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已编造“赤帝子斩白蛇”之说为自己造势,就是在等待反秦之日。
却不想尚未反秦,就被天幕——
刘季终于想明白这“声誉榜”“民心榜”为何意。
他竟然就是刘邦,那可是声誉榜排名前九之帝!
“这刘邦就是未来的我!”
刘季骄傲自得,而追随他的壮士皆喜形于色。
【嬴政:胡亥亡国,是因为徭役过重。轻徭薄赋之后,难道还会亡国?】
在嬴政看来,选刘季为帝,大秦就已是亡国。
他如何能够接受这般解释?
【秦念:徭役过重只是亡国的原因之一。秦法过于严苛、地方官吏藏匿六国余孽、各地准备造反多时等全是亡国的原因,而最大的危机在于北方已经建国的匈奴。】
【嬴政:秦法可修,叛贼可诛!】
【秦念:外地官员大多与六国有旧,尽数诛杀谁来治理地方?六国余孽极善藏匿,如何进行抓捕?凡改革必然触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引发动乱,以祖龙的威望可以轻易改制,刘邦能力出众也能完成改革,彼时秦宗室之中又有谁能做到?】
【嬴政:……】
嬴政怒意更深。
但他清楚秦念所言句句属实。
正是因为知道属实,嬴政才更加无法接受!
若是没有天幕,难道他死之后大秦就必然会亡国吗?
【秦念:蒙恬被胡亥所杀,匈奴已无人可制,很快就会成为华夏的心腹大患。难道秦亡于匈奴,会比秦亡于汉好听?】
【嬴政:韩信。】
嬴政已多次听王翦夸赞韩信的天赋。
韩信能助刘邦胜项羽,就必然能够北逐匈奴。
【秦念:祖龙,你家的韩信忠于你,彼时的韩信却是心不向秦。】
秦念这话是有意为之。
胡亥剧本中最适合华夏的皇帝就是刘邦。
秦念不能假定秦朝宗室能有人做得比刘邦更好。
当时唯一留名的秦宗室是子婴,展现出的能力也就是装病骗赵高来见他,趁机让韩谈刺杀赵高,在位四十六天后亡国。
没有展现出足够的能力,秦念就只能选定刘邦。
所以即便彼时的韩信还没有反秦,她也要用话术让嬴政以为胡亥时期的韩信已经反秦。
反正胡亥时期的韩信不可能心向秦国,她也算不上撒谎。
【嬴政:……】
嬴政虽然知道韩信是因为刘邦的赏识而忠于刘邦,如今必定会忠于自己。
但看到秦念此言,他误以为胡亥时期的韩信已经背秦,不愿为秦效力。
韩信先从项梁,后随刘邦。
刘邦项梁,全是反秦的叛贼。
秦念曾言韩信是在项梁渡过淮河之后才追随项梁,此时她只知胡亥残杀手足,就断定韩信心不向秦。
或彼时已是举世反秦之时。
亦或韩信在投项梁之前,还曾追随其他反秦势力。
………
“采。”
刘邦不由得惊叹。
他当然知道这是秦念的话术。
韩信需要的是赏识他的君王,哪怕是嬴政于天幕拜胡亥时期的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也极有可能效忠秦朝。
但秦念故意说成“彼时的韩信却是心不向秦”,分明就是在误导始皇帝。
她对先祖竟也是这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刘邦不会出言提醒始皇帝,正如此后的各朝皇帝也都保持缄默。
此刻刘邦意识到其实无需隐瞒刘季的年龄。
【秦念:如今天幕现世,若是刘邦入主关中,秦宗室或许还能得以保全性命。大秦若亡于六国旧贵族之手,得知大秦有复国的可能,他们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大秦宗室。】
【嬴政:……】
【刘邦:朕必会厚待始皇帝的后人。】
【刘季:吾必会厚待始皇帝的后人!】
刘季心领神会,立即明白“刘邦”是在提醒自己作出承诺。
他此刻已经明白“秦念”的身份。
这是后世复秦的始皇帝后人!
复秦意味着自己建立的王朝也会覆灭——但刘季看着排行榜上的各种姓氏,就知道没有万世的王朝。
就算秦念复秦,又有何妨?
第157章
看到“复秦”之说, 嬴政的怒意稍减。
但他依旧无法接受大秦如此轻易就走向亡国。
原本的历史是胡亥无道,子婴杀赵高之时,刘邦已至峣关, 故而无力回天。
可此番有天幕降世,胡亥已然被诛。
秦念又如何确定宗室中没有力挽狂澜之人?
刘彻让八岁的刘弗陵登基,可以有霍光辅政,难道大秦就找不出一个霍光?
赵光义、李显被诛之后,皆是本朝宗室即位。
缘何到了大秦,却是要将江山拱手相让?
【秦念:胡亥即位仅三年,大秦就亡了。既然胡亥已经杀害所有手足,那么此时距离大秦亡国就只剩下两年。】
【嬴政:!!!】
嬴政怎么也没想到,胡亥竟是即位三年就让大秦亡国。
仅仅三年!
他一统六国也需要十年。
秦国立国至今近七百年, 胡亥仅三年就将其葬送?
他怎会有如此愚蠢昏聩的子嗣!
【秦念:两个时辰后, 彼时的天下之人就能看到此前八个话题的内容。届时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天下百姓的六国旧贵族为了复国, 必会倾尽全力围杀刘季。】
【刘季:……】
刘季收敛笑意。
原来天降皇位的同时,还伴随天降危机。
【秦念:刘季一死,到时候不仅大秦必亡,四分五裂的华夏要如何应对有着三十万精锐骑兵的匈奴?异族奴役华夏的惨剧必将提前上演!】
【嬴政:……】
嬴政时期。
年轻的张良在此刻失语。
“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天下百姓”——这是秦念对六国贵族的评价。
她凭什么说这种话?
凭她正在劝始皇帝为了华夏, 让胡亥时期的刘邦即位。
“朕唯愿华夏永存。”
这不是虚言, 秦念是当真视华夏重于王朝。
有着三十万精骑的匈奴……若各国复国, 能够阻挡吗?
张良复韩的决心,第一次动摇。
【秦念:祖龙,请为后代计、为华夏计!】
【嬴政:……】
自亲政之后,就再无人敢逼迫于他。
可面对秦念的步步紧逼,嬴政却无法怪罪她。
秦念对他向来恭敬, 劝谏之言才会委婉至此, 否则她大可以将话说得更加难听。
胡亥即位, 三年亡国,已过一年。
不改制迟早会亡,改制则内部必生动乱,北边还有匈奴虎视眈眈。
倘若所择秦君未能救世,大秦亡国之后,所有宗室必会被六国余孽诛杀殆尽,秦念的先祖也难以逃脱,大秦将再无复国的可能。
更甚者大秦亡于异族,后世看待大秦,就如同看待宋明两朝。
自己若执意置后代乃至华夏于危境之中,后世又当如何看待自己?
………
冯劫冯去疾都相信天幕之上的始皇帝就是先帝。
可若是先帝因“秦念”之言而定刘季即位,他们又怎敢轻易听从?
如果天幕为假,那就是他们葬送大秦!
又如何对得起先帝对他们的重用?
此刻天幕的骤然停滞,牵动着所有人的心神。
【嬴政:面对西汉末年的困局,你都能提出重整山河之法。彼时之秦,你当真认为必亡?】
嬴政知道秦念对华夏的重视。
可正因为知道,他才怀疑秦念会为了华夏,刻意隐瞒救世之法。
只要刘邦即位对华夏更有利,她就不会在乎大秦的兴亡。
正如她此前所言:
“若变化对华夏万民有益,朕乐见改朝换代。”
【秦念:救西汉的分田地之法,也需有能力顶尖的明君才有可能功成,否则只是加速亡国。我若身处彼时之秦,自当能救秦。祖龙若还活着,天下也必不会乱。但彼时的秦宗室没有展现任何救世的能力,而是眼睁睁看着胡亥一步步葬送大秦。彼时之秦……必亡。】
秦念推演过无数次,结论是始皇帝一死,秦朝必亡。
赵高指鹿为马的时候,大秦的宗室无一人敢清君侧,包括子婴。
子婴是在胡亥死后,才敢设计杀赵高。
换作是朱棣,面对又蠢又毒的胡亥,他肯定不会放过夺权的机会。
这就足以说明秦朝的宗室无能。
或许是在始皇帝治下,这些宗室已经习惯了顺从。
就算将胡亥入群的时间提前到胡亥刚刚矫诏的时候——
轻易自尽的扶苏,绝对没有救世的能力。
其他被杀时毫无反抗能力的公子公主,他们若是有救秦的能力,早在扶苏被赐死时就该嗅到危险的气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