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_向南看月【完结】(95)

  说了半晌,都是些痴男怨女的事。

  嬴政本就有些意兴阑珊,刚想抬手退出直播间,冷不防就听到了“奇货可居”四个大字。

  要说起这个,那可就不困了啊!

  他缓慢地勾起了唇角,没觉得有多冒犯,反而冒了点好奇。

  既然如此,那且洗耳恭听主播都要说些什么吧。

  让嬴政失望的是,夏语冰不过顺带一提,就此打住,没在危险的边缘反复试探。

  【其后的两千多年里,有无数写手老师对《凤求凰》这个女频经典大IP不断二创。】

  【正如“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红楼梦》”之说,谁拿到这个经典,不得想着好好“添油加醋”一番呢?】

  说到这里,主播的语调陡然激动几分:

  【家人们——天黑请闭眼!】

  【墨希:?刚进直播间,这就水灵灵地开始狼人杀了?】

  【墨希:不懂就问,煮啵啥时候背着家人们改行去做游戏直播了?】

  【胡不喜:别说你刚进直播间,我这进来有一会儿的人也是才知道啊!】

  夏语冰正说到兴头上,没来得及去看弹幕,只顾继续往下解释:

  【假设每出一个新的版本,我们就把它当做一位新身份的话,那就一起来听听看它们的发言吧。】

  【不按左右,让我们按时间顺序展开。】

  【一号位发言人,来自汉朝的《西京杂记》。】

  主播煞有介事地翻出《西京杂记》这本书的封面,一面展示在镜头前,一面严肃道:

  【一号位的宣言是:“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那关于《凤求凰》的故事,这本《西京杂记》有什么想说明的呢?】

  【它惜墨如金,关于卓文君和白头吟的记载相当简单,只舍得分享二十四个字。】

  【大概就是说司马相如想纳妾了,卓文君随即做了一首《白头吟》表达自己的不满,要和他一刀两断,于是司马相如就没纳妾了。】

  直播间的家人们已经沉浸式体验起了这场别开生面的狼人杀:

  【amnesia:……这听起来挺正常的?】

  【毛果芸香碱:毕竟没有前置位,还是汉朝时期出的书,一号位的发言在我这里做好。】

  【无语:的确,听起来比较客观,好像没抿出什么胡编乱造的成分。】

  一行行弹幕飞快飘过,不仅讨论起了言语之间的可信度,更说出了无数观众心中所想。

  但眼见未必为实,这个道理大家也懂。

  【一号位发言完毕,在关键记录上完全可以说是“点到即止”,很懂分寸感。】

  主播身为“上帝视角”,本该不偏不倚,可语气戏谑,像是意有所指的样子:

  【可问题是——这本书它叫《西京杂记》呀!】

  【杂记杂记,别人家的杂记怎么记位不确定,可《西京杂记》却从始至终无比纯粹——】

  【我不生产野史,我只杂交各种野史!】

  【因此,书中有很多记载并不是那么准确,可信度自然也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如果这么说的话……”

  嬴政一挑眉,福至心灵,忽然想起了自己从直播间学来的新鲜词:“四舍五入,这本《西京杂记》大概可以看作是一本《八卦大全》?”

  甭管是不是《八卦大全》:

  【假设我们姑且可以信任一号位发言,通过这段记载可以得到的已知信息就很明确了。】

  【卓文君创作了一首《白头吟》。】

  “可换而言之,《白头吟》这篇诗歌的内容却失传了。”

  家国大事处理多了,难得遇上这种还算有趣的文字推理,落到嬴政眼中自然就成了再合适不过的消遣。

  哪怕又多了几分兴致,他手上动作却一刻不停。

  一目十行地翻阅着竹简,又凝神静听接下来的第二道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该轮到二号位发言了。】

  【二号位的发言人不是如《西京杂记》那样的书籍,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通古以为如何?”

  本以为陛下都快把自己忘了,却不想又是意料之外的一声呼喊。

  李斯暗自叫苦,瞬间便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他微微一忖,很快有了答案:“陛下,既然是人,便难免被自身情感左右,所做出的判断能有几分真假,尚未可知。”

  丞相这话说得很合情理。

  嬴政没有反驳,只是轻描淡写地提醒对方:“即便是看似中正的史书文字,难道就不是由人所写的么?”

  丢下这句,他也不解释,留着李斯细细品味,自个儿听夏语冰揭开谜底:

  【这人呢,大家说熟也熟,说不熟也不熟。】

  【他就是来自南朝的沈约。】

  诺大一个直播间,总归是有观众认识他的:

  【灰原哀的女友:是那个每过一段时间、腰带就要缩紧几个孔的沈约吗?】

  【鹤鸣于九皋:是那个每个月用手握胳膊、臂围大概都得瘦半分的沈约吗?】

  看见家人们热情的反应,主播很是欣慰:

  【是的,是他、就是他!】

  【就是那个南朝瘦腰达人沈约。】

  放眼上下五千年,“沈约瘦腰”这个赛道也实在足够小众,夏语冰实在忍不住再多聊几句:

  【要搁现在,我看沈约是妥妥的爆款健身主播一位。】

  【什么A4腰、蚂蚁腰、反手摸肚脐……在他的面前那通通都得逊色一筹。】

  【作为一个斜杠中年,沈约因为不仅在健身瘦腰上发明了自己的一套全新体系。】

  【在文学界同样也是颇具造诣。】

  【这样一位文学大家,自然不会错过前辈创造出来的经典IP。】

  夏语冰又在一片眼花缭乱之中,掏出了新的书籍:

  【沈约表示:谁还没一首《白头吟》呢?】

  【但这首《白头吟》的作者是无名氏,沈约将它归到了古词。】

  【西瓜太郎:我来捋一捋嗷——】

  弹幕课代表及时上线:

  【西瓜太郎:等于沈约认为《白头吟》就是一首汉朝留下来的民间歌谣呗?】

  还有人补充:

  【落樱祺绯:汉乐府的无名氏那可就太多了。】

  【落樱祺绯:不可考的作者一抓一大把呢!】

  没等二号位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时候,三号位挺身而出。】

  【全场目光向我看齐!】

  【家人们先不要讨论啦,我急着发言呢。】

  【这个三号位也是本书。】

  看到主播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摸出第三本,嬴政已经见多不怪了。

  定睛一看,四个大字无比闪亮——《玉台新咏》。

  【三号位为什么这么急着出来声明?】

  夏语冰的问题把人问得一愣。

  对啊,为什么呢?

  【因为三号位要和二号位对跳预言家呀!】

  主播两手一拍,有理有据:

  【第一:沈约是南朝的,我《玉台新咏》也是南朝时期出生的。】

  【第二:你有《白头吟》?不用看,肯定是抄我的!】

  【小公主的星星:对对对!】

  【小公主的星星:我刚刚搜了一下,《玉台新咏》里面也收录了一首《白头吟》……诶?】

  【小公主的星星:不对!人家叫《皑如山上雪》?】

  是啊,还能善用搜索呢!

  直播间的家人们忽然被点醒,很快就带着自己的收获回来了:

  【想太多了:我对比了一下,这两首诗好像啊!】

  【红豆薏米粥粥:岂止是像?】

  【红豆薏米粥粥:说它们查重率99%不过分吧?】

  对比完相似的内容,还有眼尖的观众发现盲点:

  【陌上人如玉:好巧不巧,这首《皑如山上雪》的作者也是那个神秘的“无名氏”呢!】

  一轮议论结束,有人一锤定音:

  【猪的鼻子有两个孔:这下好了,还真是两人对跳预言家。】

  嬴政不大清楚“对跳预言家”是什么操作,但通过一条条弹幕也不难明白,两方总归是各说各的道理。

  直到热闹的讨论暂告一段落,主播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诚如家人们所言,如果将这两首诗放在一块儿进行比较,很容易就会看出来,它们的主体内容是基本相同的。】

  【既然各有各的道理,那不如整理一下截止到三号位为止,我们手中的已知信息。】

  这点儿信息量而已,嬴政甚至不用动笔,略微转转眼睛,便能回忆得分毫不差。

  【其一:有人说卓文君创作了一首《白头吟》。】

  【其二:又有人记录下了无名作者的《白头吟》和《皑如山上雪》。】

  【其三:《白头吟》和《皑如山上雪》内容高度相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无cp  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