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皇帝聊天群_九月有衣【完结】(89)

  ………

  嬴政扫视殿下诸臣一眼,诸臣皆冷汗涔涔。

  他们毫不怀疑,陛下必会效仿秦念之政,重臣家属亦需服徭役。

  但没人敢出声反对。

  既是惧陛下之威,亦是无法否定秦念之言。

  “让官吏的家属凌驾于万民之上,只会使得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这话对吗?

  很对。

  ………

  大秦臣民不敢妄言秦念之过。

  其余各朝的官吏就没有这层顾忌,纷纷以暴秦辱骂秦念。

  然而黔首听得官吏的骂声,再看向天幕的两位秦帝时,反倒犹豫起来。

  让官吏家属同样需要缴纳赋税徭役,算是暴秦?

  ………

  赵匡胤笑着与诸臣否定了秦念之说。

  爱民的皇帝不多,群里却不少。

  而他现在还不能是。

  大宋尚未一统,他的民心排名也不算高。

  此时认可秦念的治国理念,恐怕黄袍加身又要上演一次。

  ………

  朱元璋与朱棣商议多时,最终作出决定:

  先部分试行秦念的科举制。

  大明已有社学,无非是将儒家经典修改为“语文数学”。

  若真有效用,再论徭役赋税之事。

  【秦念:不过各朝各代面临的情况不同,应按照本朝的情况修改科举制,全部照抄肯定会水土不服,出现反作用。】

  “完善的科举制”就是秦念根据各朝科举制的利弊编的。

  她无法确定可行性。

  这是一个严谨的皇帝聊天群,秦念当然得发免责声明。

  她只负责说出理论上弊端最少的科举制,让群成员的剧本有参考对象。

  【赵匡胤:此言有理。】

  秦念这话说出来,赵匡胤的压力就更小了。

  【秦念:老赵你一搭话,朕就想起科举制必须提防的一个问题:作弊。】

  这话不是秦念随便找了个由头。

  赵匡胤对科举制的完善,主要就是一系列防止作弊的手段。

  比如锁院制:确定考官人选后,将考官锁在贡院,断绝与外界的往来。

  又比如弥封制:用纸糊姓名籍贯。

  前者如今的公考都在沿用这个办法,后者更是稍微正规一点的考试都在用。

  ——弥封制起源于武曌在吏部铨选考试中的“自糊其名,暗考定等”。

  ——吏部铨选指的是分配官职,分配对象是已经通过科举或其他方式获得当官资格的人。

  【秦念:作弊的手段层出不穷,反制手段也应与时俱进。但有一点不会错,那就是重罚。参与作弊者皆可杀,直系血亲五代以内不得参考。】

  【刘彻:此言朕甚喜,贪官污吏之后,也应数代不得参与科举。】

  刘彻见猎心喜。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刑罚。

  有的官吏不应以死罪处置,这数代不得入仕倒是极佳的刑罚。

  若真有才能出众之辈,亦可用君权赦免其罪。

  如此能够增强君权的政策,他如何不喜?

  【李世民:朕早已规定刑家之子、工贾异类禁考。这五代……是否过于严苛?】

  【秦念:你这规定就不对。】

  【李世民:?】

  【秦念:五代不得入仕,是因为朕极度厌恶贪官污吏和以作弊破坏科举公平的蠢货。你若是觉得严苛,改成几代都行。】

  【秦念:但科举制的目的,是招收有才能的人,为什么工贾异类要禁考?】

  李世民没想到他随口提到的工贾异类禁考会引起秦念的注意。

  【李世民:防官商勾结。】

  【秦念:官吏和军队确实都应该禁止经商。但你可以要求入仕商户必须脱离商籍,甚至要求其大部分家产充公,而不是禁止商户科举。】

  李世民当然认可前者,大唐本就禁止军队、官吏及其亲属经商。

  可秦念所说的商人之后可入仕,哪怕财产充公……

  会不会引发商重于农?

  这个问题刚出现,李世民就想起秦念早已就农商问题给出答案:

  “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

  赵匡胤面不改色,似乎没将“官吏和军队确实都应该禁止经商”放在心上。

  【秦念:手工业者不得参考就更奇怪了,为什么?】

  秦念当然知道为什么。

  她就是要与李世民的扮演者打配合,把古代科举制的弊端说出来。

  李世民一说“工贾异类禁考”,秦念就知道这是要解决士农工商抑制“工商”的意难平。

  【李世民:士农工商,四人各业,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

  李渊默默放下茶杯。

  他觉得接下来要挨骂了。

  秦念这人,除了始皇帝嬴政,就没有他不敢骂的皇帝。

  没错,这“士农工商,四人各业”正是出自他的诏令。

  【秦念: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秦念:看似在抬高“农”,实则是以周礼的尊卑贵贱,将农工商一起贬入尘埃。】

  【李世民:……秦国亦抑工商。】

  李世民也没想到,他居然不得不学汉武帝围秦救唐。

  【秦念:秦汉就没有科举制。你唐朝要碰瓷,也别往大秦身上碰。】

  【李世民:朕无此意!】

  “理解”碰瓷的含义,指的是故意将瓷往人身上碰,从而讹诈钱财之后,李世民连忙否认!

  他只是为阿耶略作辩解。

  士农工商之说,并非源于阿耶,而是古已有之!

  【秦念:农民农忙时务农,农闲时服徭役,没钱付束脩,更没资格脱产学习。科举制说是允许农家子参加,他们有参加的能力吗?】

  【秦念:倒是工人与商人或许能给子女读书的机会,却被剥夺科举的权力。】

  【秦念:二凤,你确定你的科举制是在抑制工商,而不是唯有士族的豪门寒门有资格参考?】

  【李世民:朕……】

  李世民无法辩解。

  绝大多数的农民根本不认字,更别说参与科举。

  【秦念:工商业本是农民改变命运的渠道,却在律法层面上被歧视贬低。农工商三等,看似是抬高农,实则是断绝农民的上升之路。】

  【刘秀:但不抑制工商,农荒则易现饥荒。】

  刘秀知道秦念此前说过,以经济学可平衡农商。

  但如今秦念公然说出工商业是农民改变命运的渠道,这分明是鼓动农民弃农从工商!

  即便如今遭到指责的是唐朝,刘秀也不能再保持沉默。

  【秦念:不打压工商,农民就会放弃务农竞相进入工商业,这是为什么?】

  【刘秀:……】

  【秦念: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最苦的就是农民。田赋在农,杂赋在农,苛税在农,徭役在农,农民几乎不可能凭借努力积攒财富改变阶级。】

  第66章

  各朝各代的农民怔然望天。

  最苦的是他们。

  他们知道自己苦, 也习惯了自己苦,甚至不觉得苦有问题。

  能活下去就好,哪里会去想什么“积攒财富改变命运”?

  命运……不是天定吗?

  怎么能去更改?

  【秦念:不去改变农民的苦, 只想着把农民牢牢禁锢在农田里。如果这叫做爱民,那可真是古往今来最大的笑话。】

  天地寂然。

  后世秦皇竟然认为让农者务其农,不是爱民?

  可此刻,却没人能指责秦念所言荒谬。

  民心榜首,万民所向。

  连唐太宗李世民的民心都会上下波动,而秦念稳居第一,岿然不动。

  天幕禁止谎言。

  秦念的每一句话,都是他的治政方式。

  在他治下,农工商皆可参加科举, 且——

  农民不再那么“苦”?

  【嬴政:农田无农, 税与粮由何而来?】

  诸帝皆寂之时, 嬴政打破了沉默。

  他不在乎被指责不爱民。

  他也不觉得自己爱民。

  若秦念能给出不误国事的政策,嬴政也不会拒绝。

  嬴政在乎的,是自身的权势与大秦的社稷。

  【秦念:西周农具是耒耜,亩产约四十千克。各朝各代的重量单位不一致, 请自行换算。】

  【秦念:刘邦时期有铁制农具, 亩产约七十千克;李世民时期长曲辕犁普及, 亩产约一百四十千克。】

  【秦念:这是在各朝各代皆抑工的情况下,工业对农业的促进。祖龙,墨家不是只能研发攻城利器,全力支持他们研制农具,加上农家的育种沤肥技术——后世亩产可以是秦时的七倍以上。】

  以上数据都是秦念从网上获取, 无法确保真实性。

  但秦念可以确定的是随着耕作技术的发展, 只看各朝人口数据也能判断出粮食在不断增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系统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