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名著] 19世纪财务自由_南华子【完结+番外】(28)

  “在我看来没什么不同,那些吸食过量的人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谁能把握这中间的度。何况鸦片本来就不是什么‘万应灵药’,它只是能够缓解疼痛而已,并没有治好疾病。”对于这件事玛丽永远都会坚持自己的看法,她决不允许普莱斯家购买这类药物,谁知道那些医生到底在里面加了多少浓度的鸦片酊。

  理查德曾经还觉得妹妹太过偏激,对她对鸦片贸易的强烈痛恨没法完全理解,只是出于对妹妹的爱同意了玛丽的要求,现在他已经彻底站在玛丽这边,成为了一个反鸦片主义者。

  兄妹俩再三劝说,让普莱斯先生感到烦不胜烦,他只能无奈地表示自己不是傻子,就算使用鸦片酊也一定不会过量。

  除了这次家庭争论,其他时候,理查德都表现得比上一次回来时稳重地多,他不再像第一次赚到一笔大钱时那样得意,对货物如何买卖也更有经验了。

  不需要妹妹多做指点,他很快就把带回来的货物以合理的价格卖了出去,再次赚到了钱。

  这次不用玛丽再三提醒,他就把其中一半存入了银行,只留下了一百五十镑本金购买货物,作为一个年轻的见习船员,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本就不应该过分招摇才对。

  作者有话说:

  ----------------------

  第26章 理查德的归来,让玛……

  理查德的归来,让玛丽的书桌上多出了一件精美的中国瓷器,每当她累了,就会看向这只青花梅瓶。

  借着这只梅瓶,她仿佛看到兄长在海外奔波劳累的身影,仿佛看到鸦片即将带来的战火硝烟,这件远道而来的瓷器在她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波澜。

  好在飞速流逝的时间没有给玛丽·普莱斯留下多少伤春悲秋的机会,想的太多对她的心理健康没什么好处。

  玛丽和苏珊除了管理家务和继续帽子的生意,把更多的时间都留给了阅读。姐妹俩比以往更为频繁地到流动图书馆租书,订阅各种各样的杂志,与夏洛特聊天,和曼斯菲尔德、伦敦的亲友们通信。

  书籍、亲情和友谊,这些对精神有益的食粮给了玛丽支撑,让她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生活上,努力不去想那些没法改变的事情。

  大约两年后,也就是一八一五年,普莱斯家先后迎来了几桩喜事。

  先是约翰毕业了,托马斯爵士没有辜负普莱斯太太对他的期望,安排约翰留在伦敦的政府机关做了办事员。

  这份工作刚开始的收入算不上多高,作为刚刚入职财政部的初级文员,他现在一年的薪水只有九十英镑。即使是对一个暂时不需要考虑成家立业的年轻人来说,这笔钱也只够他在伦敦勉强维持生计。

  约翰不得不和他在律师事务所实习的朋友共同租了一间公寓,平时他还会接一些抄写的活计来赚取生活费。

  在文实中学的那四年里,除了当初从家里带着的钱,约翰就是靠着这些活计应付平日里的开销,尽管玛丽给他寄过几次钱,但是他内心并不希望频繁接受未成年妹妹的接济,仅仅收下一次就拒绝了。

  现在他终于能够勉强自食其力,心里就一直盼望着早日把钱还给妹妹,因此更加省吃俭用。

  等熬过刚刚入职的这两三年,成为一名资深办事员,他就不必像现在这样苦恼了,因为那时他的收入至少能达到一百二十镑到一百五十镑了,要是能够继续晋升他完全可以期待在伦敦成家立业。

  这时候普遍认为一个中产阶级男性达到三百镑的年收入就可以建立家庭,因为这时他可以请的起两个仆人,这也正是普莱斯家目前过的生活。当然,对于下层中产阶级来说,一百五十镑已经足以让他们结婚了。

  除了约翰,普莱斯夫妇最惦记的一桩心事也在这一年的年底得到了解决。

  战争结束了,有马克斯韦尔将军的关照,海军部审核过威廉的服役记录后,威廉顺利地通过了海军委员会考试,获得了晋升,不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军官候补生(即候补少尉)。

  威廉很高兴自己没有辜负那些一直帮助他的人的期待,一得知这个好消息就迫不及待地通知亲友,那些大段的感激不尽的话不必细说。

  他的晋升是所有人都期盼已久的事,大约从他刚刚服役满六年的时候,普莱斯太太就开始盼望这件事。

  托马斯爵士也极力找朋友帮忙,可惜他没有这方面的关系,就在不久之前威廉去曼斯菲尔德庄园与范妮团聚的时候大家还聊起这件事。

  而玛丽虽然一直与教父一家保持着联系,但是自从安妮去了伦敦上学,将军太太也住到伦敦去,马克斯韦尔将军便也不再住在朴茨茅斯。玛丽既不好在给安妮的信里提这件事,也没条件亲自见一见教父诉说这件事。

  得知威廉在曼斯菲尔德遇到亨利·克劳福德和玛丽·克劳福德后,玛丽越发担心,她万分不愿意威廉和范妮不得不去领克劳福德先生的人情。

  在和范妮的通信时,虽然信里没有提到任何关于两位表姐与该先生的事迹,但是从范妮提到克劳福德小姐的口吻,玛丽遗憾地发现范妮依然爱上了埃德蒙,因此为范妮考虑,最好威廉的晋升与克劳福德先生没有丝毫的关系。

  正巧,马克斯韦尔将军最近在伦敦翻阅文件时看到了威廉·普莱斯在拿破仑战争中立功的情况,他很乐意继续提携这位自己七年前帮助过的年轻人,这个当初就足够吃苦耐劳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勇敢无畏、为国争光的好青年。

  诸位可以想象,当亨利·克劳福德邀请威廉与他共同前往伦敦,到海军上将克劳福德将军家里共进晚餐时,从叔叔那儿得知威廉的晋升早已十拿九稳了,办妥这件事的不是别人,正是将军的另一位朋友马克斯韦尔少将。

  克劳福德是多么的失望啊,他实在希望能够为范妮的幸福出点儿力,偏偏在他最有把握的地方出了点岔子。

  得知侄子这么想给小普莱斯帮忙,克劳福德将军倒也出了一点力,他给他的朋友写了一封信,帮了威廉一个小忙,却不得不让威廉对他的朋友亨利也同样充满感激。

  此时的皇家海军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他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军官,远远超过军队所需要的数量。

  大量通过考试的尉官等不到海军部的任命,根据记录“1814年,在名单上的4,920名军官中,只有50%的人在713艘船上服役。1816年,只有278艘船在服役,服役舰船数量下降了61%,而军官人数已经增加到5,937人,其中只有大约17%的人在海上服役”(注1),威廉现在正处于这个尴尬的境地,如果没有得到海军部任命,按照半薪制度,他只能领着半薪等待征召。

  好在有两位将军作为后盾,威廉刚刚通过晋升就顺利被任命为英国皇家轻巡洋舰“画眉”号的少尉。这个忙对克劳福德将军来说实在是太过微不足道了,但是威廉和范妮依然十分感激克劳福德先生。

  克劳福德先生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再过一两年他就请叔叔帮威廉·普莱斯晋升中尉。这些细节是等威廉回到家的时候,玛丽才从哥哥嘴里知道的。

  现在威廉是天底下最快乐的海军少尉,他第一时间回到家里,准备尽情地享受刚刚晋升的快乐。海军少尉的薪水还不算太高,但是加上出海津贴、岗位补贴和他可以享受的那份战利品,粗略估算一年的收入不会低于一百八十镑,与过去相比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还这么年轻,有当然权利这么快乐,如果再过十年他还是个少尉,又或者像他父亲当初那样仅仅只是个中尉,他就又要被所有人瞧不起了。

  还没有踏入家门,他得到了一家人热情地欢迎。萨姆、汤姆、查尔斯三个男孩凑到最前面想要第一个看见大哥,他们跑出了屋外。

  普莱斯太太看到儿子后,激动地不知该把自己的手放到哪里,儿子的新制服真漂亮,她高兴得几乎要留下泪来,不停地询问:“哦!亲爱的威廉,见到你可真让我高兴。你这次能够在家里待多久?现在才一月,总要到二月份吧?”

  得知儿子可以待到“画眉”号出海,她更加高兴起来:“是的,当然要等‘画眉’号,你现在是这艘船的少尉了。”

  “萨姆,汤姆,查尔斯,你们别挤在门廊那,威廉,妈妈,你们赶紧进来吧。”玛丽使唤女仆莉莉把威廉的行李送到楼上,凯特正在准备茶水和点心。

  一群人这才走进起居室,不等威廉坐下,普莱斯太太继续追问:“你在伦敦见到马克斯韦尔将军了吗?他是不是还是老样子?我记得玛丽起码有三四年没见到他和将军太太了,玛丽,是这样,我没记错吧?”

  “是的,妈妈,自从安妮去了伦敦上学,我就再也没见过教父教母。”玛丽请威廉赶紧坐下,顺便应和了妈妈一声。

  “这次的事真要好好感谢他,将军真是帮大忙啦,还有威廉的那位朋友,多亏了他结识了几个靠谱的朋友。”普莱斯太太眉飞色舞,不停地说着,“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些朋友,威廉的能力再怎么出色,海军部的那些官员也看不到。现在好了,一切总算是办妥了,幸亏我们还有一些真正的朋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