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_九沓【完结+番外】(3)

  这乌云密布的天气,怎么看都不像是吉兆。

  可他才刚刚上位,酷暑剩下甚至不在大殿打扇,如何会生凶兆?

  如此凶兆文武百官该怎么想他?百姓该怎么想他?

  会不会认为他德不配位?

  会不会有歹念的贼子趁以此为借口发动政变?

  他借一个又一个政变完成身份的跨越,因此对政变格外敏感。

  一个并非长子的借口,就能被太平公主作出累牍的长篇文章,试图拉将他拉下皇太子之位,如今他初登基,余党未清理干净,很容易被不怀好意之人咬一口。

  几息之后,这一行文字变成了他们熟知的常用字。

  【大唐不是一个王朝的名称,而是一种信仰。】

  有官员小声读了出来。

  “大唐?大唐不正是我们所在的朝代吗?”

  “信仰?我们这个朝代被尊为信仰?”

  “这话像是吉兆……”

  李隆基看到这行字,心下稍安。

  这句话不像是坏话,这异象或许并非如他所想的一般。

  忽有声音自天幕传来,这声音空灵,不带分毫感情,却格外好听,恍如异界传来。

  【如果让你回到中国历史上的某个朝代,你会选择哪一个?

  我想若有此机会,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想亲眼一睹大唐盛世。】

  这话如石破天惊,一石惊起千层浪。

  百官们已经不是在如小弦般切切私语,他们在大弦嘈嘈。

  场面一时混乱起来。

  “诸位,神音说的是中国历史,我们大唐成了历史?!”

  “我大唐泱泱大国,繁荣昌盛,如何能够消亡!”

  “这么说,唐要灭了?”

  一时之间,众人哭天喊地。

  “天要亡大唐啊!”

  有的被天幕说的话吓住了:“我还有几年的活头?

  有的担心场面混乱容易生变故,更理智一些:“这天幕所言也并非为真,冷静一些!”

  “或许只是障眼法,只是江湖术士的把戏,不要上了歹人的当!”

  听闻此言,部分官员逐渐闭了嘴。

  李隆基双手负后:“安静!若是神迹,自然不会伤及无辜百姓,若是龌龊手段,朕乃真龙天子,又何惧于此?”

  浑厚有力的声音给了百官以极大的心理安慰。

  此话一出,百官皆安静了。

  是的,他们现在是站在皇帝的身后,又有何惧。

  画面闪动,天幕上的内容还在变换。

  画面之中,一人骑骏马驰骋沙场,他的身后跟着铁骑无数,振臂呼喊之间,千万人应和。

  神音娓娓道来。

  【大唐卷轴握于他手中,翻手之间,便描摹出了盛世的模样。

  十六岁,他跨骑骏马,手握长矛,于雁门关下救驾。

  十八岁,他攻克长安,尊隋炀帝为太上皇。

  二十二岁,他一战擒两王,奠定了李唐王朝一统之大业。

  二十七岁,他登帝位,仅以六骑吓退突厥。

  二十八岁,改元贞观,开启贞观之治。】

  李隆基看着那波澜壮阔之景,听着空灵神音的赞颂,心潮澎湃。

  激昂的乐音自天上传来,配上哒哒的马蹄,万军出征之景尽现眼前。

  这便是他的曾祖,唐太宗!

  他无缘得见曾祖征战沙场的雄姿,如今借助天幕,他得以窥见其风发的意气。

  至此,李隆基完全确定,这天幕是神迹,是大吉,是对他们李家的赞颂!

  许是见到曾祖的英姿,许是画面之中大唐疆域辽阔,又或许是空灵的声音宛如神仙在侧,亦或是自天上倾泻而下的乐音激昂。

  李隆基放在衣袖的手微微颤抖。

  他目光如炬,灼灼盯着天幕,激动而又热切。

  这天幕既提到了他的曾祖唐太宗,是否还会提到其他的皇帝?

  没有一个皇帝是带着碌碌无为之心登上那至尊宝座,他正值壮年,他尚且年轻,他可以干出一番伟业。

  他现在是皇帝,他是真龙天子,他是九五至尊!

  第2章 (视频) 李隆基给了救时宰相一个背刺

  神音还在继续。

  【一句“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如一”,包容之心昭告天下,引万国来朝,上下一心,凝聚力空前高涨。

  开放、包容、进取的大唐气象由此奠基。】

  天幕画面之上多了一些漂浮的文字,自右侧出,又自左侧消失。

  【鸵鸟拉粑粑:什么千古一帝的评比,我话就放在这,李世民他根本不需要。】

  【拱白菜的猪:李世民站在那里,就是千秋帝范,他就是标准答案。】

  【美丽大脸花:他没虚度任何一天,五十年的人生,每时每刻都是光芒万丈。】

  【可可狐:实实在在的六边形战士,本来是长寿版的霍去病,谁知道他做了皇帝。】

  【嘚瑟先生:太宗皇帝的综合能力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大概无人能及,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画面之上突然出现的漂浮着的文字引众人注意。

  “这飘出来的是什么?”

  “看这语气,有些像不同人的评价。”

  “我们大唐的繁盛不是被一个神仙看到,是被众多神仙看到?”

  “我刚刚数了数,飘过去五句话。”

  “如此说来,那便是五个神仙!”

  “我大唐何其有幸,引如此多的神仙前来观看。”

  “可这神仙的名字着实怪异……闻所未闻。”

  “寰宇之大,我们毕竟是普通凡人,我们凡人能瞻仰仙人名讳已是三生有幸。”

  没有人会不喜欢夸赞,哪怕这夸赞并不针对于百官个人,但这足以让他们激动不已。

  大唐因繁盛引来了神迹!

  神迹赞颂太宗,这理所应当,唐太宗他功绩累叠,当得任何称赞。

  他们无名无颂,但是他们的帝王彪炳千秋万代。

  史册会记载太宗的丰功伟绩,会记载唐之盛世。

  而他们,是大唐人!

  他们不是突厥,不是蛮夷,不是高句丽,他们生于大唐,长与大唐,他们生来便在这片万国来朝的土地。

  一时之间,宣政殿门前沸腾起来。

  每个人身上的洋溢着浓浓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这是天神见我朝造福百姓,造福人间而降临的神迹啊!”

  “我时常叹息自己命途多舛,殊不知生在大唐,便是我一生之幸。”

  “我若是早生百年,或有机会一睹曾经盛景。”

  “曾经是盛景,你焉知如今并非盛景?”

  百官都在感叹太宗的丰功伟绩,缅怀开国皇帝,遗憾不能一睹先皇风采。

  而李隆基只注意到了天幕说的两个字:奠基。

  是的,奠基。

  一座高大房屋,既然有了基石,那便一定有人砌墙,一定有人将这基石,变成高楼琼宇!

  究竟是谁完整的将盛唐这座楼宇铸就而成?

  天幕在他上位初年出现,是否是在暗示着什么?

  李隆基心里隐约形成了某种想法,这个想法让他呼吸急促,让他既激动不已。

  他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在面上显露分毫。

  天幕接下来的话仿佛是为了应征李隆基的猜想。

  【唐之盛以贞观为始,那描摹盛唐的画笔,传到了一人之手,他铺开绘制一半的卷轴,将最浓烈的颜色倾洒其中。

  他手执唐画卷的尾端,至此,整个大唐盛世尽现世人面前。】

  天幕之下的李隆基握拳。

  果然如他所料,在唐太宗之后,一定有人将唐之盛世推向了顶峰!

  整个大唐盛世尽显世人眼前?

  那便是继唐太宗之后,出现了一个文武双全,能力出众,可堪比太宗的皇帝带领大唐走向辉煌。

  既然大唐能引得天神亲自降神迹,那便说明唐并非如之间几世而亡的朝代。

  李皇室会世世代代传下去。

  李隆基咬紧了牙关,他看着天幕,既期待着天幕接下来的话,又有隐隐的害怕。

  他怕这带领大唐走向顶峰的皇帝不是他,他怕自己究其一生不过碌碌无为,他怕天幕说出了更为优秀的李家子孙后代,取代他的位置。

  他才刚登上那个位置不到一年,板凳还没坐热。

  在此时候将他拉下皇位,他不能接受,也不会允许。

  想到此,李隆基的拳头握紧了。

  他开始在脑海中筛选着这京城之中有哪些心怀不轨的亲王,有哪些能力出众的儿子。

  天幕接下来的话将李隆基的飘远的思绪重新拉了回来,并且让他如擂鼓的心脏直接冲到的嗓子眼。

  【以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始,直至开元盛世,大唐的繁盛达到顶峰。】

  听到这句话,李隆基呆住了。

  开元盛世,繁盛顶峰。

  开元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05_b/bjYP2.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系统 无cp  九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