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_云深雾【完结】(89)

  对上卫青讪讪的目光,刘陵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因为知道对方是被刘彻牵连的,所以刘陵也把问罪的目光看向了厚脸皮、若无其事喝酒吃菜的刘彻。

  “陛下,您这才安分了多长时间,怎么又带着人出来惹是生非了?好歹您也是马上就有孩子的人了,子夫腹中的孩儿还要您这个父亲做榜样呢,可您瞧瞧你这干的是什么事?”平阳长公主这样的大美人哪怕发起火来,语调也是柔柔和和的。

  然而刘陵可不是个能憋得住的性子,她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卫青几眼,见卫青身上、脸上没有伤痕,精神看着也不错,顿时松了口气,再加上如今有平阳长公主撑腰,狐假虎威的,刘陵对着刘彻也嚷嚷了起来。

  “平阳阿姊说的不错,陛下你一人惹事也就罢了,怎么还把我家卫青也给带去了,一群人去了廷尉府一日游,这要不是平阳侯去把你们赎出来,你还真准备暴漏身份不成啊。”刘陵一脸的难以言喻,尤其是想到卫青也被连累进了廷尉府,虽说没遭什么罪,但到底一言难尽。

  刘彻轻咳一声,到底没了再吃下去的欲望,其实也是他也吃的半饱了,直接放下了手中的筷箸,讪笑着道:“这你们可以放心,朕还没傻到那个份上,暴漏身份的事是肯定不能做的。”

  平阳和刘陵不约而同的白了他一眼,心道:你还知道啊。

  还不等两人接着吐槽,就听刘彻接着道:“姊夫的名头要是不够震慑,其实朕是准备报淮南王叔的名号的,但是被卫青给阻止了。”

  刘陵脸色一黑,庆幸刘彻听进去了卫青的劝谏,没找死到刘安面前。

  这傻孩子啊,的亏没让刘安知道,否则他哪会帮忙去把你救出来,不把你这践踏庄家、惹是生非的帝王头上按上一顶荒淫无道、残暴不堪的名声誓不罢休。

  卫青低声解释道:“淮南王在藩地本就有爱民如子的名声在,没必要在京城为他拉拢民心。而陛下正是需要励精图治之时,应当善待百姓,此次也是因为我等失误,没能及时发现坐骑啃食庄稼,才惹下大祸被送入廷尉府。”

  “励精图治?”刘陵似笑非笑的看着刘彻,揶揄道:“陛下您骑马打猎还能打到踩踏庄稼的地步,可真让臣妹佩服啊。”

  平阳长公主也没眼看,刘彻讪讪的笑着解释道:“我不过就是踩踏了一些他们的庄稼,再说了姊夫也已经赔偿给他们金银了,而且朕都没计较他们辱骂朕,这样还不够么。”

  刘彻很是不服气,引得身后的卫青颇为无语的看了他一眼,刘陵和卫青的目光对上,心中生出了一种这个皇帝也是个“何不食肉糜”的存在啊,无奈的叹气。

  “卫青,你给陛下解释解释吧。”刘陵不想说话了,她突然觉得自己和这些人三观不合,就是不知道卫青的解释能不能被刘彻听进心里。

  “陛下,臣冒昧了。”卫青行礼后道:“这些田地对百姓来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脉,若是没了地里的出产,他们来年就会青黄不接,饿肚子都是好的,凄惨一些的人家免不了卖儿卖女,所以我们一行人踩踏了他们的田地,就相当于毁了他们来年的产出。”

  刘彻听得若有所思,那股子被骂后的愤愤不平和不服气倒是消下去不少。

  “陛下即喜欢打猎,怎么不去皇家御园呢?”平阳长公主见气氛有些沉静,适时的打破这种氛围,问刘彻道。

  知道阿姊是故意顾左右而言他,给自己解围,刘彻忙回道:“御园太小了,不能尽兴。”

  很好,这个理由很强大,平阳长公主和刘陵同时一噎。

  连文帝和景帝都没有嫌弃过的皇家御园,他们两位皇帝曾经秋狩时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居然被儿子和孙子嫌弃地方小,刘彻可真不愧是历史盖戳的孝子贤孙啊。

  “太皇太后不是把兵符给陛下了骂?陛下既然觉得无聊不如直接去练兵吧,去训练军队总好过带着一群侍卫整日练习骑射强。”刘陵好奇道。

  刘彻这个皇帝又不是真的闲着没事做,眼看着窦太皇太后已经一步步准备把权力过度给他了,这人居然还对外表现出示弱的举动,游手好闲的好似纨绔子弟。

  说道这个,刘彻更无力了,整个人像丧失了精气神儿一般往后一摊,凉凉的道:“朕也想啊,可这不还是地方太小吗?”

  整个天下都是你的还嫌小?

  还不等刘陵和平阳长公主说些什么,刘彻便一骨碌坐了起来,对着两人欣然道:“说起来,因着这回被抓一事,朕也觉得不能这样无所事事下去了。”

  “既然没有地方,朕就圈一块儿地好了。”

  皇帝带头圈地吗?

  无视目瞪口呆的众人,刘彻兴冲冲道:“朕打算圈南山往西三百里建造一座行宫,其中设离宫七十所,供朕和后宫、重臣们居住。令再单独建一兽苑,饲养百兽,供朕秋冬狩猎。”

  “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上林苑’。”

  “枚乘曾给梁王做《菟园赋》而闻名天下,朕也不能输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做的不错,朕这一次也打算等上林苑建成以后,司马相如做一首《上林赋》。”

  第76章 建造上林苑 刘彻说着,还炫耀……

  刘彻说着, 还炫耀般的看向阿姊和刘陵,好似在彰显自己的财大气粗。

  上林苑吗?

  刘陵不知道该不该阻止,凭心而论, 让刘彻建造这样一个大工程, 对古代百姓来说无异于压迫和剥削,她沉吟着, 不知道怎么劝刘彻打消想法。

  然而还不等她想出对应之策,平阳长公主已经被阿弟口中那未来的大工程给惊讶到, 想到又要多一个可以游玩的皇家园林, 平阳长公主也拍手叫好、赞不绝口。

  我常常因为不够奢侈而和周围人格格不入啊。

  刘陵和卫青对视一眼, 无奈默然, 上位者的思想他们不懂, 也不想懂。

  其实早在秦代就有上林苑了,但当时它的范围并不算大, 具体位置在秦国的都城咸阳渭河以南的今长安户县地区。

  这里川原秀丽,河流纵横, 风景优美,是皇家游玩打猎的理想地区。

  于是当年,秦惠文王便在上林苑修建阿城,到了秦昭襄王时期辟为王室苑囿。

  秦始皇当年就是在上林苑中修建规模极大的阿房宫。

  《三辅故事》中有说,秦始皇在上林苑修了146所离宫别馆。

  而根据刘陵曾读过的《史记》记载,秦二世在赵高“指鹿为马”以后, 到上林苑斋戒,每天游猎, 一见有人就射死。直到秦朝末年,上林苑才毁于战火。

  一直到汉高祖刘邦登基为帝后,才开放了秦朝时期的上林苑, 让无地可种的百姓在此开垦土地耕种庄稼,所以说这一带经过数年的耕种,早已成了优良的农田。

  刘陵也是后来问了卫青才知道,刘彻踩踏、践踏庄稼的南山就是他微服私访、骑马涉猎的钟南山下,而这些被踩踏的庄稼,也是钟南山下的百姓所种。

  别看刘彻当着平阳长公主和刘陵的面言辞凿凿的说不和那些辱骂他、害他被关入廷尉府的百姓计较,其实这人私底下身为皇帝的睚眦必报和小心眼是一点都不比别人少。

  他既然说了要兴建上林苑,便直接一不做二不休的派遣了官员强令那些百姓迁徙,将这些人迁往了关中渭河以北地区去开垦荒地,若有不肯迁移者,当即就被贬为奴隶,一时间惹得民怨沸腾。

  也有一些人怕得罪了皇帝,再不情愿还是无奈的搬家了。

  这期间,劝谏皇帝的人也很多。

  比如东方朔就上书劝谏皇帝道:“钟南山物产丰富,土壤肥沃,这里的百姓不能离了它们啊。如果把这些良田没收去建造上林苑,那不就是让这些百姓们饿死吗?”

  然而刘彻是个有仇必报的人,他能说自己就是要给那些辱骂自己的大汉百姓一个教训吗?身为大汉子民,居然辱骂他们的君父,现在都敢蹬鼻子上脸,来日是不是还要谋反了?

  刘彻冷冷的瞪视了自己最看重的臣子一眼,到底没说出更难听的话,只道了一句:“朕意已决,你即身为臣子,自当听令行事。”便把人挥退。

  这个在皇帝面前极有脸面的东方朔都得了皇帝的斥责,那些不受宠的大臣就更不敢多言了。倒是有人想走太皇太后和王太后那边的路子,只是窦太皇太后对此极为的不耐烦。

  对她老人家来说,兵权都给了刘彻,能不能收服那些兵将就是刘彻的本事了。至于刘彻兴建上林苑与她的期望背道而驰,窦太皇太后就更不在乎了。于她而言,只要刘彻不来和她争斗处理朝政的权利,刘彻就是大兴土木,再建造十个八个上林苑都碍不着她什么事。

  这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形下,也不知道哪个大聪明,脑子一转,居然把主意打到了淮南王刘安和刘陵的头上,头脑一热就去找了他们两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