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_九月有衣【完结】(127)

  【李显:……】

  【李旦:朕绝无伤及妹妹性命之意!】

  李旦确实无此意!

  他此前一心想要在妹妹与太子间寻求平衡。

  如今想要彻底禅让,也是不愿意对妹妹下手。

  【李治:显儿,你要杀太平?】

  【李显:……】

  李显不敢作声。

  其实早在太子李重俊谋反时,他就有杀李旦和太平公主的想法,只是御史中丞萧至忠泣奏:

  “陛下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岂不能保一弟一妹,受人罗织?宗社存亡,实在于此。”

  他这才放过他们。

  “阿耶!你先前放过相王,结果却是相王篡位!你不能再姑息他们了!”

  安乐公主再度进谏,欲杀李旦三人!

  【秦念:因为李显废物,他的皇后是废物,他想立的皇储安乐公主也是废物。】

  【秦念:李治,赶紧想办法救一下。不然太平和李隆基都死在这三个废物手中,这个时期的大唐怕是要亡得更快了。】

  “万骑军!你们要助纣为虐,杀吾与李隆基,致使大唐早亡吗?”

  太平公主突然站起,厉声喊道!

  羽林军许多军卒面露茫然。

  “诛逆贼!速诛逆贼!”

  见禁军竟有迟疑之色,安乐公主顾不得先求阿耶,连声勒令他们动手!

  ………

  秦念判定废物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拿着什么牌打出了什么效果。

  李显就不说了,史书认定的废物。

  韦后和安乐公主这母女俩,有着李显的极度偏爱,还能在李显死后秘不发丧一日,以令韦氏家族掌控禁军。

  结果十九日后就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诛杀。

  先机占尽,结果惨败。

  这不叫废物叫什么?

  至于为什么说李显想立安乐公主为皇储,则是出自上官婉儿的墓志铭:

  “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

  上官婉儿冒死四谏来阻止李显立安乐为储,第四次“饮鸩而死,几至颠坠”。

  饮毒后差点死了,是李显怜惜她的才能与坚贞,让太医将她救了回来。

  这就说明李显必然有立女儿为储君的念头,上官婉儿才会如此死谏。

  太平公主为上官婉儿书写悼词“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显然,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的人,忠于李唐。

  不过李隆基篡改历史,《旧唐书》的记载是上官婉儿劝韦后行武则天之举,还与武三思私通弄权。

  【李治:李显!你不得……】

  “陛下,应直接择定太平为皇帝!”

  武照却是想到李显的数次沉默,果断谏言道。

  李治早就习惯采纳她的谏言。

  【李治:李显无能,当以太平为帝!】

  太平公主大喜:

  “先帝诏令、以吾为帝!万骑军,为朕诛逆!”

  羽林军为禁军主力,本为太宗时期的百骑,后为阿娘扩至千骑,又被李显置万骑。

  她此前没有阿耶诏令就敢站起来策反他们,是因为她知道羽林的将领与李隆基暗中结交,而羽林军的士卒们出身多为六郡良家子。

  太平公主就是在赌他们更忠于太宗与高宗,而不是登基未满四年、纵容妻女跋扈虐下的李显!

  李隆基看着万骑士卒皆应姑母之言,心绪极为复杂。

  他暗中与羽林军中上层将领结交,但只要李显还活着,他就很难鼓动羽林军弑君。

  如今姑母得皇祖父诏令,得位极正。

  又不像李显三人那般无能,不可能给他登基的机会。

  他甚至不认为姑母会放过他。

  ………

  秦念看着李治前后两段截然不同的话,很快就猜到原因。

  李治的扮演者真是个天才!

  这是在扮演被武则天劝说后改主意?

  太细节了。

  【系统:检测到嘉宾组成员“李显”已死亡,检测到李治已确立李太平为皇帝。】

  【系统:相关皇帝加入群聊:李太平。】

  就是系统太出戏了。

  完全辜负了李治的好演技。

  上次赵德昭杀赵炅也是这样,简直就是现杀。

  不对,赵炅好歹还挣扎了一下,假装正在被杀。

  这李显死得也太迅速了吧?

  演都不演了!

  比这更让秦念无语的,是太平公主被起名李太平。

  太扯了吧?

  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原名,李令月之说是对“伏见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的断句错误。

  “妾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是错误断法,“令月嘉辰”其实是固定句式。

  但随便编个名字,也好过李太平。

  秦念摇摇头。

  估计甲方是重金请人扮演历史人物,却忘了系统管理员也得找个合适的人。

  秦念的思绪相当飘忽,念头又转到了——

  这“系统”该不会是金主本人吧?

  金主显然不会缺请专业人士的那点钱,那就极有可能是金主自己在充当“系统”。

  秦念迅速放弃找甲方提议换“系统”的想法。

  ………

  太平公主茫然了一瞬。

  她不叫李太平。

  但很快她就目光坚定——她现在就改名李太平!

  【李太平:祖父!阿耶!阿娘!】

  第95章

  进群先拜见先帝。

  李太平现场提拔方才最先响应的士卒, 命他们迅速前往皇宫各处接替左右羽林军的中上层。

  原本的将领皆软禁于宫廷,待事后再予以调任。

  包括方才助她诛逆的羽林军将领——

  她在皇宫中耳目不少,当然清楚李隆基与这些将领的勾结。

  【李治:……】

  在李治看来, 他的太平还在襁褓之中。

  突然看到女儿喊他,有点不知道该作什么反应。

  尤其是太平这么快就杀掉李显……

  李显是他已经十一岁的嫡子。

  【武曌:朕竟是不知你如此“有能力有魄力”。】

  武曌不是不知道太平有能力。

  但真不知道有能力到这种地步。

  这也太快了。

  雉奴刚下诏,数息之后太平就已经接替李显入群。

  【李世民:太平,当戒骄奢,勤勉治国。】

  李世民同样惊异。

  他本以为武曌、秦念二人就已经是女子中的异数。

  结果他尚未出生的孙女居然同为异数。

  宋朝的赵炅还能挣扎一二,李显却是迅速被诛杀。

  距离此次天幕出现才多久?

  【秦念:真成玄武门继承法了。】

  秦念想起《旧唐书》对太平公主的描述:

  “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 每预谋议。宫禁严峻, 事不令泄, 公主亦畏惧自检,但崇饰邸第二十余年。”

  太平多权谋策略,武则天认为她类己,经常让她参与谋划。

  由于宫禁森严, 谋议之事不能外泄, 太平因此自我约束, 只是热衷于装饰府邸二十多年。

  可见武则天相当赞赏这个女儿的能力,而太平对武则天相当畏惧,她的骄奢说不定就是自保的手段。

  【李世民:……】

  秦念不说,李世民都没意识到太平与他的相似性。

  【李太平:玄……谨遵祖父之令!】

  李太平迅速反应过来。

  秦念说的是她与皇祖父一般,是弑兄登基!

  但李太平不介意。

  以公主之身干政, 她遭受的诘难多了去了。

  秦念是力主她应为储君的人, 李太平知道她此言应无恶意。

  更何况与皇祖父并论, 这是她的荣幸!

  皇祖父两次发言,甚至后一句只是六个点,她的民心排名都迎来两次上升。

  大唐百姓至今依旧敬重太宗皇帝。

  【李太平:亦谢秦皇相助,若无你执言,朕恐怕已为李显所杀。】

  虽然要是没有秦皇提及她,李显也不会想要杀她。

  但李太平知道若无此险境,她也没机会以朕自称。

  【秦念:现在的问题,就是你所在时期的李隆基,和李旦时期的你,其生死该怎么决定了。】

  【李太平:……】

  这话李太平没法接。

  她总不能刚登基,就昭告天下为了稳固皇权,她必会诛杀对她有威胁但尚无过错的皇侄。

  至于另一个时期的自己……

  那也只能听天由命。

  【秦念:你不妨胆子大一点,留下李隆基又如何?削其羽翼之后,这难道不是一个极有能力的谋臣吗?】

  虽然秦念认为开元盛世有很多水分,但开元年间的李隆基确实做到了慧眼识珠。

  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四个有能力的宰相,都是武则天时期入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