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来不是个勇敢机敏的人。他自小在道人家中长大,性格懦弱敦厚,被父皇评价为“无帝王之风”而被厌弃。他遭遇雒阳宫变、董卓强兵的时候,行动应答更比不上小他八岁的刘协。
这一瞬间,刘辩也同样陷入了无助的泥塘。他感到自己仿佛重新回到了垂髫之龄,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茫然无措地站在空地上。
然后,一只修长有力的手掌突然出现在他的幻想画面中,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个温和又坚定的声音随之响起:
“永远不要放弃反击的力量,永远不要失去抵抗的勇气。”
“但如果有一天,殿下发现有人威胁了你的性命时,请一定要放下所有的道德观念,拿起武器与他殊死搏斗。”
刘辩的心一下子安定下来。
他拿出自己的宝剑,油灯下的眼神逐渐变得坚毅。
“皇叔……”刘辩一寸一寸抽出剑刃,口中喃喃,“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
第二天一大早,刘辩便穿着全套的冕服,手拿着宝剑闯出了营帐。
他毕竟是天子,拿出架势来之后,平日里凶神恶煞的袁绍亲卫们竟没有一个人敢拦他,更下意识地听命于他。
于是,刘辩一边命人去各路诸侯处通传,一边坐上马车就要硬闯出营地。
“朕乃大汉天子,自然应当在雒阳皇宫。有愿意与朕同去雒阳的,也可跟来。”刘辩傲然道。
而其他的兵士们,或者是单纯地听命天子,或者是跟随监视,或者是投机谋官……因为各种原因跟在了刘辩身后。
等到袁绍听到消息赶来之时,刘辩身后已经浩浩荡荡地跟了上百人!
袁绍气急,一把勒住马儿的缰绳、停住刘辩的马车:“陛下这是要干什么?”
刘辩抬手一记马鞭抽过去,在袁绍的脸上留下一记血痕:“大胆,竟敢阻拦天子座驾!”
袁绍气急,怒目而视。刘辩毫不畏惧,直接抽出宝剑:“朕要回雒阳。谁要敢阻拦,便是祸国奸佞!”
此时,十八路诸侯及其手下匆匆赶到。见此情景,不由地慌忙劝说。
众目睽睽之下,袁绍也不得不强压下怒火,放软了语气:“雒阳凶险,还请陛下三思而行。”
刘辩大喝道:“奸贼,竟敢阻拦朕回雒阳!”
说罢,刘辩举剑刺向袁绍。袁绍想也不想,拔剑来挡。两人的宝剑便撞到了一处。刘辩久居深宫,如何能是袁绍的敌手,只一个回合便被袁绍刺中,跌下马车,口吐鲜血而亡。
等袁绍反应过来,眼前躺着的已经是刘辩的尸体了。
袁绍:“……!”
曹操:“……!!”
十八路诸侯:“……!!!”
如果袁绍是个现代人,此时一定会大呼一声:“他在碰瓷!”
但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袁绍也是个地地道道的东汉人,他周围的曹操、十八路诸侯、兵士们也都是地地道道的东汉人。
一个东汉人,在青天白日之下,在人头攒动的军营之中,在一群东汉人的注视之下一剑刺死了皇帝——这件事的震撼程度对东汉人而言一点也不亚于核弹爆炸、世界毁灭、彗星撞地球。
现场顿时哗然,反应慢一点的人呆愣在原地消化这过于震惊的消息,反应快一点的人已经当场拔剑向着袁绍刺去。
“袁绍,你竟敢杀害天子!”
袁绍这边的兵士自然是要拼命护主的,于是几方混战在一起,整个大营一片混乱。
曹操混在人群中看完了全程,震惊之余不由地想起了刘辩昨天交托给他的血诏。
片刻之间,他自然想不明白刘辩为什么会突然做出如此冲动的行为。但他清楚地知道,如今他身上带着的,就是刘辩最后的遗诏,也是拯救汉室江山最后的希望!
他必须得赶紧回雒阳,将血诏交给刘备,然后依托刘备手里的兵马、势力起兵讨贼!
于是,趁着联军的混乱,曹操悄悄地牵出一匹马来,朝着雒阳飞奔而去。
袁绍好不容易平息了大营中的混乱,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和手里的大部分兵马。但因为刘辩这样一闹,十八路诸侯联军瞬间分崩离析。各路诸侯纷纷返回自己的领地,扬言要再招募兵马,之后再与袁绍一绝死战。
袁绍眼见着绝好的局面瞬间反转,气得怒发冲冠,一连掀翻了好几个桌案、踢飞了好几香炉这才勉强平静下来。
这时,许攸走进来,禀告道:“府君,我刚刚去清点了军中的人员兵马。此次冲突虽然来得突然,但我军损失不大。只是,曹操不见了。”
“曹操?不见就不见了吧。我的敌人已经遍布天下,再多他一个也不算多。”袁绍颓唐地摆了摆手。他现在麻烦缠身,已经没有精力再去管曹操的事情了。
仆从们从营帐外偷偷地探出脑袋,见袁绍终于平静了下来,这才敢小心翼翼地溜进大帐,静默麻利地收拾一地的狼藉。
袁绍伸了伸腰,余光扫到一个打翻在地的酒盏。突然,脑中划过一道电光,将这两天的事情一下子全都串了起来。
为什么刘辩突然要和他讨论立皇后的事情?为什么曹操会从大雨中回来?为什么刘辩会突然发疯一样地要回雒阳?为什么一心忠于汉室的曹操在刘辩死后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冲上来找他算账,而是悄悄地自己逃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07_b/bjVOS.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