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_九月有衣【完结】(13)

  以阿父的谨慎,不可能让弟弟们有如此疏漏。

  但他真没想到自己会卷入巫蛊之祸。

  想到太子刘据尚不能自保,卫伉竟然要为没有牵连弟弟们而庆幸。

  卫青无奈。

  只得幸于天幕现世,陛下不会再兴巫蛊之祸。

  【刘启:刘彻,再有论巫蛊事者,杀!】

  刘启看不下去了。

  数万人,嫡亲的子女孙辈……

  这岂止是昏庸?

  如此行事,还能获誉千古一帝,彻儿的功绩究竟有多大?

  【刘彻:诺。】

  刘彻也没想到巫蛊之祸竟然会牵扯这么多人。

  他正值盛年,也没有诸事不顺。

  看得出巫蛊之乱背后,定是有人借助他笃信巫蛊兴乱。

  阿父此言既是警醒他,亦是宣告天下不得再有人论巫蛊之说。

  ………

  李世民眉头紧皱,他突然意识到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朕为何居于汉武帝之下?难道朕亦晚年昏庸?”

  再想到他的太子也换人了,李世民更是坐立难安。

  李承乾和群臣纷纷劝解,皆认为陛下不会行汉武帝之事。

  【李世民:秦皇,汉武帝晚年昏庸至此,何以排在第二?】

  秦念点点头。

  很好,龙凤猪的排名她知道了:龙猪凤。

  ………

  李世民此问,自然引发诸汉帝的不满。

  但他位居第三,其他人就是想质疑他都没有资格。

  【秦念:不知道,这不是朕排的。】

  【李世民:你认为他可否排在第二?】

  李世民有此问,担忧的是自己晚年还不如刘彻。

  论功绩,李世民自认不差。

  但就是因为知道自己功绩不低,才担忧排在第三是因为以后做错太多事。

  ………

  李世民拿的这是什么剧本?

  秦念有些疑惑。

  如果是刘彻排第三,不断质问第二凭什么,她能理解。

  但太宗不应该是这么在乎排名的人。

  【刘彻:你不服?】

  【秦念:你俩谁排第二,朕都认可。】

  【刘彻:哼。】

  【李世民:谢秦皇解惑。】

  李世民叹气。

  他知道规则限制之下,秦念不能细说。

  ………

  刘彻极为不满。

  天意都认为他名列第二,秦念凭什么说李世民能与他一较高下?

  ………

  嬴政静静地看着第二第三争第二。

  【秦念:说回卫霍。刘彻,你运气是真不错,历史前十的名将你能占俩。】

  【刘彻:这就是朕的帝国双璧!】

  刘彻已经喜欢上“帝国双璧”这个词。

  当然,他还记得李陵。

  十五岁了。

  好好培养,或许将会是帝国三璧!

  【秦念:最难得的是冷血如你,居然对他们还真有几分真心——虽然朕猜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俩也拎得清:既不结党营私,也不蓄养士人门客。】

  【刘彻:你说话非要如此难听?】

  刘彻不理解。

  他早就看出秦念对他并没有真正的恶意,但偏生说话如此难听。

  比那些只会直谏的谏臣还要难听!

  ………

  秦念点头。

  难听就对了。

  难听说明她的扮演没跑偏。

  她就怕一个不留神把人设变成了“谏臣”,而不是嚣张霸道的皇帝。

  【秦念:其实还能更难听,朕对你已经是恩宠有加。】

  【刘彻:?】

  看着那个莫名其妙的问号,刘彻嘴角抽了抽。

  自继位之后,还是第一次有人对他用“恩宠”这种词。

  可惜,此人不在大汉。

  刘彻没办法处置秦念。

  而各朝臣子皆肃容,尤其是汉武一朝。

  “既不结党营私,也不蓄养士人门客”。

  这话似乎是对他们讲的。

  【刘彻:李绪是谁?】

  秦念正在想接下来聊什么。

  卫青霍去病陪葬茂陵?这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说与不说,都是刘彻的既定剧本。

  却见刘彻竟主动挑起话题。

  且这个话题十分符合汉武帝的人设。

  有仇必报。

  李绪帮匈奴练兵对付汉军,汉武帝确实不可能放过他。

  【秦念:他是驻奚侯城的塞外都尉。但你要怎么处置尚未降匈奴的他?】

  奚侯城,李绪还不是都尉,已被现任都尉拿下。

  只等陛下说出处置方式。

  刘彻本想将李绪族诛。

  但秦念此问,倒让他有些犹豫。

  “尚未降匈奴”。

  李绪只是个开始。

  他还有数十年寿数,这数十年间又将有多少人会犯下死罪?

  全都杀掉?

  族诛李绪无妨,公孙敖该不该诛?

  那毕竟是将军的救命恩人。

  【刘彻:如若是你,又将如何处置?】

  【秦念:你问朕?】

  秦念果断敲甲方的聊天框。

  得知她编的人设史实也是史实,但不提具体的人事物就不违反“不得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事件”。

  【秦念:朕依法治国,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

  依法治国。

  果然是秦皇。

  各朝观天幕之人皆有此悟。

  但秦法严苛,始皇帝的民心即便有所上升,但依旧位处下游,为“群成员”之末。

  秦念又为何身居榜首?

  【刘彻:即便是为异族练兵,也不刑之?】

  【秦念:为异族练兵的前提是他被俘,你把他调去关内耕地,他能千里迢迢跑去被匈奴俘虏?】

  【秦念:这叫预防犯罪。】

  嬴政蹙眉。

  在他看来秦念此举有些仁弱。

  ………

  李世民叹道:“民心第一,朕不及也。”

  若是他得知有人将行逆举,必不可能如秦念这般,只是略作考虑便做出决定:

  “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

  天幕禁止谎言,又面向天下百姓。

  这就是秦念的为君之道。

  【刘彻:此事暂且搁置,先论其他。】

  【刘彻:还有哪些人降虏?】

  刘彻的民心迅速下跌。

  此言一出,大汉人人自危!

  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几十年会发生些什么。

  但刘彻脸色没有任何变化。

  他不在乎民心。

  他只在乎忠与不忠。

  民心有何惧?

  秦始皇的民心如此之低,他在世时有人能够造反成功?

  都是千古一帝,刘彻也有这个自信。

  秦念正要敲出一个名字,但盯着手机屏幕时,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从“刘彻”那两句算得上平静的话里看出了杀气。

  “我刚才回答依法治国的时候,就已经是‘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的人设。”

  “如果我把降虏的人说出来,就是配合刘彻杀还没有犯罪的人。”

  “好险,差点我的人设就崩了。”

  【秦念:你重用宠妃的兄弟,这个人战功赫赫。但在巫蛊之祸中,你在他出征时将他的妻儿监禁;他初战告捷,得知消息后急切想要立功赎罪,冒进之下将七万汉军葬送在匈奴。】

  七万汉军,葬送在匈奴。

  这段话为黔首所见,刘彻在民心榜的排名数息间下落近百名。

  刘启张口欲要斥责刘彻,却终究没有出言。

  巫蛊之事,他已经说过了。

  ………

  秦念默默在心底给“战功赫赫”打个引号。

  李广利的战功可太水了。

  只是她现在要借“信息差”去“说服”刘彻认可“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才能算是遵循自身的人设。

  【秦念:刘彻,这算不算你的过错?】

  第10章

  又是巫蛊之祸!

  刘彻已经开始厌恶“巫蛊”这个词。

  他原本想要杀尽所有不忠之臣,但看到秦念这两段话,他不得不重新审视之前的想法。

  秦念没有说出这个人的名字。

  “宠妃的兄弟”,即便刘彻很清楚卫青绝不会冒进葬送全军,这句话还是让刘彻不由得想到卫青。

  将“他”代入卫青,刘彻得出的答案,是算。

  将在外,因巫蛊之祸监禁其妻儿。

  晚年的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

  【刘彻:朕会调李绪守陵。】

  奚侯城,李绪感激涕零。

  他本以为他全族都会受他连累。

  “罪臣叩谢陛下!”

  ………

  卫青此刻终于赶到李广处。

  “李将军,罪不及尚未犯罪的人!”

  陛下已经赦免李广失期的过错,现在的问题就是卫青得保下公孙敖。

  李广一言不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