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嘁。”琴酒嫌恶地发出一声啧音。
他收起枪,侧过身,一副懒得看对方的模样。而顺势的,他眼神冰冷地扫了尼昂一眼。
莫名被瞪,私生活观念不比金发魔女好到哪里去的尼昂挑眉。
——看我做什么?
无视了琴酒阴沉沉的脸色,尼昂也收起枪,并越过对方迈步上前。他露出笑容,彬彬有礼地对贝尔摩德欠了欠身:
“真高兴看见你平安无事,贝尔摩德小姐。”
琴酒会被追杀,那作为最被BOSS宠爱的贝尔摩德,自然也同样会被追杀。 。
贝尔摩德刚刚死里逃生。
她虽然没有琴酒与尼昂那般能够从枪林弹雨中反杀的身手,但靠易容和伪装脱身还是做得到的。
尽管身上受了点伤,但还不至于影响行动,至少还能支撑她平安无事地躲到安全点,并在极其好运地与琴酒两人相遇后,理直气壮拜托他们顺路捎自己一层。
安全屋什么都有。
除了枪械子弹药物外,还有早早停在地下车库吃灰许久的备用轿车。
跟着一个顶尖杀手与一个顶尖的雇佣兵,怎么都比自己独自行动安全。
“呵。”琴酒对此要求很不感冒。
他态度不算好,与私的理由不提,与公的理由,是他认为贝尔摩德失职。
琴酒也的确这么说了。
贝尔摩德挑挑眉:“我失职?”
“灰雁和斯米诺,被分配给你调查了。”琴酒一针见血:“而你一点征兆都没发现。”
贝尔摩德,琴酒,尼昂三人,得到了BOSS下达的,调查高层里叛徒的任务。
双方分头行动,而灰雁就恰恰在贝尔摩德的调查范围里。
“……”贝尔摩德脸色僵了僵,她半晌张张嘴:“对方毕竟是干部,如果对方早就有了这样的打算,就肯定会好好的隐藏起来,而BOSS留给我的时间太短了。”
这倒也不是借口,涉及到高层干部的造反,的确是件棘手的事,有哪位大人物造反还会把证据摆出来吗?当然不会,灰雁必然会藏得严严实实。
老实说,如果不是BOSS亲自下令,且不容拒绝,贝尔摩德说什么也不会接过这个烫手山芋。
现在内乱了,贝尔摩德哪怕觉得自己再无辜,也必须背负一定责任——例如等叛乱平反之后,她肯定会被送去刑罚室,老实待上一段时间。
琴酒对贝尔摩德的说辞回以冷笑。
不是不清楚贝尔摩德的难处,但他是十足的结果论者。
所谓结果论,就是完全不会管这件事的实际难度,只会注意贝尔摩德没能发挥作用的事实。
被冷漠对待的贝尔摩德完全不慌。
她看出琴酒不想捎他一程,但无所谓,毕竟琴酒不带,尼昂也不会不管自己。
所以金发魔女有恃无恐地耸耸肩。
但她到底还是想要说服琴酒不要再找她麻烦——组织内乱,琴酒的重要性越发突出,等组织逃过一劫,琴酒说不定会被破例升职,这个时候得罪他,可不是什么聪明人的选择。
因此贝尔摩德歪歪头,沉吟了一会,然后冷不丁询问:
“说起来,琴酒,你有联系你们行动组的基地吗?那里怎么样了?还安全么?”
琴酒:“怎么?”
贝尔摩德:“我回不了情报组。”
琴酒:“什么意思?”
贝尔摩德毫无征兆地抛出一个大雷:“朗姆死了,情报组现在也说不清什么成分。”
琴酒一顿,瞳孔霎时间紧缩:“……什么?”
贝尔摩德:“在来到这间安全屋之前,我刚从朗姆的一处住所逃离——灰雁和斯米诺带队谋反,朗姆的嫌疑便洗得差不多了,剩下还活着的干部里,也就只有朗姆最可信,也最有能力带队、协助BOSS平息事件,以及顺带庇佑一下我,因此,在联系不上BOSS,得不到新指令的情况下,我自然会想办法去找他。”
贝尔摩德:“我不知道朗姆在哪,但我给朗姆发了讯息后,他主动回复了我,让我去找他,可等我过去的时候,却只找到了朗姆的遗体残骸。”
琴酒:“残骸?”
“一个头,人头。”
贝尔摩德语气不变,眼神倒是冰冷凝重了几分:
“我没见过朗姆的真正模样,但知道对方的特征,而我不觉得对方会有在自己住所的冰箱里赛一个人头癖好,还恰好是和自己一样,少了一只眼睛的人头。”
“更有趣的是,哪怕那个人头被冷藏了,也依旧能够看出——死了有一段时间了。”
“至少绝不是这几天内死的,起码是在我之前奉命潜入去调查朗姆立场之前。”
“那么问题来了,这段时间‘朗姆’下发的命令,是谁在操作?又是哪个‘朗姆’,发讯息让我去那里找他?”
贝尔摩德眼神冰冷,并不直接挑明,只是道:“我第一时间跑了,没开车跑出两百米,就被灰雁势力的杀手追杀。”
这就是在暗示,贝尔摩德认为是灰雁势力杀死朗姆,并以朗姆的身份联系她的意思了。
贝尔摩德总结道:“所以我说,我回不了情报组的基地。”
她是情报组的核心成员,还备受BOSS的宠爱,但在朗姆这一情报组总负责都早早被人灭口的情况下,这一身份如今只会给她带来无穷的杀机。
贝尔摩德说出这件事,除了分享情报,说服对组织忠心耿耿的琴酒帮助她接纳她之外,还在同时在表明另一个态度。
——连朗姆都死得悄无声息,自己没能及时发现灰雁的造反征兆,也不是那么大罪吧?
第124章
灰原哀有看新闻的习惯。
因此, 她自然不会错过最近闹得轰轰烈烈的“恐怖袭击”事件。
爆炸,枪击,入室杀人……
就单单东京一家医药公司因爆炸及随之引起的大火而导致25人死亡22人重伤的事迹, 就足以引起轩然大波。
新闻记者再次忙得团团转, 他们采访受害者家属, 为了最新消息去堵警视厅大门, 随后连夜编写着报道。不管是心存正义还是单纯想要蹭热度谋利益,做媒体的的确迎来了流量高峰期。
媒体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尤其是一些私人媒体。
因此,在案件的详情还未确定时,为了夺人耳目、与同行竞争,他们纷纷化身侦探, 斥资邀请专家,去对案子进行各自的“分析”。
而在无数推理分析当中,也偶尔的确会有一两个脱颖而出,并顺利被民众所深信。
例如在事件发生后的第48小时, 一家媒体通过自己的特殊渠道, 汇总了这两天内日本全国境内发生的袭击及伤人案件, 以《两天全国31起重大死伤案?是巧合还是蓄谋已久?》为标题,提出了有某个恐怖组织势力在暗中报复社会的猜测。
当然,这31起案件分布在全国各地,从手段与明面上的社会关系来看, 相同点与关联性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可疑的地方,例如这些案子是集中在这两天内发生,并且无一例外造成了重大伤亡,且犯人大多落跑, 甚至有目击犯人被逮捕时自杀,或在跑不掉后被同伙远程枪击灭口的事迹。
文章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哪怕警视厅与各地警察本部都说还未有明确证据证明案子之间有所关联,也耐不住大量民众已经被这篇报道说服。
毕竟前几年极道战争留下的阴影还深深刻在关东地区民众的记忆里。
那个在和平社会显得格外惊心动魄的损失伤亡,足以让平民们认清这些暴力分子失控后的危害与可怕,并在未来数年都铭记于心。
哪怕是其他地区没有经历过极道战争事件的民众,也在发达的网络帮助下全程了解事情的发展,并从受害者的采访,媒体,网络论坛等等地方被挑动情绪。
【和前几年关东那场混乱不一样,上次死伤大多都是极道成员,受伤的平民基本都是被波及,但是这次……】
【这次几乎就是无差别袭击了吧?】
【就是无差别袭击!我在安井科技会社隔壁上班,我直接目睹了那栋办公楼被炸毁,那家会社都成立了十几年了,我还作为代表和隔壁社长交谈过,结果眨眼的功夫,我前几天还打过招呼的人,就在爆炸和大火里烧没了,真可怕,偏偏警察还没抓住凶手。】
【我是神奈川这边的,我也……】
【甚至是北海道都……】
【所以说,这次死的伤的,基本都是普通人吧?】
对于不知道组织存在,不知道组织成员大多喜欢伪装混入平民当中的一般人而言,他们只能得到这一个结论。
因而,他们无比相信媒体所说的“恐怖分子无差别报复社会”的说法。
不安,焦虑,畏惧,不满……
磅礴的负面情绪像是被戳破的气球一般迸发。
事发不到一周,整个社会氛围就陷入了低谷。
【我们招谁惹谁了,本来上班就很辛苦了,现在还要被疯子威胁,日本的警察都在干什么啊,一群税金小偷,倒是派上点用场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少年漫 柯南同人 成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