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用什么肉做的?”刘陵看着桌案上的几个盘子里不同的肉脯,又看了看手中拿着的那一片,问道。
这个冬梅就不知道了,浊娘刚准备回转继续做菜,闻言停下了脚步,回头施了一礼后答道:“回翁主的话,狗肉,鸡肉,兔肉,羊肉的都有,您手中的那一片肉脯是狗肉做的。”
刘陵顿时捏不稳手上的肉脯了,她突然想起汉朝时可是非常流行吃狗肉的,而其中吃狗肉最有名的就是她现在的曾祖父——刘邦了,刘陵把手上的肉脯放了回去,好奇的问道:“这些肉脯都是你做的?”
“是。”浊娘回答道。
见刘陵还是好奇,浊娘索性把自己做的最好的一道美食也讲述了出来。
“奴婢不但肉脯做的美味,做的胃脯更是一绝。胃脯是用羊胃做成的,将各种佐料装入羊胃里,然后放在太阳下曝晒,等晒干水分后,就可以保存很久,而且味道特别鲜美,非常适合远行的人。”
听到这里,刘陵顿时心动,想到等出了冬日后,刘安那斯估计就要送自己去长安了,从淮南到长安这一路上不知要走多久,一两个月还好,万一要三五个月,她刘陵不得被饿的吃了上顿没下顿?刘陵打定了主意,等自己走的时候,也要把浊娘也打包带走。
但是也不知道浊娘愿不愿意和自己一起去长安,需知人离乡贱,万一人家不想离开呢?刘陵很有人道主义的问道:“等春日到了,我就要出发去往长安了,你愿不愿意随我一起去?”
浊娘闻言愣了一下,脱口而出的就是拒绝,然而她突然想起了最近总是来骚扰自己的娘家人,于是改口道:“奴婢愿意。”
“不勉强吗?”刘陵不是那种毫不顾忌别人意愿的人,她更不喜欢为难人,如果浊娘说自己不想离开淮南她也不会说什么。
浊娘摇了摇头,眼里闪过一丝苦涩,如实相告道:“回禀翁主,浊娘愿意和您离开,也是想避开家里人。因着炮制胃脯的手艺,家里人一直对妾骚扰不休,如果不是顾忌妾在王宫里做庖厨,不敢找上门来,只怕早就把妾给绑回家里去卖一个好价钱了。”
“妾本以为远离了他们日后的日子就好了,然而没想到他们竟然买通了宫里的奴婢,天天劝妾早日归家去孝顺父母……”
浊娘开始抽泣,话都说不完整,然而刘陵已经明白了对方话里的未尽之意,不禁升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去他丫的,怎么这么巧,她和浊娘居然都遇到了这种属畜生的家人。刘陵看着和自己同病相怜的浊娘,用一种同仇敌忾的语气说道:“我带你一起走。”
第8章 孝顺的一家子 为了和“暴秦”……
为了和“暴秦”划清界限,让黔首适应社会和安定的生活,汉朝自开国起便将孝道定为国策之一。
先不说刘邦那句著名的分一杯羹的典故,刘陵现在成了刘邦的曾孙女,揭开祖宗的黑历史也是毫不手软。但刘邦称帝之后,却对着父亲表示出了极高的孝顺品质。
将刘太公封为太上皇,接到皇宫里和他一起住,即使处理朝政再怎么繁忙,依然每隔五天就风雨无阻的去给刘太公请安。大臣们劝他都已经是皇帝了,用不着这样做,然而刘邦依旧是我行我素,甚至出言斥责这些大臣不通孝道。
然而这样养尊处优的生活让做了一辈子黔首的刘太公并不开心,就连刘邦特意吩咐在花园里给他开辟用来种植蔬菜的行为也觉得郁郁寡欢。某一日,刘邦发现老爹还是闷闷不乐的,于是直接就开口问道:“爹啊,您老人家现在已经贵为太上皇了,衣食无忧的,自己没事了也可以种种地,身边还有这么多宫人伺候,怎么还是不高兴呢?”
刘太公看了看穿上龙袍也没有个正经样子的皇帝儿子,叹了口气,说出了心里话:“你爹我往常就喜欢走南闯北,卖酒卖菜,再干个小买卖,闲下来就去找伙伴们斗鸡、踢球,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爱好。可是现在你把我关在深宫里,哪里都不能去,身边连一个熟人都没有,他们也不敢和我一起玩耍,我又怎么能高兴的起来?”
刘太公的话是什么意思刘邦能不了解?但他现在是皇帝了,当即就做心领神会状,命人仿照老家丰邑,在长安城里建设了一座一模一样的新丰邑,还将老家的亲朋好友包括家养的鸡、鸭、狗、猪都全部迁到了新丰邑。
刘邦一声令下说了仿照,到了宫人的耳中那就必须是一比一的复刻了,据说当时老家的那些亲朋好友搬到新丰邑的时候,都挑不出不一样的地方,而那些家畜更是直接就往自己的窝里拱,丝豪没有陌生感。从那以后,刘太公的心情彻底好了起来,快快乐乐的过自己的小日子,直到高寿而终。
文帝刘恒就更不用说了,这位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孝入选了“二十四孝”的皇帝,给整个大汉天下和后世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现在,刘陵看着和自己同样为“孝道”所桎梏的浊娘,深深的觉得自己和对方真是同病相怜。
但是皇帝都逃脱不了一个孝字,刘陵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刘安夫妻俩一提起送她去长安的事,刘陵丝毫没有拒绝就同意了。除了孝道的压迫外,刘陵也找不到其他办法,只能远离这一家子造反狂魔,远离危险保平安,顺便再去长安找找适合自己抱的金大腿,好保住自己这条小命。
但是刘陵突然发现自保还不够,除非她隐姓埋名,和所有认识的人断绝关系,不再来往,那么她独善其身,只顾自己不顾父母的做法肯定会引来这个社会的指责,只要有一个认识刘陵的人在,一传二二传三的,刘陵不孝的名声迟早会传出去。想到这里,刘陵顿时觉得有些头疼,连美味的肉脯都觉得不香了,难不成她除了自救外还要救这不做人的一家子?
这一家造反狂魔除了会给她拖后腿还有什么用?
刘陵决定等申时和这一家人用昼食的时候好好谈谈,丑话得说在前头,别她在长安兢兢业业,辛辛苦苦的为了保命很刷汉武帝的好感度时,这些人在淮南给她来个王宫失火,到时候没事也变成有事了,她怕也会遭池鱼之殃。
汉朝时等级制度依旧森严,因此依旧是严格按照具有“定等级、明贵贱“的分餐制用膳。
淮南王刘安夫妻俩坐在上首位置,下首一左一右分别跪坐着刘陵和淮南王太子刘迁。
自从醒来之后,刘陵先是见了娇媚动人淮南王妃,接着又见了文质彬彬淮南王刘安,不得不说刘陵和刘迁都专挑父母两人的优点长。刘迁是刘陵的兄长,有三分像淮南王妃,七分似淮南王,而刘陵正好和对方相反,这一家人都属于那种超高颜值。
不过这也难怪,毕竟皇亲皇族,哪怕开国之君长的不怎么样,在一代代美女的基因融合下,只要不出现返祖现象,最低也是个清秀可人的。
刘安早就接到雷被送来的消息,知道女儿刘陵制作‘豆腐’成功,并且还给他们都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惊讶过后就有些跃跃欲试。
看着杯盏中与往日截然不同的美味,刘安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品尝。
他夹了一筷子小野葱拌豆腐细细品尝,接着突然睁大了眼睛,嘴里还在不停的咀嚼。
没想到这个叫豆腐的东西看起来晶莹剔透,白似玉板吃起来嫩若凝脂、清爽滑利。手中的筷子伸向旁边的菜肴,赫然是一块煎的色泽金黄的豆腐,刘安一把搁进嘴里,连连感叹外脆里嫩,滋味鲜美。
其余的几道用豆腐做的菜肴就更不用说了,只看他们连话都顾不得说的动作,刘陵就知道这一家三口已经被豆腐的鲜美滋味给收服了。没看菜肴刚上来的时候,趁机想站在孝道的制高点教训刘陵几句的淮南王妃都只顾着吃饭不言语,而开宴前,听说昼食是刘陵亲自吩咐庖厨准备的刘迁原本鄙视还想贬低一番刘陵都闭嘴了。
刘安此时终于收起了对女儿提议要炼制比‘黎祁’更能延年益寿的豆腐的不以为意,等吃的差不多了,刘安疑惑问道:“陵儿,你是怎么想到黎祁还能这么做的?为什么要叫豆腐呢,这名字也太不好听了。”
刘陵闻言,搁下手中的筷子,对刘安觉得豆腐名字难听拉响了警报,豆腐都传承了千年,早已成为后世百姓餐桌上的美食,她自从有记忆起就是豆腐豆腐的叫着,不叫豆腐叫什么?还叫你起的名字“黎祁”吗?那以后岂不是没有麻婆豆腐,凉拌豆腐,豆腐煲,都改叫麻婆黎祁了,凉拌黎祁,黎祁煲了?别的不说,我觉得你居然被誉为豆腐的始祖就挺离奇的。
你也别叫刘安了,反正一点也不能保平安,干脆改名叫刘离奇的了,希望你离奇的遭遇能够保佑你早日实现升天的愿望,顺便把你的鸡妻和犬儿一起带走。
正待刘安想说父王给豆腐改个文雅些的名字时,刘陵适合的开口道:“父王,这豆腐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是个人一看就会,上来就能操作。而且它的原料也只是菽而已,这种黄豆是普通黔首家家都有种植的,本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