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_云深雾【完结】(60)

  张次公的体质有多好卫青是一清二楚的,就他那虎背熊腰的壮实身板,别说一杯凉透的茶水了,就是大冬天的在结冰的湖水里来几圈冬泳,第二天照样精神奕奕的。

  卫青没有被张次公这幅故作姿态给欺骗了过去,他“啪”的一下将手中的空杯子扔到案桌上,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的和张次公打开天窗说亮话。

  “最近长安城里关于翁主和陛下的流言蜚语我不信你不知情,可你既没有告诉我们,也瞒着府里所有人,包括翁主在内都以为长安城里风平浪静的,今日若不是我和翁主偶然从他人口中得知,这些事你又准备瞒上多久?”

  “自从你来到翁主身边,翁主对你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把重要的差事毫无芥蒂的交托给你,对你委以重任,你就是这么报答翁主的?”

  “府外关于翁主的流言蜚语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了,可翁主却丝毫不知情,你有没有想过翁主或许会因此而遭受诘难,到时候翁主又该如何应对。”

  质问张次公的同时,卫青也明白了刘陵在长乐宫为何会遭到馆陶大长公主和平阳长公主等人催婚的话题,这分明是话里有话,有些事不好撕开来和刘陵说个清楚,闹的大家脸上都不好看,便趁着今天旁敲侧击,恐怕还有威逼恐吓吧,只是翁主和平阳长公主交好,关系颇为亲昵,又是在长乐宫里,人多眼杂的,闹大了被人看笑话不好,所以这才轻轻地放下了。

  想到刘陵在宫里会遭受的问诘,卫青忍不住暗暗埋怨自己和常来府里的皇帝,暗暗想着看来以后陛下再起了兴致来找翁主,自己势必要拦上一拦了。女儿家的清白最重要,哪怕陛下和翁主是堂兄妹呢,男女七岁不同席的道理放在这里也正适宜。

  张次公被卫青的三连问整的哑口无言,他也知道自己这事做的有些不地道,有些对不住翁主,也显得他自己好似忘恩负义了些,但想到自己和卫青现如今天差地别的际遇,张次公觉得自己这样也是情有可原。

  明明是差不多时候认识的翁主,自己在骑射方面也不必卫青这小子差,而且自己还尽心尽力的教导过卫青箭术,那可是连先帝都夸赞过的,可是如今呢?

  卫青有翁主的看重举荐给皇帝,日后飞黄腾达不在话下,而自己明明骑射功夫更胜卫青百倍,却只能屈居在这小小的一个藩王府内做个商铺的管事,名义上翁主对他多有看重,可这些都不是张次公想要的,他想像卫青那样跟在皇帝身边,哪怕从小卒子坐起呢?一步步的往上升、封侯拜相,也好过日日对人点头哈腰的做个小小的管事。

  张次公有些愤怒的承认道:“没错,我确实隐瞒了消息没有告诉翁主,但这又不是什么大事,而且咱们都知道这都只是些流言,假的而已,陛下和翁主是同宗的堂兄妹,根本不像那些人说的那般有什么苟且,而且嘴长在人家脸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何况现在又不是前朝,诽谤罪会族诛,真要说起来谣言还是从宫里传出来的呢。”

  想起自己一开始听闻传言后,就找人去查探,结果却查到谣言的来源居然是从宫里出来的,张次公就是一惊,然后意识到这件事恐怕不是自己能够掺和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这个小小的草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原本他是想告诉翁主一声,好让翁主能有个防备的,但是谁让彼时那么巧的,卫青就被刘陵举荐给了皇帝,一步登天的做了皇帝身边的骑郎,还加封了侍中的职位,这怎么能让张次公不愤愤不平,因此自己那点蠢蠢欲动的小心思就被勾了起来,既然翁主这么不看重他张次公,那就让翁主知道他张次公比卫青要能力出众的多。

  先让翁主因为流言蜚语而无暇他顾,然后他张次公再去向翁主请命为君分忧,一来二去的,入了翁主的眼,说不定因为这件事处理的得当,还能得到时常来府邸的陛下的另眼相看,和卫青一样随侍陛下身边呢。

  张次公畅享的很美好,然而卫青来此可不是听他诡辩的,从张次公的话中已经得知他故意隐瞒府外的消息而不让众人知晓,卫青当下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擒拿了张次公去翁主面前请罪。

  卫青二话不说,大步上前,问道:“你是自己穿好衣服随我去向翁主请罪呢,还是我亲自动手把你绑起来。”

  统共就两条路,还都是死路,这还用选吗?事到临头了,张次公反而冷静的很,看了看自己现在衣衫不整的,叹了口气,对卫青道:“现在也快寅时了,翁主已经歇下了吧,有什么事明天一大早再说,你现在就是把我绑到翁主面前,翁主也不一定起来审问我,何必扰了翁主的好梦,我人就在这里,又不会跑,更何况论起单打独斗来你也不是我的对手,就算是束手就擒那也得等翁主有空了再问罪我呀,府里的侍卫也不是摆设看着玩的。”

  张次公好言好语的相劝,这幅模样让卫青想到几人也曾和睦相处的时光,那时自己还没有被翁主举荐给陛下,虽然几人中卫青尤为被翁主看重,但张次公除了讲几句酸话外教他箭术的时候也从不藏私,勤勤恳恳的,那时候他们谁都没有想到卫青能有今日,顶多都对他的际遇感到羡慕,谁知道曾经亲如兄弟的两人也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地位的差别而产生了隔阂。

  卫青默然,最后扔下了一句“我等着你明天向翁主请罪”后,转身离开。

  刘陵第二日一直睡到巳时三刻才醒了过来,在春桃和冬梅两人的洗漱后她伸着懒腰刚出了卧房,就见卫青站在庭外一株梅树下,那迎风而立的身姿挺拔修长,但是刘陵丝毫没有观赏其美色并调侃两句的闲心,她心里就只有一个问题:大冬天的,站在院子里吹冷风,颅内有疾否?

  这北风呼呼的,夹杂着肆虐着飞舞的雪花,真不觉得像是被冷冽的刀子刮吗?反正这种天气刘陵是绝对不想出门的,出个院子也不想,这种寒冷的雪天还是裹着厚实的衾被在室内烤火或者吃火锅最搭配。

  刘陵刚想开口问卫青这大清早的来找她是有什么事吗?话还没出口,就见卫青已经发现了自己,原本皱着的眉头一看到刘陵就放松了些,轻轻的舒了口气,将昨晚自己去找张次公的事讲述了出来。

  第51章 流言蜚语 就因为自己举荐了卫……

  就因为自己举荐了卫青而没有举荐他吗?

  就因为这么小的一件事?

  刘陵有些难以置信, 她有些生气,委屈的向着卫青问道:“就因为这个?可我当时也不是故意没有举荐他的啊。”

  当时刘彻突然来访,府内只有刘陵和卫青在, 而且两人刚好在用膳, 刘陵就顺水推舟的借着机会把卫青引荐给了皇帝。这又不是她故意把人给请来的,谁知道就那么凑巧, 义妁、张次公、义纵等人当时都不在,等回来后得知卫青被皇帝看重的消息都已经晚上太多了。

  而且给皇帝举荐人才又不是什么卖大白菜的行为, 举荐卫青的时候刘陵都是有些破了脸皮不要的架势, 差点没和刘彻用上一哭二闹的手段, 而且真要说起来, 卫青也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当着刘彻的面赢了和公孙贺的比试, 才被刘彻看中,否则就凭刘陵的几句撺掇的话, 刘彻最多也就是赏赐些金银布帛给卫青以示嘉赏罢了。

  自己际遇不够,没有那么幸运的遇到皇帝, 事后嫉妒卫青的幸运也就罢了,居然还暗地里使坏,刘陵缩了缩鼻子,觉得自己实在有些想不明白。她抬头望向卫青,她暂时不想见张次公,但又想要一个解释, 就想让卫青替代她去问话。

  然而这一整个晚上,卫青记挂着此事, 睡也睡不安稳,索性就不睡了,坐在桌边把和张次公对峙时对方言语里的恼怒翻来覆去的回忆、思索。

  不同于刘陵对大汉时期许多事的不知所以, 卫青和张次公都是出身最底层,知道想要跨越阶级又多么的难,其中又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过程何其艰辛,所以,卫青不免对张次公的选择感同身受,但同时由于刘陵对他的看重和期待,卫青对张次公隐瞒消息的行为更加愤怒,觉得刘陵的真心相待都喂了狗。

  说到底,刘陵真正承认的门客只有义妁和卫青两人,打从一开始让张次公跟着她们,就是作为义妁的帮手为目的的,刘陵也并没有向张次公承诺过什么给予帮助、举荐他为官的打算,但是架不住和他原本身份相差无几的卫青混的好啊,这天长日久的下来,再对比下自己如今只是个管事的,张次公怎么可能不生二心?

  卫青轻声给刘陵解释这其中的因果道:“或许是因为青吧,毕竟我们几人是一起认识的翁主,青有幸得翁主看重,被举荐给陛下,做了骑郎,还加封了侍中,在外人看来已经是一步登天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或许在次公兄看来,自己就是不被翁主重视,所以才……”

  苦笑了一下,卫青没有背后说人不好的习惯,但这几句话,已经足够刘陵明白过来了。她又不是真正的十三四岁不知世事的小女孩儿,好歹也是经过社会教育过的人,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但若是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刘陵对张次公起了二心的想法也就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