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秦地府日常_无字惊鸿【完结】(603)

  知青叹了口气:

  “你们啊,好好学的话怎么可能至于考不上?就是不爱学习!”

  他恨铁不成钢。

  说着还瞪了眼一言不发的扶苏。

  扶苏:?

  扶苏虚心求教:

  “你瞪我干什么?”

  知青最生气的就是他不参加考试:

  “我听说你都能给家里人辅导功课了,结果你不去考,像话吗?”

  他看扶苏的眼神跟看非要往火坑里跳的失足少女也没什么区别。

  扶苏:……

  扶苏心道又是家里哪个小兔崽子出门泄密的?真是净给他添乱。

  扶苏只好扯了个借口:

  “没办法,我偏科。你别看我好像有些东西学得很好,但是别的科目真不行。”

  正好家里人需要他指点的都是数学这种偏理科的学科,扶苏就理直气壮地说他只擅长理科,语文政治学得特别差。

  77年高考也分了文理科考试,其中政治、语文和数学是必考,文科还要考史地,理科则要考理化。

  扶苏张口就是“政治语文都不行”,一下子就把人堵回去了。

  文理选哪头都不成。

  知青气呼呼地离开了,不想和扶苏这家伙说话,气人。

  孙秀秀惊讶地看着扶苏:

  “我觉得你语文应该不差吧?”

  一个人有没有文学素养,看他们的言行谈吐是可以看出来的。

  这年头还有很多实实在在没上过学的人,不像后世不识字的人都少见了。来自后世的孙秀秀在村里转一圈,就能很明显地区分出谁读过书谁没有。

  反正她看扶苏,觉得这应该是个学霸。

  扶苏冲她眨了眨眼:

  “但是我不想再吃学习的苦了,我这个人奸懒馋滑的,只想舒服躺着。”

  孙秀秀秒懂:

  “我懂你!同道中人啊!”

  虽然知道不上大学不太好,可即便她能考上大学,她确实也是真的不想考了,骂她没出息她也认了。

  反正她就觉得,世界上应该挺多像她这样大学毕业之后宁愿死也不想再上一回学的人。

  何况,多少知青指望着通过这次考试改变命运?她既然没那么想念书,何必再去和别人争夺这难得的机会呢?

  对她来说考大学可有可无,但是对别人来说这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人生节点。

  商蔓则狐疑地看着扶苏:

  “你老实交代,其实你是文科生吧?”

  扶苏露出一个无辜的微笑。

  是的,他全家都是文科生来着。文科是他家的强项,理科才是苦手。

  不过文科生的身份也不影响扶苏当初进入金融专业深造,因为经管学院的部分专业并不只招理科生。

  就是管招生的老师非常怨念,不懂他为什么文科成绩那么好,非要去学金融。学金融那你当初怎么不挑理科啊,真是浪费她感情。

  扶苏:可能因为我物理化学学得烂吧。

  金融只要数学成绩好不就行了?

  孙秀秀也没去管扶苏到底是文科大拿还是理科大拿,她只在纠结一件事。

  孙秀秀叹气:

  “距离经济开放还要好久。”

  现在是77年末,78年改革开放,但是当时没有进行经济开放。

  是五月份先解放思想的,也就是教科书上出了名的那篇讲述真理和实践关系的文章发表。

  然后是十一月份小岗村村民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

  十二月份,会议就召开了。

  次年批准了粤闽两省的经济特区试点。

  也就是说,最快他们可以在79年年初就去厦门响应政策,距离现在还有一年的时间,也可能更长一些。

  毕竟她也不记得厦门开放是几月份。

  孙秀秀甚至都不能直接说79年就可以开放,她还得含糊其辞说是“要等好久”。

  一想到还要在村里种两年田……

  孙秀秀痛苦面具:

  “我这辈子没吃过这种苦。”

  这搞得她都有点后悔没去考大学了,当然,也只是稍微想一想。

  多吃一年种地的苦,总比多吃几年学习的苦要划算。村里比学校更需要她,她愿意帮村里种粮食,种田光荣。

  曲小梅:……

  曲小梅提醒她:

  “你也可以假装要复习考大学,少去田里少拿点工分。”

  扶苏心说这不错啊。

  可是孙秀秀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不了吧,反正我现在也是跟着秦同志在搞试验田,其他地方的田地本来也只是农忙的时候去帮忙搭把手。”

  村里对她已经很优待了,再偷懒就不合适了。

  她这话一说,扶苏顿时觉得自己的思想觉悟也太差了。果然,像他这样的利己主义者,是当不了好人的。

  反正换他是孙秀秀他肯定这么干。

  扶苏没事人一样地告别了觉悟很高的善良女主,溜达回家去了。

  回到家,李姻正笑吟吟地告诉大家:

  “我考上师范大学了。”

  李姻的分数稍微弱了一点,本来可能上不了厦门最好的师范学校的。不过她是小学老师,而且教学成绩不错,就被定为了表现好的民办教师,成功录取上了。

  大家都挺为她高兴的,毕竟李姻一直很喜欢当老师。

  但是扶苏突然想起来:

  “大哥、阴嫚、高弟和弟妹都要去上大学了,家里就剩我和爹两个成年人,还有六个嗷嗷待哺的小崽子。”

  唯一会做饭的李姻走了,稍微会烤点肉的扶胥也走了。

  很好,以后吃饭将成为老大难。

  扶苏愉快地决定了:

  “以后每天都去村长家蹭饭!”

  李姻:……

  李姻觉得妇女主任应该不乐意给他们做饭,他们还是早点学会自己做饭比较现实。或者实在不行,就下馆子吧。

  商蔓扒在墙头听到了这番对话。

  商蔓就问他们:

  “要来我家搭伙不?”

  扶苏看了她一眼,想了想:

  “你做饭好不好吃?”

  商蔓翻了个白眼:

  “不吃拉倒。”

  扶苏:看来是一般般了。

  但他们也没得选,总不能真天天去蹭饭吧。华阳做那对父子的饭就已经很有怨言了,再来一堆她肯定罢工不干。

  扶苏就说:

  “蔬菜和主粮你来做。”

  肉让妹妹去县城里带。

  不对,妹妹要上大学去了,供销社的工作得找其他人接手。

  扶苏下意识看向弟弟将闾,这是留在家里的小崽子中年纪最大的。

  十四岁的将闾嘿嘿一笑:

  “二哥,你看我干什么?我不行的,我不会做饭!”

  扶苏:。

  扶苏心道这家伙指望不上,算了。

  等父亲下班回来,扶苏就问起工作怎么解决。不仅是供销社的工作,还有村里小学的工作。

  供销社那个是可以卖掉的,小学这个估计卖不了。毕竟是村里的小学,学生也就那么几十个人,和城里的工作不是一码事。

  不乐意下地的知青应该愿意要,但知青只怕也拿不出钱来买。何况村里这种工作岗位本来也是不参与买卖的,真卖了会有村民闹事。

  毕竟当初李姻是靠村支书推荐当上的老师,不是凭本事考上的,也不是花钱买的。

  秦政一锤定音:

  “你妹妹那个工作卖了,卖的钱让她自己拿着当私房。”

  女孩子要富养,免得被外头的男人随便花点小钱就骗了。

  至于村里的这个。

  秦政看向扶苏:

  “你想接班吗?”

  扶苏张口就要拒绝,张口前突然想起什么,就顿住了。

  接班的话,虽然每天上课是麻烦了点,毕竟小学就那么几个老师,一门课的老师要教所有年级。

  但是可以不用下地干活了。

  试验田到底也是田,而且两位女主完全可以自己搞定试验田的事情。

  之前需要他在田里,是因为村里不相信女知青的本事,得扶苏帮忙牵线。如今她们已经证明自己了,也就不用扶苏继续跟着忙活了。

  秦政也提点儿子:

  “村里最近有些闲话。”

  扶苏于是点头:

  “那我接班,等我们要走的时候,让剩下有意向的知青和村里人考试竞选。”

  两位女主要不是一个宣称爹娘咬死了要给她介绍城里对象,另一个非说自己在其他村有对象,村里嘴碎的估计早就认定她们和扶苏不清白了。

  能拖一年多才传出风声,已是不易。

  过完年,秦家四人结伴去了厦门。

  大一学生很难申请到校外住宿,何况就算校外住宿,平时也一直待在学校里学习,孩子是没有时间照顾的。

  所以桥松和南嘉只能继续留在家里,由扶苏和秦政代为抚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04_b/bjXR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快穿文 无cp  无字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