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_九月有衣【完结】(64)

  刘彻和刘秀试图讥讽秦念,反倒将其激怒,以至于牵连阿父。

  故刘恒为阿父解围时,就只言解围之事。

  ………

  现在被族人盯着的就变成了项伯。

  “我现在还不认识张良啊!”

  如今他们还在关中。

  项梁因犯罪在栎阳县被逮捕、蕲县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平息案件后,项氏一族才暗中离开关中。

  在这之后,项伯犯下杀人罪,被在下邳当任侠的张良藏匿,救了一命。

  【刘邦:吾兄事项伯,定下儿女婚姻,得项伯于鸿门宴相救。也正是因此,项羽败亡之后,吾没有追究项氏旁系。】

  项籍怒视项伯。

  “你的后人亦得以保存,”项伯干巴巴地解释:“秦念的大将军就是你的后人。”

  “你不帮刘邦,我怎么会败亡?”

  项籍年纪虽小,但他又不傻!

  “好了,不要争执,先商议如何应对此番项氏之危。”

  项梁无奈道。

  【秦念:你能从鸿门宴里活下来是华夏之幸。项羽被称作西楚霸王,但他也只能是西楚霸王。若社稷落于他手,以其无容人之心、及对百姓残虐无度,那才是天大的危患。】

  突然被后世秦皇如此指责,项籍很不高兴。

  项梁却是惊出冷汗。

  西楚霸王?

  此王……可是彼王之意?

  想到“章邯降楚之后,被项羽封为治咸阳以西,定都废丘的雍王”,项梁更是惊恐。

  【刘邦:朕犹喜此言!】

  刘邦自是知道,秦念此言,应是欲断项羽反秦之路。

  无容人之心,则谋臣武将不会去投靠项羽。

  对百姓残虐,则民心尽失。

  正如此刻刘邦再度上升的民心——

  有项羽作对比,社稷归汉便是华夏之幸!

  【秦念:只是朕现在都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相信你入关后秋毫无犯、登记户口、查封仓库是为了等他,派将守关是防盗贼这种鬼话?】

  【刘邦:因为传达这些话的人是项伯。项羽太信任项氏一族的族人,却不愿意相信谋士范增,这就是他的缺点了。】

  项籍再次怒视项伯。

  项伯:“……”

  【秦念:更绝的是你问他谁告密导致他怀疑你,他居然反手就把曹无伤卖了,帮你肃清叛徒。】

  刻意提及曹无伤的事,当然是秦念在为“项羽不可能反”铺砖加瓦。

  按照项羽在历史上的人设,那叫一个恨秦入骨。

  最重要的是项羽又不在群里,秦念不可能说服他不要反秦。

  要想让项羽降秦,那就只剩下一个选择:

  断项羽反秦的一切后路。

  无容人之心、对百姓残虐无度、轻信刘邦之言。

  甚至连叛徒都会被项羽出卖。

  【刘邦:哈哈哈,吾也没想到项羽竟会如此坦诚!】

  【秦念:还是读书读太少了。】

  少年项籍面红耳赤。

  伯父项梁教导他读书,他没学成就不学了,现在是在学剑。

  【秦念:由于楚怀王熊心想要按约定封你为关中王,项羽尊熊心为义帝并架空他,分封十八路诸侯王。范增劝他将你封在巴蜀,结果又是项伯,收了张良的财物后就劝项羽将汉中也封给你。】

  秦念看楚汉之争的历史时,都不得不感慨刘邦能赢,运气是真的逆天。

  但凡张良没救过项伯,但凡项伯不那么吃里扒外,但凡项羽政治智商再高一点——

  刘邦怎么可能那么顺利地成为最后的赢家?

  ………

  范增摇摇头。

  他原本亦有反秦之志,可当看到项羽如此轻信族人,项梁又死于骄兵,他还是决定继续隐居。

  只看项羽听信项伯的谗言,范增就知道这就不是他应该去效忠的人。

  项氏一族看着“项羽尊熊心为义帝并架空他分封,十八路诸侯王”,皆瞠目结舌。

  不是惊于项籍竟然有如此权势。

  而是惊于项羽“架空”楚王,有如此谋逆之举,项氏一族如何在六国遗民中立足?

  【刘邦:这些财物是吾赐给子房的金百镒、珠二斗。可惜子房助吾获取汉中、又劝吾烧毁栈道之后,就回到韩国事韩王,吾与子房再遇,已是吾还定三秦之后。】

  韩信兵仙之称,在秦念讲述他的功绩时已为各朝各代之人认可。

  张良谋圣之说,则在刘邦的不断提及间,也逐渐变得清晰。

  当然,秦念之前那句“名不副实”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大多数黔首都不能像刘邦那般看出那句话里的“不能谋其国”是文字游戏。

  囚车里的刘季看得出来。

  只能摇着头暗叹,可惜了。

  天幕一出,他不会再得谋圣辅佐。

  【秦念:张良那是身在韩王侧而心在汉。】

  【秦念:你平定三秦后,张良写信给项羽说你只是占据关中不打算东出,以齐赵反楚为由骗项羽北进攻齐。项羽大概是越想越不对劲,就将韩成杀了,封郑昌为韩王来阻挡汉军,张良逃亡归汉。】

  【秦念:韩王成的死,算无遗策的张良算不到吗?】

  史书刻意没写韩王成之死与张良之举的关联,但看前后顺序,不难看出其中的蹊跷。

  秦念还是嘴下留情了。

  否则这时候她就该嘲讽韩成的死是张良故意为之。

  她其实很喜欢张良,故意贬低只是想让祖龙剧本里的张良入秦。

  反正只是扮演类聊天群,又不是舞到正主眼前。

  ………

  “秦皇这是要引出项羽杀义帝,并非是要指责子房啊。”

  刘邦笑道,他早就看出了秦念的目的。

  张良当然也看出了秦念的目的。

  虽不喜秦念这三段话还暗藏着迫使他入秦的祸心,但张良不得不感叹秦念极似嬴政。

  秦始皇“没有辜负任何一个功臣”。

  这秦念如此煞费苦心,显然也是极为重视助他复秦的大将军。

  【刘邦:并非如此。当时项羽杀义帝,又将韩王成囚在彭城。子房就算不写那封信,项羽也不会放过韩成。韩成虽死,吾承诺以韩宗室信为韩王,再度复韩。】

  这么说倒也解释得通。

  但韩王信建都晋阳以后,也没见张良再去辅佐韩王信。

  不过秦念又不是杠精。

  就韩王信那个投降匈奴的废物,也不配得张良的辅佐。

  秦念也知道刘邦既是以这段话为张良开脱,也是在帮她铺设保项羽的台阶。

  虽然她并不需要刘邦的帮忙。

  她已经想好这个小话题结束,就以”项羽杀熊心“引出楚汉之争。

  但帮了就是帮了,秦念当然领情。

  ………

  熊心看着自己的死,不知该作何表情。

  先前他见项梁拥立他为楚王,还以为项氏一族忠心耿耿。

  结果项羽先架空他,又将他杀死。

  项燕知道他会有这么一个后人吗?!

  此时的韩成同样心有戚戚焉。

  甚至熊心好歹还有约定关中这样被秦念称赞的举动,而他就一直被秦念讥讽。

  被囚于彭城再被杀死,真就是一事无成。

  项梁本就动摇的反秦复楚之心彻底死了。

  “项羽杀义帝”。

  这个义帝是楚怀王熊心。

  至此以后,项氏一族再也没有资格声称复楚。

  【秦念:之后就是你借熊心之死号召各诸侯王攻楚,正式开启楚汉之争。】

  【刘邦:知义帝之死,吾袒而大哭,亲为发丧,临三日。】

  刘邦可不想认“借熊心之死”这种说法。

  但他也不敢直接否认。

  于是直接说出当时自己的作为,假装他就是真心为义帝之死悲痛不平。

  好消息是秦念并没有继续追问这件事。

  坏消息是——

  【秦念:随后你趁着项羽攻齐,带着五十六万联军攻入楚都彭城,然后就志得意满日日笙歌?】

  【刘邦:……】

  【秦念:张良这时候都在你身边吧,他没能劝住你,是不是也觉得五十六万联军,优势在你?】

  【刘邦:咳。】

  张良默然。

  正如秦念所言,由于军力差距过大,陛下认为胜券在握。

  他虽进行了劝说,但到底不像初入关时那般汉弱于楚,陛下并不在意他的劝说。

  他也没再劝。

  【秦念:项羽以三万精兵击溃五十六万联军,近二十倍的兵力差,你居然可以输得一败涂地。】

  第47章

  【刘邦:唉。】

  以三万击溃五十六万?!

  “羽之神勇, 千古无二”之说竟是因此得来?

  虽然嬴政还是极恶项羽屠城坑卒,但真看到项羽的战绩,他不得不为之而惊。

  难怪秦念欲要保下项羽的性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