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陵肚子渐渐大了起来,五个多月的时候,卫母再次到来,这一次是带着为少儿即将成亲的消息来的,顺便把霍去病也给接走了,接去了陈家。
卫青和刘陵都没有阻拦,到底是亲娘和继父,去病总要和他们培养感情的。
等人都走了,刘陵才发现,偌大的一个家,没了卫青和去病之后,居然只剩下自己一个半主人,那半个在自己肚子里,还不能让她玩,日子悠闲是悠闲,但也是真的寂寞如雪啊。
随着自己胖了三十斤以后,刘陵决定化寂寞为动力,她不能再这么懒惰下去了,她要奋起,弥补自己空巢老人的生活。
刘陵开始忙实验,每日的时间除了吃饭散步就是研究传说中的珍尼纺纱机,连卫青想要见她一面都难,毕竟卫青也是早出晚归的,每日被刘彻喊进宫去,晚上才回来陪刘陵用膳,夫妻俩也就只有晚上的时间能温存一会儿了。
卫青只知道刘陵很忙,在忙着捣鼓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一种叫棉花的种子,据刘陵说,棉花可以保暖,也可以纺织,而且不但透气性好,做成的衣服舒适又柔软,非常适合孩子娇嫩的肌肤……
听起来棉花非常重要,卫青虽然不懂,但是大感震撼,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刘陵最近冷落了他,只得委婉地找借口。
“这么说来,这个珍尼纺织机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啊。”
刘陵得意:“岂止,还是个很了不得的东西呢,等我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卫青不好打击刘陵的积极性,只好轻轻地摸了摸她的肚子,尽量劝道:“嗯,我知道翁主心存高远,但也别忘了自己的身子,累了一定要告诉我。”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陵自然也十分感动,夫妻俩又是一阵柔情似水,早上送别时还有些依依不舍。
送卫青去上职后,刘陵再次领着工匠拆解、制作纺织机。
其实秦汉之前的纺织技术已经很厉害了,刘陵以前看古装电视剧,也见过这种有个大轮子的纺纱机,可以让人不停地转轮子,话说那个时候,刘陵还傻乎乎的说纺纱机真简陋呢,现在想想,确实有些何不食肉糜了。
“哎,太打脸了。”这还是刘陵第一次复刻失败呢。
虽然珍尼纺纱机还是没能复刻出来了,但是新制作的纺纱机比以往的纺纱机纺出的产量要高了三倍不止,就这已经非常受欢迎了,卫母一见就欣喜不已,刘陵当即就送了她一台,又让工匠加紧赶工,给卫家几个姐妹都送去了一台。
也是这个时候,刘陵才发现,古代的贵族是真闲啊,就连贵为皇后的卫子夫,无聊的时候也是在宫里纺纱居多,什么开宫廷宴会,宴请命妇什么的。公主们闲的无聊,还可以养养面首,看俊男美女唱歌跳舞,皇后就没这待遇了。
肚子七八个月的时候,卫母又在长平侯府住了下来,说要照顾刘陵生产。刘陵本来也有些害怕,见卫母和卫青比自己还紧张,反倒轻松了不少。
她见过怀孕的卫少儿和卫子夫,甚至卫子夫生产的时候刘陵还在产房外陪着公主一起等待,虽然知道古代女人生产是在鬼门关走一遭,但身边这些熟悉的人都没事,自己运气也不一定就那么差。
这日,卫青没有上职,特意陪着刘陵在院子里慢慢转,这还是卫母交代他的,说女人怀孕也是要运动的,让卫青多陪陪她。
刘陵佩服极了,难怪卫母能生下卫长君、卫子夫、卫青、卫少儿等兄弟姐妹还身体硬朗康健呢。
就这样,卫青扶着刘陵,霍去病时而在两人周围蹦蹦跳跳的,卫母坐在廊下,摇着新式纺纱机,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家三口,不,即将是一家四口了。
霍去病闲不住,跳来跳去的觉得无聊,撒着娇让舅舅给他讲故事。卫青的脸色不算太好,他哪里会讲什么故事,往日都是刘陵讲故事给他和去病听,又是想打外甥的一天。
刘陵脑子里倒是能想出来几个笑话和段子哄孩子,但她挺喜欢看卫青手足无措的模样,就那么扶着腰看小外甥耍宝。
卫青无奈,终于在不知道外甥第几次开口要他讲故事的时候,高抬贵口了。
“阿陵想听什么故事?”
霍去病:……
拉了拉舅舅的衣摆,霍去病急促道:“舅舅,不是舅母想听,是去病想听。”
卫青把外甥的小脑袋扒拉开,就是不看他,故意道:“舅舅给舅母讲的时候,你可以旁听,现在闭嘴。”
“哦。”霍去病瘪瘪嘴,哒哒哒的跑到刘陵身边。
舅舅不听话,他可以找舅母啊。
霍去病坏笑:“舅母,舅母,去病要听舅舅打仗的故事。”
刘陵“噗嗤”一笑,卫青又想揍外甥了。就见卫青刚抬手,刘陵忙道:“仲卿,我也想听你打胜仗的故事。”
朝堂上的胜者,战场上的王者,人生中的胜者,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的经历谁不想知道呢。
更何况对卫母,刘陵和霍去病来说,他们的儿子、丈夫、舅舅在战场上拼搏,他们如何不担忧。
和卫母、刘陵的好奇、担忧不同,霍去病的眼中满满的敬佩和仰慕:“我长大之后也要像舅舅一样,征伐匈奴。”
刘陵知道历史走向,霍去病上了战场之后屡建奇功,舅甥俩被誉为“大汉双壁”,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战场上的凶险还是很让人忧心的。
卫青没说太多战场上的厮杀,边给刘陵讲她献上的马鞍马镫在攻打匈奴的时候有多好用,边给霍去病讲在草原上要注的事项,也算是寓教于乐了,刘陵摸着肚子想。
“……多亏了阿陵献上的马鞍和马镫,降低了起兵坠马的几率,也减轻了汉军骑马的负担,对上匈奴的起兵我大汉也不再失利……”
这确实,大汉起兵往日对上匈奴起兵最主要的失利原因就是因为不善骑射,马鞍和马镫的出现,很大的改善了汉军骑兵的骑射功底。
刘陵点点头,却没有居功:“还是仲卿本身能力卓绝,我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没有马鞍和马镫,卫青照样能打赢匈奴,还是他本身有能力罢了。
卫青抿嘴笑了笑,继续道:“其实在草原上,最难的不是和匈奴交战,而是找到匈奴。”
“我大汉之前对匈奴的政策多以防守为主,究其原因,还是在草原上很难找到匈奴人的行踪。大军出去了,很多人都只能在草原上白逛一圈,浪费粮草,连匈奴人的影子都看不见一个。”
不是不想打,是根本找不到要打的人。
刘陵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明朝有个皇帝亲征草原,却回回都没有太大的收获,刚到草原上,挑衅的异族就跑的无影无踪了,皇帝只得打道回府。
所以,他们家小外甥是怎么回回都能找到匈奴人的老巢的?
第102章 都还是个奶娃 刘陵的月份大了……
刘陵的月份大了, 随时都有可能生产,卫青特意进宫了一趟,请皇后姐姐帮忙安排了几个有经验的宫人照顾, 并且还特意把义妁给请过来陪着刘陵。
义妁的医术自不必多说, 刘陵也怕死,当然不会反对。
孩子出生的很顺利, 是一男一女,本来按刘陵的意思, 是想让卫青给儿子起名的, 但是被刘彻哼插一脚, 气的刘陵想大人。
刘彻还特别得意的让卫青转告她:“伉有正直、坦诚之意, 最适合仲卿的儿子, 女儿吗?像陵妹你一样天生丽质,俪字最合适。而且一男一女, 成双成对的,多好?”
刘陵咬牙切齿:“那还真是谢谢陛下的大恩大德了。”
老娘用的着他多事吗?
可时下皇帝给臣子的孩子赐名是种荣幸, 卫青和刘陵还不得不欢喜的谢恩。
卫青带回来了刘彻的赏赐,其中有两块玉石,每块儿上面精雕了一只兔子,兔子的眼睛活灵活现的,可见是大家之作。
刘陵摸着玉佩笑道:“我儿也是有玉的人了。”
卫青不懂刘陵的梗,疑惑问:“阿陵为何这样说?咱们家里也不缺金石美玉啊。”
自卫青擒获匈奴单于, 带着手下立军功出头,卫子夫被封为皇后, 到生下太子刘倨,卫家以是当下权势滔天的外戚。但骤然富贵,家里人也没有移了心性, 行事依旧低调,更让皇帝信重了。
尤其是刘陵这个能给皇帝带来源源不断金银收入的金娃娃,让刘彻不用为军费粮草操心,攻打匈奴的同时还有钱建宫殿,修皇陵,被高兴的刘彻封为公主。
刘陵把林黛玉进贾府,贾宝玉撒泼摔玉的故事一说,卫青皱眉道:“男儿养在脂粉堆里如何成才?贾府日后必定落败了吧。”
“还是仲卿聪明。”刘陵肯定道:“不过当个故事听听就算了,不用当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