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哼笑一声说:“这贾雨村是个顶聪明的人,本宫倒是有些好奇他说的皆大欢喜,若他果然有这个本事,助他一助倒也无妨!”
贾雨村出身贫寒之家,虽然占了一个贾字,其实与贾府本家并无关系。多亏生来一副聪明的脑子,从小刻苦读书,才为自己奔出来一个前程。
这种人吃过亏,见识过人情冷暖,并且野心勃勃。只要利益相关,且己方不落下风,他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
贾家实在是不成气候,元春不盼着他们能对自己有所助益,但防不住他们给自己找麻烦。
只看贾赦,最近在外边恐怕兴得连名姓都忘了,什么人的东西都敢往自己这里塞。自己虽不怕那些,但能放一个人在外面看着,少些麻烦总是最好的。
这贾雨村荤素通吃,人话鬼话都能说,倒是个好人选——
勤政殿里,周高昱也在想贾雨村。元春呈上来的单子,他差不多的也有一份。
元春如今怀着龙胎,皇帝又明确下过命令要母子平安,毓秀宫周围明里暗里不知多少眼睛盯着。来路不明的东西怎么可能顺顺当当地就递到她面前。
不过此事说大也不大,因为早有前例……
当年太祖皇帝在各路豪杰的帮助下打下了江山,为表亲近,除了分封诸位国公、辅臣、异姓王之外,还准其各家贵女入宫为妃,意在子孙后代共享天下。
当时皇后之位未定,各位贵女都身负家族的期许,盼着能先人一步诞育皇嗣,延续家族的荣耀。
所以贵女们进京时,各家攀比着,不怕花钱,只怕陪送的不够。
有了身孕之后,娘家并亲友睦邻更是敲锣打鼓送东西,多为庆贺之意。
如今虽然没有这样的风俗了,但嫔妃有孕,娘家传送点东西进来也并不稀奇。德妃当年是这样,惠妃如今也是这样。
只元春这边,因为有了山子野的传言以及众人的揣测在先,才使得这件事格外突兀些。
但山子野那件事,归根结底还是周高昱自己冒撞了,算得是他给元春惹了麻烦。
回忆起今日将手掌放在元春腹部是感受到的温暖,周高昱仰头叹了一口气。
他对毓秀宫总是更不放心些,惠妃娘家强势,自己也有主意;刘氏被皇后护得密不透风,这两个都不用他操心。
唯有元春,她那个伯父愚蠢鲁莽、贪财好色,家中子侄也尽皆酒囊饭袋之辈。她在外头没有什么助力,还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要被拖累!
她虽体谅自己,不欲使自己为难,从来不替家里说一句好话。可若就这么放任下去,要是有朝一日贾家当真有人做出了不可挽回之事,自己又怎么忍心看她六亲无靠!
周高昱挣扎了一会儿,充分认识到自己总归还是个俗人,于是对刘顺子说:
“传旨给吏部,平调贾存周为广南学差,择日赴任……至于那贾雨村——此届任期满了之后,着他去兵部习学,任命旨意另发!”
“是……”
贾恩侯是个不打断腿不会消停的人物,荣国公府又是大房管着家。
贾存周为人还算端方,可惜于家事上全然不通,与其让他留在京城担着受人连累的风险,不如将他远远地调开,远赴广南去做些自己擅长的事。
至于贾雨村,这个人有脑子,但是行事路数还得再观望观望。如果还堪使用,凭着这个姓,倒还可以留给元春做个帮手。
周高昱面不改色地为元春筹算着,并自动将王家排除在元春的势力之外。
以她的性子,若是让她知道王家送了宗室旁支进来参选,只怕会闹得天翻地覆。可正因如此,周高昱才一定要将那王氏女子留下。
王子腾府中,竺氏也对此事存有疑惑:“老爷,愉嫔娘娘
如今圣眷优渥,咱们为何还要将令仪送进宫去?
咱们那外甥女往年瞧着倒好,可近些日子风言风语地听起来,竟霸道得很!
令仪虽然美丽,可这脑子……。进去了,不一定能得皇上喜欢不说,只怕惹得愉嫔恼恨?”
“哼,那又如何?”
“老爷——”竺氏显然对王子腾的敷衍不太满意。
王子腾一向还算尊重这个夫人,见她不满,于是停了写大字的笔,冷笑道:“娘娘如今身怀有孕,若日后产下一个皇子,你觉得皇上会如何看待我这个手握兵权的皇子舅公?”
竺氏愣了一下,磕磕绊绊地说:“不至于吧,咱们家一向最是忠心,皇上不正是看重了老爷这点,才放心升老爷做九省检点的吗?”
“皇上的信任不会一成不变,旁人的口舌也需要提防。小皇子会越长越大,如果真有一日,皇上对这层关系产生了忌惮。你觉得,一个能换人做的九省检点,和至亲血脉的小皇子比起来,孰轻孰重?”
“那这又与令仪有什么关系?”
“你才说了外甥女霸道,她要是知道咱们送了一位貌美无双的旁支女孩进宫,你说她会如何?”
“这,恐怕难免与咱们生了嫌隙。”
“这就是了,一旦咱们家有了自己人在宫中,那势必就要更向着自己人啊!和娘娘的关系远了,皇上也就不用取舍了,而我,自然也就不用挪地方了!”
“可——令仪性子鲁直,恐怕不是娘娘的对手。”
“呵,她怎么可能斗得过咱们那外甥女,咱们娘娘的恩宠连庄家的女儿都要退一射之地,令仪再长一个脑子也玩不过她!
当然了,要是皇上吃腻了山珍,想要尝尝清口小菜,她也未必没有受宠的机会,你素来对她甚好,不怕她记不住家中的恩典。”
“那要是娘娘因此事一直记恨咱们怎么办?”
“她若生了个女儿,恨不恨的,也就那样。若是有福气生个儿子,除非她是打定了主意只做太妃,否则只要我还一日掌着兵权,她就有来求我的日子。
何况我还特地给她选了个蠢的,她要是真聪明,知道此事后就该面上恼恨,心里头感激我!”
竺氏看着王子腾自信的样子摇了摇头,呐呐地说:“老爷说的在理,可是我这心里,总觉得没底……”
王子腾闻言一甩袖子,不乐地说:“哼,妇人之见,你且不用操心这些事。听说宝玉又病了,你倒该看看他去!”
竺氏闻言抿了抿嘴,也不再辩驳,转身出去了……
元春一直好奇,贾雨村会如何为薛蟠一案的收尾,没想到消息来的那么快!
一个月之后,柱子进来给元春传话,说是薛家近来办了件喜事——
“说是那薛大爷啊,最是个见不得人看疾苦的人。早年从金陵入京时,路上碰见了一个被拐子拐卖的十二三岁女孩子。
那女孩子不仅模样生的好,性情也和顺,举手投足之间不像寻常人家的女孩,那薛大爷见状就留了心。
趁那牙人不在的时候,悄声问那姑娘,果然听说她是好人家的女儿,因早年被人拐走了,这才流落在外头。
薛大爷一听这姑娘的遭遇,就动了恻隐之心,想帮这可怜的姑娘早日与家人团聚。
于是当下就给了定钱,还与牙人说好了,第二日去官府过文档、交割卖身契,然后将人领走。
谁知那拐子贪婪,得了薛大爷的定钱不足,还将那姑娘又再卖给了一位好南风的冯姓公子。
第二日,这来领人的两家,刚好就撞在了一路。
薛大爷那时早已已打定主意,必要送那姑娘回家,于是说什么也不肯让她随着那素行不良的人回去。不想冯姓公子爱那少女好颜色,也不肯放手。
两人争执间,冯姓公子自己摔了一跤磕到了脑袋,回家吃了酒睡了三天,一口气倒不上来,死了!
那薛公子因此还平白惹了场官司在身上,还好他恩怨分明,并未迁怒那姑娘。
等到有司查明了事情的始末后,他还是将那姑娘带回了家……
这些年间,薛家出钱出力,终于找到了那姑娘的娘家!
她原来还是乡绅家的女儿,如今薛家好人做到底,亲自去接了这姑娘的亲人来相认。
好事成双,薛母爱那女孩人品,还越性在史老太君的见证下,收了那姑娘做干女儿。薛家还正儿八经地摆宴,要给她们饯别,择日送还家乡呢!
元春听了这一番颠倒黑白的说辞大为震惊,越发好奇贾雨村是如何从中操作的,于是忙着问柱子。
柱子歇了口气,灌了两茶碗茶水,说——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章
柱子这些日子内外奔波,风言风语地听去,也算搞清楚了薛家当年的荒唐事。
那拐子使人家破人亡无疑最该万死,可恨那薛蟠打死了人还扬长而去,半点没把天理国法放在眼里。绝对不是轻描淡写的“过失”二字能够掩饰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