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东瀛人继续嚣张下去,他和王兄商量过后决定让谢云流看清那些糟心玩意儿的真面目然后协助朝廷把东瀛武士尽数逐出大唐。
遣唐使是遣唐使,东瀛武士是东瀛武士,大唐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是大唐百姓吗就来?
还有那个所谓的日轮山城,既然在大唐的疆域内就该为大唐所管,小小倭寇还想觊觎中原,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年表上对谢云流的经历记载的很是详细,甚至连挑拨离间之人的姓名都写的清清楚楚,想请谢云流来扬州会面不算麻烦,提前给他透露个消息让他自己去查,等预言成真他自然会来。
李系不知道剧情年表的存在,李倓解释的时候也含糊着特意避开了相关字眼,但是南阳王殿下难得敏锐一次,特意避开也没挡住他询问,“倓弟,有个问题,你和王兄怎么知道东瀛人在干什么?”
“……”李倓啧了一声,熟练的祭出他们家王兄,“你都有你的消息渠道,我和王兄自然也有。”
李系:???
不是,他的消息渠道是搜罗八卦用的,这能是一回事儿吗?
李倓不管那么多,他说是就是。
李佾听的意犹未尽,然后眼巴巴的问道,“所以真的不去绑架洛风吗?我感觉把洛风请过来可以让谢云流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李倓点点头,“有道理,安排。”
李系也跃跃欲试,“那去请纯阳掌教吗?我感觉把玉虚子请过来也能让谢云流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李倓瞥了他一眼,“洛风和谢云流都在扬州附近,玉虚子却远在纯阳宫,你去请?”
“那算了。”李系耸耸肩,继续说道,“想请谢云流来做客不难,那李重茂呢?绑架李裹儿?他有这么在乎李裹儿这个妹妹?”
“李重茂比谢云流还简单。”李倓抱着手臂回道,“本王在吐蕃和姐姐相依为命,因姐姐身死痛不欲生想要颠覆大唐江山,这理由够不够?”
李系:……
李佾:……
两个人面面相觑,然后默默抱成一团。
“小八月,李重茂有这么蠢吗?”李系小声问道,“倓弟颠覆大唐江山?这种离谱的事情他也信?”
不过话说回来,倓弟刚从吐蕃回到长安的时候确实很难相处,那会儿他的怨气藏都藏不住,吓的他这个当哥哥的都不敢往跟前凑。
还好家里有个善解人意的王兄能安抚怨气冲天的弟弟,不然怕是等不到李重茂出场他们家倓弟就得被弹劾到圣上面前。
“万一呢?”李佾也小小声,“二哥你想想,圣上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今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不好说,至少开元年间大唐的强盛不是假的,李重茂在这种情况下还想着借东瀛人之手夺回皇位,可见他就不是个聪明人。”
跟他们爹要借吐蕃的兵收复长安洛阳一样,光看见人家会帮忙看不见人家要什么代价。
造反是掉脑袋的事情,参与到别国内政的外国人万一失败更是没有好下场,东瀛人是什么都不要的大好人吗?他们费这老鼻子劲就因为善良?
见鬼去吧。
他把话放这儿,那些东瀛人不是借李重茂之手图谋中原的话他把名字倒过来写!
很明显,他不可能叫月八李,东瀛人也不是什么心地善良的老好人,那蠢的就只剩下一个李重茂了。
合理合理,非常合理。
兄弟俩碎碎念完毕果断绕过这个问题开始思考晚上吃什么,扬州有什么特色美食?反正闲着没事儿要不他们出去逛街去吧。
好的,出门逛街。
“倓弟安心干活,我们俩出去给你打探扬州城里的最新消息。”
李倓面无表情的看着俩人无忧无虑的带上钱袋出门,一瞬间脑子里闪过无数句脏话,“……池叔,我有时候都觉得家里只有我和王兄两个人生来带了脑子。”
李系也就算了,那家伙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前一刻因为某件事情愁的揪头发,后一刻看到好玩的就把之前头疼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
那家伙不知道他是钧天君,也不知道世上有九天,可李八月那臭小子知道。
但凭刚才的理由去钓李重茂有点难,但他不光有建宁王一个身份,同时还是九天之一的钧天君,更有一个早不知道多少年就想颠覆大唐的前任钧天君师傅。
李重茂可能信不过他这个现任钧天君,却一定信得过早就对皇室表露出不满的前任钧天君。
如果李八月和他亲哥都是这种胸无城府的性子,那另一个世界的李倓被赐死就说能理解了。
王兄不在跟前,他没那个能耐去躲来自朝堂的明枪暗箭。
建宁王殿下心情复杂,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才转身回屋给他们家王兄写信告状。
他可以单独带李佾那臭小子,也可以单独带李系,但是绝对不能让俩人同时出现在他身边,这见了鬼的日子他真是受够了。
池统领保持沉默,对他们家主上的发言全盘接收。
……
长安城中,广平王凭借千岛湖送去的叛军成功将李林甫拉下马,然后力劝圣上请张九龄回朝执政。
虽说九龄公年事已高,但如今朝中没有人比九龄公更适合当宰相。
先让九龄公回来顶两年,圣上也能有时间继续挑选宰相的合适人选。
李隆基犹豫了好几天,最终还是同意了召张九龄回京。
他不喜欢张九龄的耿直,但是也信得过张九龄对朝廷的忠心,李林甫当了那么多年的宰相野心越来越大已经开始不受控制,在他挑出下一个心腹之前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忍住那家伙的忠言逆耳。
还有安禄山,罢了罢了,让他亲自进京来解释。
李俶猜到就算李林甫下台安禄山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是看李隆基亲眼见到叛军作乱也只是召安禄山进京自辩还是有种江河日下的感觉。
千岛湖抓住的那些叛军都是安禄山的私兵,私兵最重要的就是忠诚,为首的将领在被抓当天就自尽了,剩下的兵丁可以说是安禄山的兵,也可以说是安禄山的政敌为了陷害安禄山而招的兵。
李林甫为相多年,离开朝堂不代表朝中一个能用的人都没有,让安禄山进京自辩和直接宣布安禄山无罪有什么区别?
朝中大臣又不是傻子,他们看出皇帝不欲治安禄山的罪还会冒着被贬被杀的风险继续弹劾吗?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帝王多疑,奸佞便专司构陷排挤忠良。帝王昏庸,忠臣良将在朝中也没有立足之地。
广平王殿下无声叹气,非是他不顾亲情,而是圣上实在不听劝,为了大唐江山他不得不兵走险招。
不过在解决朝堂之事的同时,也不能放过那些对中原图谋不轨的东瀛人。
凌雪阁的消息向来迅速,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沿海那些东瀛人偷渡到大唐为非作歹的证据便整整齐齐的送到了阁主面前。
也不知道那些东瀛人哪儿来的胆子,平时没注意到,派人去沿海一查到处都是他们的罪证。
李俶随手翻了几页,直接被气笑了。
怎么说呢,就很不正常。
朝廷要管的事情很多,连朝政都经常会有疏漏,在江湖之事上会有遗漏也说得过去,但是遗漏的事情绝对不包括东瀛武士掳掠名门正派弟子以及动辄灭人满门的惨案。
侠以武犯禁,江湖上的打打杀杀确实很多,但是灭门惨案、还是发生在长安城里的灭门惨案绝对不可能轻飘飘翻页。
传闻说是剑魔谢云流干的又能如何?朝廷还能真的不查?
还有那些被掳掠弟子的江湖门派,就真的只会私下寻仇?朝廷是摆设吗?
不正常,到处都不正常。
李俶以前从来不觉得这个世界有哪里不对,直到天上掉下来个年幼的弟弟并给他送来了从远古到现在再到十几年后的大事记年表。
从那一天开始,以前觉得很正常的某些事情再回想起来就会觉得不合理。
江湖门派对朝廷影响很大,朝廷也从来没有放松过江湖门派的管辖,天下毕竟是大唐的天下,主动权永远掌握在朝廷手中。
可是最近凌雪阁送来的很多消息却让他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好像无形中有只大手在操纵着这个世界,只要幕后之人想,再明显的事情他们都能视而不见。
之前他以为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九天,可是现在看来,九天也只是能被随意挪动的棋子。
既然他能察觉到异常,是不是意味着那股无形的力量正在渐渐消失?
李俶看着桌上那些东瀛武士为非作歹的罪证,眸光幽深。
或许可以用这些来试探一下,看看究竟是只有他注意到,还是说从今以后所有人都能恢复正常。
……
最新一期视频放出去,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番薯们踊跃催更,迫不及待要看到谢云流和李重茂提前十来年绝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无cp 沙雕 醉酒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