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秦地府日常_无字惊鸿【完结】(835)

  但无所谓,只要其他内容足够言之有物即可。帝王治国本来就不会对某个人的言论全盘接受,一向是择优而取。

  秦王看到这篇文章,只会熟练地忽略里头“错误”的地方,选他想看的来看。

  扶苏想了想:

  “我也来写一本。”

  他是杂家学派的,杂家最大的特点就是杂糅百家之长进行改编。所以他不用默写别人的文章,自己写就行。

  哪怕拼凑各家观点,也属于正常操作。虽然会被诸子百家骂拾人牙慧,但是杂家弟子脸皮厚,无所谓。

  扶苏挑挑拣拣写了一篇文章出来。

  秦政看了看他写的,又看了看自己默写的。想了想,干脆把韩非的文章放到一边去了。

  还是给秦王看阿苏的文章吧。

  扶苏能切换不同字迹,写起来不怕露馅。他换了个字体以古隶书写下一篇论述兵与法结合强国的策论,而后标上了大名“秦扶苏”。

  他以前开马甲都是用的表字,难得用大名来当马甲名。主要是这次的姓名里带了个“桑”,表字容易叫人联想。

  扶苏就不同了,之前他去试探过,发现这里的扶苏不指桑树,单纯指代兵车上的藩盾。

  姜太公的《六韬·军用》中有一句“武翼大橹矛戟扶胥七十二具”,说的就是藩盾。

  以军中盾牌为名,写一篇以战止戈的伐天下文,很合理。

  秦政拿起来通读了一遍:

  “可惜我儿年岁尚小。”

  不然可以把扶苏塞去秦国当相邦。

  扶苏笑吟吟地说:

  “等我长大了,就可以去给阿父当丞相了。”

  秦政握住了他的小手:

  “好,阿父等着你。”

  说罢看向端上来的晚膳,叮嘱儿子多吃一些。多吃些才能长得高高壮壮,趁着还没抽条把身体底子补上。

  扶苏已经努力在改善原主的小猫胃了。

  饿了多年饿出来的,并不是那么容易能改的。不过到底只是神兽之躯模拟出的假虚弱,比起真正用瘦弱身躯一点点养胖,速度要快得多。

  秦政很满意现在的恢复速度。

  他拾起帕子给扶苏擦去嘴角沾到的一点汤汁,同他聊起要怎么把文章送到秦王桌案前。

  送过去不难,要藏住扶苏的身份比较难。嬴家和秦王绑定太深,不能通过他们的手。

  还是得培植自己的势力才行。

  而现在,就有现成的对象。

  秦政给嬴家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去接触那几个伴读的家族。

  家中孩子能给皇子做伴读的,多是夏帝心腹,或者夏帝准备拉拢的高官大才。

  夏帝大概是觉得,他肯把人家孩子收入宫中和皇子一道教养,已经非常给对方面子了。对方应该感恩戴德,从此对他忠心耿耿。

  上位者多有这样的毛病,过于自以为是。

  心腹或许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就和夏帝闹翻,但心里必然不痛快。明面上做不了什么,背地里给夏帝添堵还是不难的。

  他们都不用意气用事,只要在自己的政敌出头时搞破坏。既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又打击了政敌,还报复了夏帝,可谓是一举三得。

  至于这样会不会让夏国的整体利益受损……

  哈?这是他们需要考虑的吗?

  未来从小接受“忠君爱国”教育长大的儒臣们都多的是只管党争不管家国长远发展的,指望当前儒学刚兴起的夏臣们为了你大夏委屈自己,属实是想太多了。

  扶苏慢悠悠地说:

  “政客,他们争权夺利多是为了自己,可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

  所以坚持复兴大汉的蜀汉阵营才会被称为理想主义者,得到众人敬佩。

  夏帝的心腹都能离间,夏帝想要拉拢却还没拉拢成心腹的大才,那还不是挖墙脚一挖一个准?

  不会吧,不会真有皇帝觉得人家大才眼巴巴想要儿子入宫给皇子们当出气包小奴才吧?

  谁家呵护长大的宝贝儿子愿意遭这种罪,施恩都施不到点子上。

  宫里的先生要是真那么优秀,怎么你夏帝还整日想着拉拢外头野蛮生长的大才呢?大才人家自己不会教孩子?

  嬴家还是很给力的。

  他们很快查到了几个伴读家中的高官都是什么性子。

  针对夏帝的心腹,那就不能以秦国的名义接触,人家不会投靠秦国的。他们需要的是让这些夏人自己内斗,所以最好假装成皇子的人前去拉拢。

  渐渐长成的皇子企图培植自己的势力,谁听了都不会觉得有问题。

  针对还没站队的高官,则是另一套操作方法。能拉拢的拉拢,不能的就挑拨关系。

  剩下那些对夏帝没什么滤镜却脾气孤傲的大才,才是重点。他们怎么忍得了夏帝的狂妄自大,肯定会心生怨怼。

  秦政很快针对性地布置下了应对之策。

  等笼络到他们,就无需再事事通过嬴家行动了。他们本就有儿子在宫里,每旬都有回家的机会,可以通过这些伴读捎带信件回去。

  宫里反倒不会查伴读们的行囊。

  事情的进展比父子俩预计得还要顺利,可见对方积怨已久。

  不是没人想过跳槽,只是不太了解别国的情况。尤其是夏国一直在宣扬迟早能一统天下,弄得大家也不敢轻易去别国投效。

  万一去了之后无法力挽狂澜,反而跟着三国一起沉船,岂不是很亏?

  但是如今朝中已经达成了培养秦国质子的共识,质子迟早会成为新一代秦王。在他继位前,秦国大概率灭不了。

  在这个前提下,他们接触到这位质子的文章,发现这是条潜龙,自然就会倒戈。

  扶苏撑着小脸提他爹代笔:

  “我就是个帮阿父写东西的。”

  秦政搂着他坐在自己腿上:

  “阿苏辛苦了。”

  他们必然要做两手准备,秦政不能亲自动笔写,万一有人告发后拿着文章出来比对字迹,他会很被动。

  扶苏写就不一样了,他随便挑个以前学过的字迹写,保管怎么对比都找不出书写者来。

  扶苏最后选择了秦稷的笔迹。

  他阿父的文章有气吞山河之势,历代秦王里霸道到这个地步的,只有昭襄王秦稷。

  ——大秦的府库里存有先王们的手书,扶苏就是跟那个学的。

  他总不能选个稳重内敛的字迹,来抄写这种睥睨天下的文章。风格太割裂了,会让人看着觉得不对劲。

  不过秦稷这家伙锋芒过盛,远不如秦政沉稳。幸而秦国质子才十三岁,十三岁的时候少年轻狂是合理的,以后变得沉稳了也不会显得奇怪。

  秦政听完颔首:

  “你在嘲讽昭襄王。”

  扶苏顾左右而言他:

  “好像没有墨了,阿父你帮我磨一点。”

  他们写东西是屏退了侍从的,研墨也只能自己来。秦政好脾气地伸手替他又磨了一些,看着他把文章抄完了。

  针对不同的大才,要写不同的文章。

  投其所好,才能引起共鸣。

  要让大才觉得公子正是自己的知音,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完美契合,绝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君臣。

  这样,大才们才会更快地投入大秦质子的麾下,并心甘情愿地为他奔走,肝脑涂地。

  这招秦政屡试不爽。

  毕竟大秦群臣就是这么上套的。

  他跟李斯谈法,跟王翦谈兵,跟尉缭谈天下。人才都不懂怎么笼络,光靠君威谁搭理你。

  扶苏双眼亮晶晶地看着阿父。

  秦政问他在看什么。

  扶苏人小鬼大地说:

  “在看阿父的人格魅力。”

  秦政捏住他终于长肉的小嫩脸:

  “从哪里学来的词?”

  扶苏无辜地摇头:

  “记不得了。”

  文章送出去后,本就心思浮动的大才们更加浮动了。没过几天,八皇子的伴读就悄悄凑了过来,假装路过往扶苏手里塞了张纸条。

  越过扶苏的时候刻意回头:

  “小矮个!”

  扶苏:……

  好拙劣的演技。

  但是糊弄小孩子足够了,八皇子对伴读的行为非常满意。他觉得这是伴读站在他这一边的表现,对方跟他同仇敌忾,一起看不惯别国来的穷酸质子。

  扶苏捏着纸条回到父亲身边,两人不动声色地看完就收了起来,准备拿回去烧掉。

  时间就这么静悄悄地走到了新年。

  本朝新年在元月。

  两个月过去,秦政已经发展出了一些独属于自己的人脉。嬴家完全没意识到问题,因为秦政每隔一段时间也会通过嬴家去接触那些大才。

  可实际上,秦政想让人悄悄送去给秦王的东西,已经通过大才的手往外传递了。

  父子俩在上书房里的学习没什么变化,依然处在秦政教儿子认字背书的阶段。先生乐得不管他们,班里两个刺头就够他头疼的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04_b/bjXR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快穿文 无cp  无字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