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不得不动容,她早预料到,老太太绝对不会放过在她身边留人的想法,于是上前伏在贾母身上,哭到:“祖母……”
众人见状忙上前一番劝慰,再次难舍难分之后,元春才哽咽着继续说到:“孙女怎忍再见世人骨肉分离……”
“娘娘别担心,老祖宗早有打算呢!鸳鸯那丫头从小跟着老祖宗,她父母都在南边看房子呢,最是忠心!
亏只亏在颜色差些个,不及抱琴多矣!只不过,娘娘是明月之辉,丫头们生得再好也不过萤火之光,或暗些或明些,都不大显眼!也认做一样的了……”
凤姐这话一出,明摆着告诉元春,第一,不用担心鸳鸯骨肉分离,因为本也没聚在一起。
第二,鸳鸯长相一般,没有威胁!这是凤姐自己的心思,以己度人,觉得元春应该也不愿在自己身边放个好颜色的丫头,没得膈应。
元春拒绝的话在嘴边打了个转吞了回去,突然想到:……鸳鸯!
-----------------------
作者有话说:想救一救鸳鸯,摆脱贾赦的魔抓。进宫镀层金,出去之后贾赦就不敢伸手了……啊,一个做娘娘的侄女身边的丫头,说起来都烫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8章
听到鸳鸯的名字,元春吐到嘴边的,拒绝的话打了个转又吞了回去,她还以为母亲会将金钏玉钏两姐妹推进来。
毕竟当年她想让自己的人陪元春进宫,就没成功。
抱琴是老太太手底下调教出来的人,当初陪着元春长大的,还有一个叫彩霞的丫头,那才是王氏正儿八经放在女儿身边的心腹。
因为入宫待选的官员之女只可以带一个贴身丫头伺候,彩霞不如抱琴得元春喜爱,所以后面又回到了王夫人身边。
若以私心论,王氏自然最希望陪在元春身边的是自己的丫头
可那时,贾府上下都笃定了元春进宫是要给义忠亲王做侧妃的,入宫不过是走个过场,回来后凭着贾敬大老爷的脸面,再塞个把人进去也不是什么大事。
王氏寻思犯不着为了个无关紧要的先后顺序与婆母争执,所以就同意了由抱琴陪元春入宫的决定。
谁知后来发生了那么多事……
如今元春要放抱琴回去,想也知道家中必定还想再塞一个人进来。时时在自己面前提点着家里的好处,说话做事也方便。
元春以为这个人必会是王夫人处来的,没想到老太太舍得如此下血本,把自己身边最得用,最忠心的丫头推了出来。
元春心中千回百转,面上只是抱着贾母哭,恍若没看见母亲脸上的强颜欢笑,也不关心她们是如何达成一致意见的,算是用眼泪默认了这个安排。
再哭过一场,双方净面上妆,才算是结束了这场“喜相逢”,抱琴笑意盈盈地端上果品茶盏,轻轻揭过了话题。
元春擀了擀茶,轻啜了一口,仿佛漫不经心地问:“听说,薛姨妈家表弟表妹都进京了”
王夫人得了这一句,脸上带了三分喜意,附和道:
“可不是,正是大大的喜事,我们姊妹分开多年,再没想到还能有在一处的时候!都是老太太体恤……”
说完还不忘了恭维贾母一句,元春闻言笑着点了点头:“祖母是最爱热闹的……”
“宝丫头是个最守礼孝顺的孩子,娘娘见了一定喜欢,可惜姊妹们不能常在一处,否则定是最和美的!”
王氏这么迫不及待地夸着薛宝钗,显然和前世一样,早打着要亲上作亲的主意。
比起不太和睦的小姑子独生女,端方持重的宝钗显然更得王氏喜爱。
元春明知她的意思,可还是故意曲解了这话,淡淡道:“以后表妹进宫了,我们自然有和睦的日子……”
“进宫娘娘说的是宝丫头”王氏
面露惊愕,不明所以地看向元春。
那边,老太太的眉头早已皱了起来,显然是想到了什么事。元春恍若未觉点头道:
“后宫即将大选,薛家也在应选之列,还是家中给表妹托情报退了”
“报退倒是没有,但宝丫头怎么可能入选,蟠儿那孩子……”王氏说到此处猛然住了嘴。
元春心想,是呀,薛蟠打死了人,宝钗本已失去入选资格,可是家里不是手眼通天,助他无罪释放了吗
王氏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脸色登时难看起来,只不好过于外露,勉强遮掩道:
“蟠儿……蟠儿那孩子行事没有章法,你姨妈如今事事都指着宝丫头呢,怎舍得让她入宫”
眼看王氏不好说出薛蟠打死人的事实,又一时着忙无话应对,嘴里竟带出宫里不好的意思来,再有那你呀我的冒犯之语,贾母连忙咳嗽了一声,温声细语地岔话:
“宝丫头身上素有热症,那是娘胎里带来的病根儿,不当在应选之列的。”
关键时刻,老祖宗果然还是老祖宗,一句娘胎里的弱症,切中要害!
入宫为妃的女子都是奔着诞育皇嗣来的,这顶顶重要的一条就是身体要健康。
即便算不上强壮,也万万不能有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否则传到了王子皇孙身上,谁也担待不起这个责任。
凤姐机灵,听出了话风,忙附和道:“对对对,宝姑娘样样都好,就是身子弱了些。
唉,难为她母亲哥哥愿意费心思,年复一年花儿朵儿地给她配药方,这才稳住不发病,进宫却是不能了……”
元春端起茶盏掩饰住嘴角的笑意,故作疑惑地问:
“哦薛表妹也有弱症这可难为了姨妈……正好,我前儿向皇上求了一个太医,想着给林表妹调养调养身子。她一向体弱,若是偶然犯了病,老太太太太岂不忧心
我本是随口一求,成否只看天恩。谁知皇上念着她父亲勤谨,竟特地指了仇太医过去。
他是甄家的老人了,以后到了咱们家,好好供养着,若家人一时有了病痛,能方便好些不说!
如今,正好也能给薛表妹看看,年纪青青的,可不好落下病根!”
“娘娘说的是,娘娘是最体恤兄弟姊妹的,如今又有了皇上这么大的恩典,林丫头和薛丫头的病,可就有望好啦……”
一阵歌功颂德过后,元春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就此结束话题。
对于寄居家中那些女孩子们,元春都很包容,宝钗聪敏,黛玉灵慧,湘云活泼,宝琴娇憨……各有各的优点长处。
虽说女孩子们在一起,难免有些小心思,小龃龉,可总的来说无伤大雅。比起她们的哥弟兄来省心多了。
在元春眼里,宝钗和黛玉一样还只是个小姑娘,但他哥哥不是!
元春犯不着与宝钗为难,可实在厌烦薛蟠。
尤其因为薛蟠的事,贾雨村那个忘恩负义之辈还攀上了贾王两家,越发不知要祸害多少百姓。
每每想到此处,元春都甚烦闷,如今恰好趁势点点王氏。
别看薛姨妈一副低眉顺目,好好太太的样子,能养出宝钗那样的女儿,她就不可能真是个蠢的……
且不说薛家卡着这大选之期进京的真正目的,就说这薛蟠犯事之后,薛家怎么只想着求助贾府呢
按理来说,如今在朝上,王家比贾家更有权势,可薛姨妈千里投亲,分明直奔着贾家就来了。
别说王子腾离家外任,就是他登时死了,王家本族还在,哪需要薛姨妈求到姐夫家头上去。
究其原因,不过是王子腾的夫人太过精明厉害,任何年代,人命官司都不是小事。
薛蟠犯了那样的大案,正值王子腾仕途通达之际,他怎肯为这个不成器的外甥脏了自己的手。
也就王夫人贪恋着薛姨妈的奉承,享受被薛家隔三差五的钱财补贴,才会乐意接下这个烂摊子!
薛宝钗前世的确没参加大选,那是因为薛姨妈将薛蟠视做眼珠子一般,承担不起半点失去儿子的风险。
若薛宝钗前世当真进宫入选,查身家的时候,薛蟠的事就极有可能被翻出来。
那人命官司如何禁得起详细查!
所以,身为女儿的薛宝钗就是有再高的青云志,也只能屈服于现实,给家中唯一的男丁让路,哪怕他不成器!
前世的薛宝钗这么避开了大选,大概率,她今生也不会进宫。
但一朝想到薛家也要要送宝钗进宫的意向,这个大概率的风险,贾母和王夫人都不会去冒。
看着贾府三个话事女性的脸色,元春知道,如无意外,今日之后,贾府里身子不好的姑娘就不止林黛玉一个了。
自己的母亲,元春自己清楚……
她愿意善待薛姨妈的前提,是这个妹妹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