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有走名人效应的,而那个名人,还就在姜离身边。
——“打马博戏!我们家书坊,可是开封城中独一份刊印李尚书所著《打马图经》!”
易安居士李清照现在是无人不知。哪怕不认字不看诗词歌赋的百姓,也知道这位李尚书——她代拟的太上皇的罪己诏和退位诏,实在太出名了呀!
而如今,《罪己诏》的作者和主角,正站在门口。
“就从这家开始吧。”
姜离眼睁睁看着易安居士从街头赢到街尾——无论何种博戏。
而她……就像骤然被拉去考试的学生一样,这成绩,不提也罢。
主要是能被易安居士看上的博戏场子,都是高端局。
于是,在早早下完(输完)一局不擅长的双陆后,姜离索性走到路边,跟小孩子们玩了一会儿‘儿童版博戏’,换换脑子。
是的,小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游戏。
年节下,开封城中孩童最流行的游戏就是‘掷钱为戏’。
这个一点儿都不费脑子,就是一把五到十枚钱掷出去,谁正面朝上的钱币最多,谁就赢了。
这个游戏在年节下格外热门:因宋时风俗,每逢年节,长辈都要用红绳穿一百个铜钱给小孩子,是为‘压岁’,取吉祥长寿之意。
哪怕家中不富裕,给不了小孩子一百钱去玩,也总会拿红绳穿几个钱意思一下。
因此大年初二,正是开封城中孩童一年到头最有钱的时候。
街头巷尾各处可见有钱了还想更有钱,准备把别人的压岁钱变成自己合成大西瓜的崽崽们。
姜离看饴糖铺子外面十几个小孩玩的热火朝天,就从小英处要了一串五百文的钱,要求加入一下。
而孩子们看她拎着一串肥嘟嘟的铜钱,也很欢迎她加入。
才玩了一两把,姜离就知道:我终于在博戏界找到了最擅长的赛道。
她一掷一个准。
待李清照打完一局双陆走出来时,正好看到太上皇坐在最高的台阶上,成功赢走了一圈孩子的钱,小英还在一边捧场喝彩。
于是当第一个孩子输到破防,开始抹眼泪后,很快带着一圈孩子都哭了起来。
姜离:……
李清照:……
姜离立马摇着自己的一串钱:“只要你们别哭了,我不但把刚刚的钱还给你们,还会给你们一人买一个果食将军!”
小孩子们立刻不哭了。
所谓果食,就是油面糖蜜捏的点心。
年节下,会有巧手的师傅,把面人捏成门神的样子图个吉利,就叫做 “果食将军”。
糖本就不便宜,再加上捏成栩栩人形的技术少有,“果食将军”自然售价不菲,属于零食里的奢侈品。
于是小孩子们当即破涕为笑,簇拥着这位高大的‘姨姨’(姜离:很好,有钱就是姨是吧)去到摊位前。
而姜离很快惊喜发现,这家的果食将军居然不是传说中的各色神仙人物。
而是——
小孩子们蹦跳起来,显然也认了出来:“是岳将军!穿着的是出征那日的盔甲。”
“我跟着我娘去看来着!”
捏面人的老师傅笑道:“是,还有韩将军、宗老将军的,都有都有。”面上皱纹深深的老人家,显然是经历过宗泽老将军镇守开封的日子。
他捏的面人,跟姜离见过的画像颇为相似。
哪怕许多年过去了,总有人,清清楚楚记得守护过他们的‘神灵’。
小孩子们欢呼雀跃选起来。
姜离则挥手:都买,咱们承包一整个北伐军!
等送走了这批小孩子,姜离又请老师傅帮着捏了几个季汉君臣的果食将军。
然后她腰左侧别着算无遗策的诸葛丞相,右侧别着被奉为武财神的关二爷——姜离觉得自己buff叠满,她又行了!
信心满满跟着易安居士走向下一条博戏街。
但是很快……
“小英。”姜离手掌向上,问钱袋子要钱。
然后熟练而沉痛进行今天第十八次道歉:“对不起!老师!”
易安居士叹息:她在博戏上就收了这样一个学生。
然而,然而。
姜离也叹气:唉,来趟南宋,竟然还让易安居士体会了一下很多院士的心情——我的学生在博戏界对我毫无威胁,但在教育界,可以让我名誉扫地。*
姜离只好效仿孙大圣发誓:“老师放心,徒儿将来行走江湖,绝不把师父的名号报出去。”
*
这一日,李清照是玩到彻底尽兴,才在黄昏时分登上了酒肆。
回首恰见——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楼外灯烛渐起,街上人物繁阜。
这一切,竟无比契合过去多年,她梦中的昔年汴京盛日。
忽又想起,就在一年前,她还在临安城内隐居,独坐自家小院树下。一梦过后,感叹此生也不过就此梦境罢了。
于是她转过头去,对身畔金红色的身影道:“今日老师请你喝酒吧。”
**
两位博戏人不但玩了个尽兴,还喝了个尽兴,至晚间才回到龙德宫,却见皇帝也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顾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