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陵日后的想法,而眼前还要找借口搪塞淮南王刘安,把人给安抚住了,省得牵连无辜的庖厨。
刘陵说道:“以前是以前,女儿现在不喜欢了,觉得青铜器皿有奇怪的味道,女儿一想才知道原来制作青铜器的时候往里面添加了铅,这东西怎么能拿来使用呢。”
说起这个,刘陵至今还有点心有余悸,觉得想找死也没这么快的,一天天的在身体里积攒毒素,和慢性中毒有什么区别。然而身为炼丹小能手的刘安可不这么觉得,反而认为女儿稍微有些那么不识抬举。
“铅可是好东西啊,可以炼制金丹,服之可长生不老……”刘安不赞同刘陵的看法,不放过丝毫空隙,孜孜不倦的给女儿安利服用金丹的好处。
“是啊,还能羽化升仙呢。”刘陵抢答道。
丹药的功效不就是使人肠穿肚烂,早生极乐么?
刘陵不便说丹药会毒死人,因为汉朝的时候正是方士和炼丹术盛行的时代,刘陵说出去无人相信,而且刘安还是炼丹术的忠诚拥趸,好言难劝该死鬼,她和这一大家子都没什么感情可言,他们想找死就找死去吧,但刘陵拒绝这样的慢性中毒。
刘安觉得女儿很不识货,没有共同语言,有些想甩手走人,然而看着女儿已经在案几前坐好,旦食都已经摆上了桌子,想着自己好歹已经答应了和女儿一起用膳,便没有离去,随手把石膏放在了案几上,也开始用气膳食来。
原汁原味的豆汁安抚了刘陵因为有毒的厨具受伤的心灵,刘陵喝了一碗豆汁,吃了蒸饼后觉得有些半饱了,看着刘安案几上的石膏好奇的问道:“父王,你怎么来看女儿还带着一块儿石膏?”
这喜好炼丹的人设可真是不倒啊,走到哪材料带到哪?连演戏都不忘带上这个重要道具。
刘安是一刻都不放过给女儿安利的机会,刘陵不想听关于铅在炼制金丹的用途,刘安退而求其次,刚好手边还有其他的炼丹材料,便准备继续给女儿科普。
而且刘安还准备给女儿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作。
虽然是无意中机缘巧合做出来的,但刘安觉得这是自己多年潜心研究金丹不成,天上的神仙看在自己苦心孤诣之下给自己的奖励,他才刚刚做出来,还没有和王后和太子分享,自己最看重的门客八公也不知道,就屁颠屁颠的准备给女儿卖安利,可不正是对女儿的看重吗?
刘安这时不觉得女儿的旦食只有豆汁不上台面了,他朝着刘陵得意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乖女儿,这是父王刚刚炼制的可延年益寿的仙丹,练成的那一碗父王已经吃了,刚好这里有豆汁,父王就大展神通再给乖女也炼制一碗。”
说罢刘安就开始动手,豆浆的温度刚刚好,刘安拿出随身带的匕首将从石膏上刮下来的粉墨一点点的倒进盛放豆汁的碗中,再缓缓地用汤匙搅拌,渐渐地,碗中飘起了白色的絮状物。
看着女儿惊得目瞪口呆的小脸刘安越发的洋洋得意起来,他越发觉得这是老天都在帮助他。
一个月前,大汉天子刘启强撑着病体给太子行了冠礼后不过十日便驾崩,年仅十六岁的原胶东王现太子刘彻登基为帝,这让本就蠢蠢欲动想要谋夺天子之位的刘安深藏的野心又如星星之火般窜起。刘启也就罢了,轮手段和谋略虽稍逊文帝但天子之位也做的稳如泰山,甚至对天子之位威胁最大的梁孝王刘武都不是他的对手,但那个毛孩子刘彻凭什么骑在他们这些诸侯王头顶上?
刘安想继承父亲的遗志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还暗中联络了自己的弟弟衡山王刘赐,招收了数千门客,这其中甚至还有美名满天下的淮南八公,因为谋夺天子之位的事情不能外传,刘安只得以修书、喜爱炼丹为名学高祖刘邦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广招门客。
可以说刘安秣兵历马,准备工作做的是万无一失,蓄势待发就只差行动起来,然而父王刘长的前车之鉴还犹在眼前,这让觉得胜券在握的刘安心里忐忑不安,总是怕长安那边还有什么后手,万一他觉得万事俱备可以开始行动了,却被长安的天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可怎么办?因而刘安想要谋反却一直不敢下定决心。
长安没有忠心于他的人,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一旦他派去长安做卧底工作的人事败泄密,走漏了他要谋反的风声,那么等待刘安的除了死亡没有别的路,所以刘安最近一直在思索从哪里能找到这么一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还身份贵重的人代替自己去长安呢?
刘安看着女儿刘陵惊讶的双眼,野心和喜意蓄势待发。
问:看见一碗豆汁在自己面前变成豆腐花有什么感受?
刘陵:没有惊讶,没有惊喜,没有恍若神迹,这不是很正常吗?
刘陵觉得刘安炫耀的操作莫名其妙,但为了给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父王捧场,刘陵还是很给面子的双手鼓掌赞道:“彩。”
刘陵接受记忆后就知道自己的父王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那个豆腐界祖师爷——刘安了,所以对于刘安当着自己的面做出豆腐的前奏豆花也不奇怪,甚至觉得本该如此,否则刘安还怎么做豆腐始祖。
“是不是觉得很是离奇?”
刘安呵呵的笑道:“父王刚刚尝了一碗,很是美味可口,想着乖女被你母后下令禁闭肯定没有胃口,来看你的时候啊特意把这块石膏一起来过来了。”
刘安把自己的不小心解释成特意给刘陵的惊喜,刘陵撇撇嘴,才不相信这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的任何一句话,但她现在人在屋檐下,吃着刘安给的饭,总不能摔碗砸锅吧,于是只能和刘安先斡旋。
“确实离奇,女儿恭喜父王修炼丹术有成。”刘陵拍马屁道。
刘安见女儿很给自己面子的喝完了碗里的豆花,更是高兴,说道:“父王给这‘仙丹’起了个名字,叫做‘黎祁’,取自‘离奇’的谐音,日后它就是咱们淮南王宫的长寿仙方了。”
呦,不过是做豆腐的方子,还准备藏着掖着呢?刘陵可不想让刘安把这东西据为己有,哪怕刘安是豆腐的创始人,刘陵还想吃用豆腐做成的美味菜肴,就不能让豆腐的制作方法被淮南王宫给藏起来,豆腐就豆腐吧,还什么黎祁?你给起这种名字她就觉得挺离奇的。
刘陵觉得刘安这样敝帚自珍做不好,眉头一挑,说道:“父王,这豆汁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不过是把菽磨成汁后煮制而成,再放入石膏搅拌而成,陵儿觉得后面应该还有其他的步骤,不如您让陵儿试一下,看看这黎祁还能做成什么东西?”
是的,刘安做成的黎祁并不是已经成功的豆腐,而是豆腐的前身豆花,刘陵不知道黎祁要经过劳动人民多长时间的加工才能变成豆腐,她现在既然来了汉朝,为了改善口味,做些操作,提前让某些东西出世也是必要的。
刘安觉得以女儿刘陵从自己身上继承的聪明才智来看,很有可能也给他一个惊喜,遂应允下来。
第5章 思仙台 刘陵满脸感激濡慕的表……
刘陵满脸感激濡慕的表情说道:“父王待女儿可真好,这样一看,陵儿觉得愧疚极了,不应该拒绝去长安为父王结交群臣。父王,陵儿想清楚了,咱们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您是陵儿日后的依靠,你做什么事都是为陵儿好,陵儿会听父王的话,乖乖的去长安。”
刘安闻言立马换上一脸心疼的模样,对着刘陵更是怜惜三分,只当女儿被禁闭给吓到了,现在对自己是言听计从,微微有些心疼和后悔,但最终还是野心占据了上风。遥想着日后有刘陵在长安给自己传递消息,结交群臣,做自己放在天子身边的耳目,刘安那个意气风发啊,恨不得现在立刻就把刘陵给打包了送去长安。
可惜刘安也只能想想,现在正值冬日,门外的大雪都还没有停止,不是上路的好时节,哪怕刘安再着急送刘陵去长安,也得徐徐图之,等待春暖花开大雪融化之后。
父女俩享用了一顿其乐融融的旦食,刘安以要处理藩地政务为由准备离去,刘陵忙趁机提出自己的要求,她不想食用青铜器做的饭菜,她要用铁做的锅来代替。
刘安答应了下来,随口就吩咐了手下去给刘陵准备她要的铁锅,刘陵见刘安连问都不问她提出这种要求,便明白其实这对父女之间的亲情也没多深厚,除了怅然之外也有对自己没有牵绊的轻松感。当然刘陵没忘记让刘安撤销了自己的禁闭令,她既然已经答应按照刘安的要求去长安卧底,刘安就没有理由再关着她了。
觉得女儿服软了,无论刘陵提出的任何要求刘安都一口答应下来,更何况他觉得这些要求和女儿要用铁做锅具来说不过是小事一碟,不值一提罢了。
终于可以出门了!
刘陵高兴的欢呼了一声,一下子从地上跳起来,可惜跪坐的时间有些长,两条腿有些僵硬,不但没有跳起来反而侧身一扭摔在了地板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