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好风度的道:“翁主您口中的青弟小臣昨日已经见到了。”
哦, 哦,是吗?
刘陵有些讪讪的, 也不敢问了,把食盒递了过去, 张骞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态度更是和蔼三份, 对这刘陵连连道谢。
“小民还没用朝食呢, 早听说翁主府上的厨娘手艺精湛, 昨日小民就一饱口福,念念不忘, 没想到今日还能再吃到。”
给你赔罪呢,只是你好像没当回事, 但我带都带来了,掂回去还挺沉的。
张骞吃的连连叫好,赞不绝口,看他吃的美味,刘陵也有些骄傲。
“其实西域也有很多大汉子民没见过的食物,那些东西也很好吃。”刘陵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你虽然是奉陛下的命令去西域寻找大月氏的, 但也可以留意下。”刘陵想了想,得寸进尺的道:“要是能找到那些食物的种子带回来, 就更好了。”
张骞有些吃不下去了,皇帝郑重其事托付给他的神圣使命,怎么到了翁主的口中就成了找食物种子的小事。张骞刚想拒绝, 但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嘴短手软的张骞觉得自己除了答应好像也没其他拒绝的借口。
想了想,他无奈的叹了口气,道:“臣会让人帮助翁主留意的。”到底只是一件小事,随意让个仆人办了就是,不过是些许种子,这种小事他还是能尽量满足翁主的。
“那就多谢张骞兄长了。”刘陵笑容灿烂的道谢。
“不敢当,不敢当。”张骞想起昨天和对方兄友弟恭的一幕,苦笑道。
接下来,两人就张骞何时奉命出使西域等一系列事交谈起来。
听到刘彻只给了张骞一百多名随行人员一同前往西域,刘陵忍不住唏嘘。
刘彻这是真狂妄自大啊,一百多人穿越草原去往西域,这真不是给匈奴送菜的吗?
河西走廊自大月氏的人西迁后,已经全完被匈奴人所控制,要从人家的地盘穿过去,那危险性是相当大啊,不是找死又是什么呢。
难怪匈奴人在知道张骞一行人是大汉使臣后仍然将其扣留和软禁,没有把他们的姓名统统取走真是大发善心了。
只靠你们是真的没用啊,刘陵摇头想到,等十数年后你们回来,黄花菜都凉了,我都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刘安谋反也被连带处决了。
而且那个时候,她的干儿子小霍去病也长大成少年了,都可以给你们这数年的软禁报仇雪恨了。
刘陵同情的看了一眼张骞,把张骞看得莫名其妙。
“翁主?”
张骞疑惑的看过来,刘陵叹气,说起了自己的安排。
“这样吧,你们人还是太少了些,但是人多了容易暴漏也不好。别忘了我们大汉和匈奴可是敌人,大月氏和匈奴也是世仇的关系,匈奴人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汉和大月氏强强联合去对抗它呢。”
刘陵又带着张骞去找了刘彻,借口也是正大光明的。
“陛下,刚好臣妹也想派人去西域寻找良种,不如咱们就一起行动?”
“我手下有个叫雷被的,身手特别好,有淮南第一剑客支撑,单打独斗起来,连卫青都不是他的对手。既可以让他奉命保护张骞,也可以帮我办事,咱们两不误么。”
刘彻原本还不想答应,不过听刘陵这么一说,他倒是回忆起了雷被是何人。
他对此人还有几分印象,雷被确实如刘陵所说身手卓绝。当时在刘陵府上,见到雷被后刘彻还有几分见猎心喜,当即就向雷被伸出了橄榄枝,可惜的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雷被拒绝了刘彻的招揽。
刘彻一生气,就把此人抛之脑后了,现在想起来,他还有几分生气。
“哼,他不是拒绝给朕办事吗?”对刘彻来说,拒绝了他的招揽,除非那人有大才,否则好马不吃回头草的道理在刘彻这里被深刻的贯彻了个到底。
“他什么时候这样说了?”刘陵当然知道雷被和刘彻都是什么一副脾气,忙在刘彻面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道:“他只是怕给你走了后不能再保护我了么,当初父王把他派到我身边来的目的,就是保护我的安危的。”
刘彻这才奇异的看了刘陵一眼,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带着几分笑意的问道:“你现在不需要他保护了,所以准备将他给支走了?”
难怪他以前好几次看到雷被看卫青的眼神不对劲儿呢,现在想想,可不就如他所想么。
卫青是自己最喜欢的女人的弟弟,通俗点说就是自己人,自己人当然不能被外人欺负了。
没再多说,刘彻直接同意了刘陵所求,下令将雷被也列入了出使西域之列,并且为了安全,还多派了些人手,允许他们伪装成商队入西域,若是遇到危险,比如说匈奴人时,可以冒着生命危险暴漏身份。
至于会不会被匈奴觉得有威胁而反杀,那就只能求助于天命了。不过无论是皇帝还是刘陵都希望他们一行人尽可能的平安而归。
知道自己出使西域是刘陵求皇帝下的命令,雷被默然听令,哪怕听到自己被皇帝升职,等归来后更会大肆封赏,他也没有太高兴,而是对着来给他们送行的刘陵郑重的说道:“翁主一切保重。”
队伍远去,看着他们一行人的身影,刘陵暗自祈祷他们平安而归。
或许是刘陵的祈祷真的有些作用,这一次,他们异常好运的没有在一出河西走廊就遇到匈奴人。这其中还多亏了雷被的小心谨慎,他到底是游侠出身,摸爬滚打很有一套,又有皇帝亲自任命,武功又高强,队伍里的人对他这个领头人自然言听计从。
他们一行人从陇西出发,险险的避开了匈奴人,忍过飞沙走石的大戈壁滩,挨过了寒风刺骨,高如屋脊的葱岭,来到了乌苏境内,乌苏国王对大汉向往已久,对这些皇帝派遣的使臣非常热情。
而后他们来到了大宛境内,大宛王本来早就风闻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但苦于匈奴的中梗阻碍,未能实现。张骞他们一行人的意外到来,使他非常高兴。
尤其是张骞说大汉也要触及匈奴的一席话,更使他动心。于是满口答应了张骞的要求,热情款待后,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和雷被他们一行人送到康居,而后康居王又遣人将他们送至大月氏。
这其中艰难的行军旅程看似只是几句话,然而离他们出发离开大汉已经过去了三年,每个人都是满面风尘。
和历史上由于张骞被匈奴人囚禁多年,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不同。此时的大月氏人,还没有因为找到新的十分肥沃,物产丰富的国土改变对匈奴的态度。当张骞带着皇帝的意思向他们提出结盟夹击匈奴的建议时,他们欣然答应,连条件都没有提一个。
自觉已经完成了任务,张骞和雷被一行人带着财物和刘陵特地嘱咐的良种,开始了返程之途。
不知不觉中三年的时光就过去了,刘陵也从当初的碧玉年华即将向桃李迈进,而卫青也到了弱冠之年,有了皇帝亲赐的字:仲卿。
但刘陵还是经常直接喊卫青的名字,因为每每当她喊仲卿这两个字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软下语气,语调中有她也说不上来的温柔和缱绻。
这些年,没能如窦太皇太后和刘安所想的那般给刘陵找个合适的结婚对象,她至今还是单身贵族,刘陵骄傲的想着。
不就是罚款吗?她现在又不是出不起。
刘陵不但自己缴罚款,每次把罚款送往少府的时候,连带这还有卫青的她也一并缴了。
窦太皇太后和刘安早就不催她了,因此自从刘迁和修成女的女儿成婚后,长安城众所周知的刘陵和卫青是一对,至于他们为什么过了成婚的年龄还不在一起,所有人都觉得大概是因为刘陵脑子有病。
但刘陵却不觉得,只是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碎碎念:一定要满十八岁才能结婚。
他们不可不在意,但对在现代社会制度下长大的刘陵来说,只要未满十八岁,那就是她不能接受的未成年。
和未成年的小屁孩儿结婚,哪怕自己的心理年龄早就够了,刘陵也不情愿。
倒是也有不少人催促到卫青那里的,不过卫青的态度也异常坚定,只一句“一切听从翁主的命令”便将所有人都给挡了回去。
事后刘陵幸灾乐祸,你们是卫青的什么人,真以为他会听你的?卫青是沉稳、低调、内敛但可不是好说话的那种类型。
卫青含笑看着刘陵灵动的表情,默默等待时间的流逝。
催他们两人分开各自成家的人也死心了,默认这两人早晚是一对,大概率就在今年不出意料的,皇帝就会赐下赐婚的圣旨。
只是让谁都没想到的是,一向身体康健,众人都以为会长命百岁的窦太皇太后竟然病倒在建元五年的冬日,哪怕开春后,天气暖和起来,窦太皇太后依旧缠绵病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