女。秦政心里装着事,没睡太沉,很快睁开了眼。

  看一眼睡得香喷喷的儿子,心道他就知道臭小子指望不上。

  到底也没舍得叫醒他,自己照顾了孙女半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两个孩子的烧就退了。

  虽然还有点蔫巴巴的,却已经没了大碍。秦政让他们在家好好待着不许往外跑,他们有气无力地答应下来。

  扶苏打了个哈欠:

  “爹,你要不请假半天,睡个回笼觉再去上班吧?”

  他没睡饱,他爹肯定也没睡饱。

  秦政看了他两眼:

  “你自己睡,我不困。”

  扶苏觉得他爹当村支书就是吃力不讨好,跟过去耳语了几句,问他要不别当了。

  他爹都有三个孙辈了,是时候该回家养老享受天伦之乐。现在还整天去上班,给村里人处理鸡毛蒜皮,多辛苦啊。

  秦政对此不置可否:

  “睡你的觉去。”

  扶苏劝说失败,只好遗憾回屋。

  他还想着他爹不当村支书后,他就可以拐带他爹一起去南方。听女主的意思,刚开始就粤闽两省开放了经济,离这儿还挺远。

  让扶苏一个人去,他是不去的。但是他爹肯跟他一起的话,他就很乐意了。

  总指望商蔓给的分红也不是个办法。

  秦政虽然没有答应,不过他也没有直接拒绝。

  如果一直在村里当支书,很难升上去,估计得一直被困在村子里。家里的儿女以后都是会走出去的,当爹的难免要多顾虑一下后辈。

  别的也就算了,扶胥、秦高、清婉这三个他不担心,但是扶苏、阴嫚、将闾和荣禄都是需要人盯着护着的。

  他要是不在身边,实在不放心。

  秦政和村长聊起这件事:

  “我记得城里有意安排人进村?”

  华夏千百年来乡村中都是宗族制,宗族势力庞大,甚至闹到了皇权不下乡的地步。到如今,好多村庄里的村干部依然是本村自己人,说是干部,其实就是地头蛇。

  像秦河村这样大队长和大队书记都是本村威望很重的长辈,属于非常常见的情况。

  但常见不代表上头没意见。

  大队长也就算了,不好派别人接手。但是支书的位置,其实县城那头是更倾向于他们下派的。

  只不过外头来的很难得到村里支持,尤其是抢了村里人支书位置的那种,就更受排挤了。

  隔壁有些大队因为支书犯错,顺理成章地被换了,这种就稍微好点。可秦河村的支书没这个问题,上头其实挺头疼的。

  秦政主动退让的话,还能卖个好。

  秦柱有些意外:

  “你要提前退休?你不才四十?”

  有些人四十看着像七八十,秦政不一样,看起来就是三十出头,还很年轻干练。

  秦政低声说:

  “孩子以后都要去大城市。”

  他没什么故乡情结,也愿意去大城市定居。大城市机会多,更容易做出一番事业。

  秦柱了然:

  “也对,你家跟我家不同,你这么多孩子呢。我家就一个子楚,他在外头混得怎么样我也懒得管,不需要我操心。”

  秦政家里的几个孩子则不一样,他们离不开爹的。

  不过就算退下去,也不能现在退。

  等改革开放了再走也不迟。

  新来的支书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秦柱暂时不希望村子里出现变数。

  毕竟秦政也分析了,这两年应该会恢复高考。这件事对知青来说很重要,得他们帮忙盯着,免得影响知青们的考试。

  动动脑子都能想到,真恢复了高考,像是什么替人考试、冒名顶替上大学、压着不让已经结婚的知青离开,都是很容易出现的情况。

  后头这种情况最难处理,村里人会坚称这是家务事,不让管。

  秦政淡淡地说:

  “旁人不管是怕闹得难看了,以后在村里的工作进行不下去。”

  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村干部未来还需要村民配合自己的日常工作,不能完全不管不顾。

  不过秦政来干这个就很合适,他反正也要离开了。临走前插一手,哪怕后续村民怨恨他,也干扰不了他。

  秦柱点了点头:

  “那就麻烦你了。”

  村里好几个知青和村民结了婚,就怕他们拦着不让知青去考试,或者偷偷撕了录取通知书。

  秦政下班回家,叫住儿女们说了这事。

  重点是让他们到时候多关注一下各家的情况,有时候知青脾气软不敢闹,外人都不一定能发现村民干的小动作。

  现在是关键时刻,迫害知青的事情闹大了影响很恶劣。

  何况干这种事情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知青被迫留下也只会是怨侣,以后越发家宅不宁,还带累了村里其他人的名声。

  扶苏消息灵通,保证道:

  “交给我,肯定不会让他们瞒下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04_b/bjXR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快穿文 无cp  无字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