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_九沓【完结+番外】(263)

  “太守为何不答应皇帝留在京都?那可是大将军之位啊,太守此生之愿不正是报效朝廷吗?眼下正有机会,怎么拒绝了?”

  一月前,到长安的张巡得到了李隆基亲自接见。

  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封升迁诏书。

  可张巡最后还是请求先外放历练,待他是个成熟的父母官了,再回长安来为朝廷效力。

  李隆基问他,想去哪个地方。

  张巡回答,想去睢阳。

  他不知道自己此番拒绝皇帝后,是否还能有第二个机会。

  但他请愿用这诏书来换一次亲自弥补睢阳百姓的机会。

  睢阳现在当然很好,皇帝是个贤明的皇帝,不仅是睢阳,各地百姓大多能安居乐业。

  但是他想让睢阳更好,他想让睢阳的每一个人,哪怕是街上的乞儿,都能吃饱饭,穿的暖,有家遮风挡雨。

  他对不起睢阳的三万百姓。

  所以他现在来睢阳了。

  随着张巡一点点接近睢阳,那簌簌的雪也停了下来。

  乌云散开,太阳重新挂在天上。

  带着希望的光束永远流进了睢阳城,如涓涓活水般流淌,生生不息。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也没那么虐,对吧,呜呜呜呜呜。好像你们最近被刀的很惨,我下章先把之前去世的封常清哥舒翰颜氏一家后续写一下,再写李杜,本来是打算把李杜塞进这个视频,但是这几个人的字数超过了我的估计(没错我是个不会估字数的渣作者TvT)

  从个人,到家族,到一整个城,李隆基看的都差不多了。用杜甫让李隆基深入基层看百姓,然后用李白重新唤醒所有人对盛世的记忆,看盛世大唐。

  第120章 (后续) 寻李白(前面刀的疗愈版后续)

  睢阳陷, 大唐生!

  这话让文武百官跟着流泪。

  是啊,那不是小小的睢阳,在睢阳的将士们也不单单是在守睢阳, 他们在守长安,在守大唐。

  正是因为睢阳那仅不到七千人将近一年守在睢阳,长安和洛阳战区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

  睢阳陷的三日之后, 就是黎明。

  张九龄意味深长道:“他们不是倒在了黎明前, 而是黎明因他们而到来。”

  张九龄的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大家都拽起衣袖擦了擦眼角的眼泪。

  有些流鼻涕的, 还用大袖子遮住自己的半边脸, 偷偷拧鼻涕。

  整个大殿前陷入了一种无穷无尽,不知什么时候能止住的悲伤氛围。

  【这期视频就先这样,本来想在把李白和杜甫穿插在这个视频之间的, 但是想了想, 还是决定分出另一个视频来讲。另一个视频已经做好,很快就上传。那这期视频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视频再见。】

  天幕突出冒出来的这句话,让所有陷入自我情绪的人呆住了。

  宇文融傻了吧唧:“啊?”

  他难得有如此的共情心理。

  这到底还是得归功于天幕的互通五感, 他现在明白守睢阳的将士们过的是何其艰难的日子,也明白了张巡和睢阳将士们所做的是何等义举。

  天幕完全不管下头的人是不是反应过来了, 它像是到了下班点的社畜, 该消失的时候绝不多留。

  天上光亮忽闪忽闪, 天幕倏忽间就不见了。

  所有人被天幕弄得有一种要上不上, 要下不下的感觉。

  天幕消失, 所有人的五感都恢复了正常。

  没有人再有饥饿或者是疲惫的感觉。

  李隆基咂咂嘴, 那满脑袋的烤鸭鸡腿也慢慢离他而去。

  贺知章身子骨也好起来了。

  他慢慢站起来, 混沌的脑袋也逐渐转了起来。

  他好像把什么事情给忘记了?

  贺知章在脑子里翻来覆去的扒拉着, 试图找到被遗忘的重要事情。

  但他毕竟是年岁大了, 天幕的后遗症也到底还是有一些,他硬是没想起来有什么大事。

  贺知章豪爽随性,乐观想着,既然想不起来,那应当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吧?

  李隆基看日头上来了,该放朝臣们回家吃午饭去了。

  于是挥挥手,干脆宣布退朝了。

  天幕结束,他得回去做个总结。

  这期天幕的内容尤其值得他复盘,并且从中检讨。

  对,要检讨和自我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抓紧时间。

  李隆基揣揣手,这就准备回书房,边吃饭边看笔记去。

  贺知章跟着百官们一同溜达着,预备离去。

  但脑海之中还是没有放弃搜寻自己忘记的事情。

  虽然嘴巴告诉他,既然记不得,那大约不是什么大事。

  但他的心告诉他,这事是个大事,快想起来吧!

  贺知章回头看看李隆基,皱着眉头,学着他的样子揣揣手,犹豫地往宫外走。

  这一揣手不要紧,他摸到了兜里的纸。

  “啊啊!!”

  贺知章反应过来这是什么,失态啊了两声后,转身就往李隆基那里跑去。

  他提着衣摆一路小跑,脸上带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容光和热情,举起了一只尔康手:“陛下,陛下!”

  李隆基嘀咕:“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还有颜家……嗯,还有最后的张巡!通通都召进宫来,升官,通通升官!”

  贺知章见李隆基头也不回,步子更快了些,跑出了年轻的英姿,他执着道:“陛下!”

  零零散散往宫外去的官员们哪里看过贺公这样失态的模样。

  这下,有一个算一个,家也不想回了,纷纷回头看去。

  “贺公怎么了?”

  “不知道啊……”

  “跟上去瞧瞧?”

  “走!”

  于是在贺知章后头,又跟着一些好奇的官员。

  一溜官员小跑,画面滑稽又好笑。

  陷入自省世界的李隆基终于听到了贺知章的呼唤,回头了。

  贺知章看到李隆基回头了,更激动了。

  他在李隆基的面前站定,哆嗦着把袖间的那张纸拿出来,然后恭敬呈给李隆基:“陛下,这是诗仙李白所作!”

  李隆基这段时间已经听过太多的李白。

  世人追名逐利,见皇帝这样喜欢一个甚至没见过面的诗人,皆想成为这个能喝羹的人。

  于是一些文采却又没有道德的人纷纷起了心思。

  贺知章开口就是李白,李隆基本能地认为:骗子!

  待打开这纸,乍眼一看,表情慢慢严肃起来了。

  这字龙飞凤舞,豪放飘逸,宛若游龙惊云冲天而破,又如蛟龙下海直潜入水。

  这字,若非有极大狂傲之气者,写不得。

  李隆基看看字,又看看贺知章。

  登时对这个“诗仙”信了半分。

  李隆基慢慢念:“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跟在贺知章身后的那一溜官员也在贺知章后面按照官位站定。

  于是李隆基念出的诗,也带着独属于诗仙的狂妄,和馥郁的酒香,飘进了他们的耳朵里。

  随着李隆基慢慢念,官员们的眼睛慢慢睁大。

  李隆基越念越快,甚至言语间带了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在场所有人,都觉得有巍峨的蜀道轰然立于他们面前。

  眼前又如有一个一身白衣,泼墨挥毫的谪仙人的影子在畅饮佳酿。

  李隆基彻底睁大了眼睛。

  他念完这首诗,几近失语。

  他看看纸,又看看前面的贺知章。

  电光火石之间,脑子里的弦好像是通上了。

  李白,贺知章,贺知章,李白!

  天幕曾说,是谁发现了李白?是贺知章啊!

  此时此刻,李隆基内心的激动之情不言而喻。

  寻李白寻了那么久,没想到李白在这一刻,就这样接近自己。

  李隆基像是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这样的感觉让他几乎感动地流泪。

  所有人内心只有一个念头:诗仙李白,现世了啊!

  李隆基连忙问:“你是在何处见的李白?何时见的?”

  贺知章回答:“就在长安东隅的小酒馆内,就在昨日见到的李白。”

  昨日!

  李隆基激动。

  他甚至想换上便装,亲自去这个小酒馆看看去。

  但一丝理智将他拉扯回现实。

  昨日遇到的李白,想必今日是不能遇到了。

  李隆基赶紧吩咐下去:“快去,画像,寻李白去!”

  “满长安找,一定要把诗仙李白给找出来!”

  没多久,长安炸锅了。

  所有人看着刚张贴出来的告示,皆惊讶。

  有昨日正在那酒馆,亲眼目睹诗仙作诗之人。

  “这不就是在东边那家小酒肆里经常喝酒的醉鬼吗?”

  “去去去,说什么呢,这可是诗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05_b/bjYP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  九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