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涩缓甚明’,这里是‘理骨分筋’,这里是‘法夏二钱’,这里是‘厚朴一钱半’。”晴雯咬破食指,以血为墨,像画符一样在空白处添补,边写边念:“此处是‘行滞温脾而止痛’,此处是‘戒香燥油腻’……”
脉案簿册一页页翻过,王君效看了不免咋舌,她所写的内容,好像都是从自己心里蹦出去的话一样,一字不差。
晴雯补完最后一字,才支起上身,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抹去额头上的汗珠,自信飞扬地说:“王正堂,就是一字不差!”
王君效夺过她手里的脉案,又从前逐字细看,翻到最后,才确信她没有信口雌黄,的确是一字不差。这姑娘求学的诚心他是切实感受到了,可对她学医的初衷,则疑惑更深了。
人是会撒谎的,语言可以矫饰,志量可以伪造,唯独心是不能自欺的。他需要另做调查才行。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巨大的考验等待她通关。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①”王君效携了脉案,一字一句地说:“你求学的诚意我知道了,我信你有仁心,也很聪明,但有一桩事,不得不提前告知。”
晴雯听他语气,已经松了口,立刻叩首道:“愿闻其详!”
“你想学针灸之术,说难也不难,只是我王家的针灸术传男不传女,你若想求一个例外,还得做点牺牲才行。”王君效微眯着眼,漫不经心地捋了捋胡子。
“什么牺牲?”晴雯皱眉问。
“要你半夜三更褫衣呈露,陪老夫快活一宿!”王君效悠然敛衽整衣,掸了掸身上的灰,才撮唇扬眉道:“如此,你还要学么?”
晴雯的脑子就如油果子下锅,嘭的一声炸开了,她噌地从地上跳起,双手抱肩,头也不回地跑了。
是她想错了,什么大医精诚,仁心仁德,什么救死扶伤,人间菩萨。搁在王君效那糟老头子身上,就是放屁!
王君效垮下脸来,也知道自己玩笑过了,可不这样,怎么打消那丫头的念头呐。
他低头看了看字迹工整的一簿脉案,心头倒有几分可惜了。
晴雯窝在房中,面壁垂泪,她到底要怎么办,林姑娘的病经不起拖延了,若她不能将针灸术学到手,如何救得了绛珠仙子?
仙子给了她玲珑一窍,自己的心房却因此有缺,这辈子嫁不了人、也生不了子,连脾气都不能发,孤独一世,何其寂寞。她若不能学医报恩,还在这红尘浊世里久耗什么呢?
王君效不是好人,但他的医术是真的好,几针下去就能将病危的林老爷救活。哪怕要三百金的束脩不算什么,大不了她再绣个炕屏出来求赏。可是那臭老头,要她的清白!
晴雯心里窝了一肚子的火,食不下咽,睡不能安。她翻身起来,在灯下翻医书,谁知越看越入迷,先前的心烦气躁、愤愤不平都消失不见了。
当她看了一遍《铜人针灸图》,似有所悟,将心一横,解了衣带,披着一条薄斗篷,就提灯去找王君效了。
王君效刚洗完脸,正将热帕子覆脸上解乏,只听吱呀一声房门被人推开。
“谁呀?”热帕子跌落下来,王君效望着眼前寸缕不着的少女,舌桥不下。
“我知道了,要治疗心疾,需在神门、少海、曲泽、内关、膻中、至阳、极泉等穴下针,隔衣不能施针。”
晴雯双眸湛泪,身子微颤,她梗着脖子说:“下针差之毫厘,就要人命。所以,我要学这个,必要师父口传身授,手把手教,需得将我这一生的脸面清白都舍了才行。为了林姑娘,我愿意牺牲。”
第29章
清亏空太子定仇志, 落骗局文龙困大狱
正月十二,林如海卧床修养了几日后,虽口不能言, 依旧比划着强烈要求回到祠堂抄经,他不能让女儿与太子继续共处一室, 就算多了一个滚墨压印的侍卫也不行。
王君效无法, 只得放他去了。
林如海一走, 王君效身后就多了一条小尾巴。
“师父,请喝茶,您再跟我讲讲什么是五运六气。”晴雯高捧茶盏, 满心期待地望向他。
王君效挠了挠头, 接过茶灌了一口, 一脸无奈地说:“所谓五运六气,就要用到易学之道。甲己配为土……”
晴雯聚精会神地听着,掏出一个掌中小册, 用林姑娘送的鹅毛笔, 刷刷记着笔记。
林如海走进祠堂内院,里头静无人语, 透过窗户只看到女儿黛玉唇口翕动, 却寂然无声。
而太子殿下,一双星眸目不转睛地盯着黛玉的脸, 两只手还能灵活无滞地排列胶泥字模, 那手速几乎快出残影,只有金刚石尾戒的光在盘中回旋游走, 仿佛太极高手在运气行拳。
二人都极为专注, 但在老父亲眼中,这场景未免有些暧昧。
“咳咳。”林如海干咳两声, 放重了脚步走了进去。
“爹!”黛玉见到父亲安好,甜甜一笑。
“表叔安好!”禛钰当即停下手里的活计,对林如海一揖,“今天下晌就可以全部译完。”如此哪怕不用八百里加急,也可以在三司开印前将证据呈报上去了。
林如海要护嗓子,还不能说话,只是点头颔首,以表感谢,又疑惑地看向黛玉。
黛玉心领神会,解释道:“表兄他怕我也伤了嗓子,让我只用气音念读。他能读唇语,我核对过了,真的一字不差。”
这能力只能用天赋异禀来形容了,林如海再次点头。他不能用丝毫质疑的眼光去审视太子,只能观察女儿的面色。
但见她神态如常,并没有丝毫的羞涩或腼腆,双眼尽是坦然,只是看向“王表兄”,提到“王表兄”的时候,目光中多了几分由衷的钦佩与赞服,这也情有可原。皇太子的的确确是旷世逸才,出类拔萃。
禛钰默默注意着林如海一个人的眉眼官司,不由抿嘴偷笑。想来林御史怕女儿系恋储君求而无果,更怕他心怀不轨,蠢蠢欲动。
可他偏要动一动呢。
禛钰趁势再呈长才,对林如海说:“这几日来,我通过表叔及表妹的通译,已经基本掌握了古琴谱所对应的文字。余下的事,我可一力完成。辛苦表叔、表妹了,你们不妨先回去歇息,若有拿不准的,我自当请教表叔就是了。”
此话一出,果不其然黛玉看向他的目光中又多了几分景慕之色。林如海叹了一口气,忙将女儿拉了出去。
黛玉匆匆辞过“表兄”,跟着父亲走了。
禛钰的目光一路目送她的身影离开,景慕、赞佩、久处不厌,还远远不够,他想要的更多,更深。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从他的报复计划中全身而退。
贾敏身为御史之妻,能够与丈夫同仇敌忾,倾家竭产恤民济难,有她胆识过人,深明大义的一面。
身为储君,禛钰秉公无私,为贾敏请封护国夫人,赐旌表牌坊。但他永远也不会原谅,这个女人对他父皇的背叛,以及对他母后的愚弄。
功是功,过是过,从来不相抵。
林表妹,抱歉了,将来不折磨你十年,我枉为人子。
“章明,你数一数这本账是不是五千三百七十八页。”禛钰对照琴谱排完最后一张账目表,直接问章明:“一共缺了多少页?”
章明盘点了一刻钟,回禀道:“只有五千三百七十三页,缺了五页。”
禛钰从诸多琴谱中,状似随意地挑了五本,一字摆在书案上,又分别翻了几页,摊开放着,双手负后,慢慢踱步,一一念道:“壬午年七月,江宁织造甄家虚领五万两,用以抚养鹓鸾公主。丁酉年五月,宁国府贾珍原等袭父爵,挪用三万两银子,贾赦卖官挪用两万两银子放贷买古董。戊戌年六月,史鼎封忠靖侯,借贷三万两银子打点。乙亥年四月,孝敬上皇两百万两。庚子年冬月,林如海送荣国府炭敬六千六百六十六两六钱六厘。”这些账目是林如海在报账的时候特意隐瞒剔除的。
给上皇的孝敬,是绝对不能算的。其他的几笔钱属于亲亲相隐,比起总数一千六百万两白银的亏空而言,这点小钱实在算不上什么。
禛钰自然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林如海当了六年巡盐御史,拢共才敲了这么点钱下去,已经算清官中的清官了。
只是他看向那六个六的一笔炭敬,蹙着眉,无声笑了。
“主子,你说这炭敬为何不凑个整?”章明不免疑惑,总账中可没有低于万以下的项目。
禛钰拿起那册琴谱,摩挲着上面的鲜为人知的符号,幽幽道:“六六为坤卦,至柔至顺,炭敬是祈求岳母史太君雪中送炭之意。”
“这六六之数,只怕是林表妹全部的嫁妆银子了。”他啪地一声合上琴谱。
这么点儿银子,够那些蝗虫几天嚼用的?怪不得她在那府里住着,要受人欺负了。
账目的事已然完毕,禛钰又敲一敲桌子,问章明:“给薛家设局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情有独钟 青梅竹马 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