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吾皇黛玉_爱初会【完结】(100)

  黛玉只好笑道:“我不过是记性好, 照葫芦画瓢罢了, 都是许师傅教得好。”

  经过这半年来,骑射拳搏的练习, 黛玉发现学武的好处颇多, 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度与协调性,还能砥砺品格, 开阔心胸。

  黛玉便将平安与四个丫鬟一齐招来, 对她们说:“咱们家人少,也无闲事相扰, 不如你们也跟着许师傅一起练功, 强健体格,锻炼技勇, 也到郊外去骑骑马,一来少受病痛疾苦,二来也能自保救人。”

  许七娘也鼓励她们道:“闺阁习武不比男人,须追求肌肉虬劲,彪悍勇猛,咱们只需身法灵活,善用巧劲,借力打力即可。”

  晴雯第一个出列,昂首道:“我学!”

  “我也学!”永龄也举手说。

  平安、紫鹃、雪雁三个面面相觑,最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也学!”

  “好!”许七娘将手一拍,朗声道:“咱们先从压腿开始,渐次学习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

  熬过最初几天的肌肉酸痛,姑娘们也渐渐适应了练功的辛苦,因为身边有同伴的对比,每个人都不甘人后,默默咬牙坚持,互相砥砺打气。

  晴雯与永龄二人更是比旁人刻苦百倍,每日练拳举石压腿还嫌不够,每每找许七娘讨教新功夫。

  永龄颇有根骨,年纪小且身轻如燕,举步如飞,在许七娘的建议下,主学轻功,以飞檐走壁,追踪蹑迹为目标。

  而晴雯常年练习飞针,手法灵活,加之目力精准,更适合修习手掷暗器,只是她性情略显浮躁,需要克服鲁莽焦躁的脾气,便以心闲手敏,例不虚发为目标。

  平安因为少小被拐,非常畏惧挨打,比起练武成才,她更需要克服心中魔障,学会正确应激。许七娘便让她对着悬挂式木人桩,练习一百零八式主动击打。

  雪雁身小力弱,无论是灵活度还是力量感,都有所欠缺。许七娘便只教她防身逃脱之术,手部主练撮勾、虎爪,主练肘顶膝击,学会解各种绑索,并进行耐力长跑。

  紫鹃也并无学武的天赋,但她生来一副柔慈模样,非常具有迷惑性,学偷袭之术非常合适。许七娘便教她如何出其不意,一招制敌之法。

  黛玉因从前借了表哥肌肉记忆的优势,无论是对敌还是自卫的方法都尽在掌握,只需勤加练习,并增强力气。

  当林家的姑娘们在郊外开缰走马,勤学骑术的时候,武举考试已经开始了。

  经过三天骑射、步射、拳搏、铳炮的考较,弓马技艺出众者,还须复试文考。

  只有熟悉兵法,洞识韬略,写得出策论的人才能成为武举人。

  平安忐忑不安地等了数日,终于收到了柳湘莲中举的好消息。

  封夫人也是激动不已,她早为女儿打点好了婚嫁物品,就等女婿功名加身了。

  正值下旬休沐日,黛玉忙吩咐管家置办筵席,让父亲邀请大理寺卿严大人并新晋武举柳公子来家做客。

  林海在园中水榭招待严必显、柳湘莲翁婿二人,黛玉则在小花厅内,款待封夫人及平安。

  因黛玉、平安与紫鹃、晴雯、永龄相处日久,感情深笃,大家彼此已不拘主仆之分,一概姐妹相称相待,今日也团坐一席,一起向平安道贺。

  酒过三巡,封夫人又说了一桩心事。

  “平安是招婿上门,若按京中礼俗,是严家先去柳家下聘,柳家再送新郎上门成亲。

  虽说只是个形式,落在世人眼里,多少会引发议论。湘莲又是明公正道的武举人,我担心他将来出入军营,亦或是殿前奉职,会因婚事被同僚嘲笑。”

  “干娘不必忧心这个,旧日礼俗几经流变,也不必一味墨守。”黛玉素有施助之义,心知平安姐姐也不希望自己的丈夫,被人藐视议论。

  她继而对封夫人说:“而况柳家也没人了,即便送聘礼去,还不是柳姐夫原样带回,何必多此一举。不如省去这一步繁文缛节,先择吉日两家坐一块儿,交换婚书信物以为聘。而后让姐姐从林家发嫁,柳姐夫来咱家迎亲,这样外人见了,只当正常嫁娶,谁还能挑理不成?”

  封夫人听了这话大喜过望,拉着黛玉的手说:“玉儿总是这样细心体贴,难为你愿意成全我们一家子的体面。”

  黛玉笑道:“干娘说这话就见外了,咱们本就是亲人,姐姐从自家发嫁也是该当的。”

  众人都笑着附和,共同举杯相贺。

  恰巧,林如海在外边席上,与柳湘莲交谈数语,见他虽则性情好爽,不拘小节,但极顾惜身为世家子弟的颜面,并不想赘婿的身份被亲朋知道。

  因此也提了这个主意,并提议由他来作保山。

  柳湘莲听了大喜,说:“能得林少师高情作保,在下感激不尽。”

  他原系理国公柳家子弟,奈何父母早亡,渐渐与本家疏远了,倒与姑妈更亲近些。

  原本做人赘婿的事,他无颜告知柳家,如今有大理寺卿作泰山,林少师作保山,自己亦挣了功名,娶了绝色贵女,也不算辱没了祖宗的遗芬余荣了。倒也不必硬瞒着柳家,来月重阳再去理国公府上拜望一二。

  众人商议好平安与湘莲的婚事,将婚期定在了冬月十六。

  重阳节近,黛玉打算与姑娘们晨练完后,就去贾府给老太太送节礼,给外祖母瞧瞧自己健健康康的模样。

  偏巧贾母先派林之孝家的来问候了。

  黛玉正在院中练剑,回头见林之孝家的穿了一身月白夹袍,白绫素裙,连头上都是银簪玉钗,还以为她是来报丧的,忙挽剑收势,问她:“林妈妈怎么这副打扮?”

  林之孝家的见黛玉手持霜锋雪刃,剑如飞风,身法矫健,一套动作刚柔并济,潇洒飘逸,整个人舌桥不下,大为惊异。

  她怀疑自己看错了,还揉了两下眼睛。贾府的人皆说,林姑娘保不齐挨不过明天,林之孝家的才特意穿得素净,以免犯了忌。

  哪知林姑娘非但没有下世的光景,反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整一个天仙下界,神妃临凡的模样。

  “林姑娘!”林之孝家的如梦初醒,赶紧胡扯了由头说:“今儿是我舅姥爷的冥寿,才这样打扮的。”

  黛玉见她编瞎话,猜到了这妈妈恐怕她死了,才这副打扮。心虽有气,倒也懒得揭她的皮,若无其事地说:“我才要回去看老太太,赶巧妈妈就来了。”

  紫鹃走上来说:“林大娘在这里略等一等,我与姑娘梳妆了再来。”

  林之孝家的手脚无措地站着,暗骂自己不该抢孝帽子戴,这会子林姑娘没叫人掴她俩耳光,只把她晾在二门外,就算顶慈悲的了。她赶紧叫个小厮跑马回去报信说明情况。

  没曾想才一个月的光景,林姑娘的身体竟好全了!还练起了武术剑法!

  黛玉不紧不慢地沐浴更衣后,在妆台前妆饰了许久,才带着紫鹃、晴雯出了二门。

  林家的轿子缓缓来到荣宁街前,黛玉从纱窗内往外瞧了一瞧。

  夏守忠才携了二百两银子的“劫”礼,从荣国府出来,趾高气昂地骑在马上,忽觉眼前一亮,再定睛看去,慌忙滚下马来。

  他走到黛玉的轿前,忙躬身陪笑说:“林姑娘大喜!今日早朝陛下升了林少师为户部尚书,兼任内阁次辅,赞襄机务。”

  黛玉闻言不禁一喜,为父亲荣升感到高兴,忙吩咐紫鹃给夏太监发赏。

  夏守忠得了太子的告诫,哪敢收林姑娘的赏,反而示意身边的小太监,将从贾府讹来的银子,双手奉上。

  又对林姑娘说:“我正想去尊府上道贺,不想在这儿遇见了姑娘,这二百两银子不成敬意,聊作贺仪,还望姑娘笑纳。”

  黛玉可不想父亲升官第一天,就被人弹劾收受贿赂,当下婉拒。

  夏守忠也不坚持,做足了恭敬有加的姿态,站在在敕造荣国府的大门阶下,目送黛玉的轿子被抬了进去。

  轿子至垂花门前落下,一路听丫鬟们传话:“林姑娘到了!”

  黛玉扶着晴雯的手,走出轿来,就见王夫人、邢夫人喜笑颜开地搀着外祖母,一起迎了上来。

  想起当年她初入贾府时,这一刻恍如隔世。

  贾母把黛玉一把搂入怀中,又哭又笑,心肝儿肉叫着,埋怨她:“你既好了,怎么不派人告诉我,害得我成天提心吊胆,担惊受怕。”

  “旁人说的话又做不得准,由我来亲自见您多好。”黛玉一边举帕为她老人家擦泪,一边笑道:“经过这一遭,我算明白了,这世上让人想不到的事多着呢。不但我好全了,二哥哥和云妹妹也亲上加亲了。”

  她看向王夫人,笑盈盈地说:“二舅母怎么不打发人告诉我去,说不定我听了这桩非常喜事,一时高兴了,只怕病早好了。”

  王夫人无言以对,脸上只是干笑,心里怄得半死,悔怨、妒忌、厌恨、窝火、烦乱,五味杂陈,难以形容。

  此时身康体健的尚书之女林黛玉,恰是贾母最中意的孙媳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情有独钟  青梅竹马  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