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皇帝对老臣们的清查步步紧逼,首当其冲的就是最近赫赫扬扬的柳家。
柳婉清因为褓衣一事担了失察的罪名,皇上没立刻想起她来,过后却直接下旨降了她的位份。上位不久的柳嫔直接降为了柳贵人,让原本指着她说话的柳家人大失所望。
柳家身上的小辫子一抓一大把,最近在朝上频频被参,每日下朝都是灰头土脸的。
柳婉清嘴上说着不靠家里,关键时刻还是急得嘴上生疮,交泰殿外求了好几个早上,都没能扣开皇后的大门。
就在众人都以为柳家会最先倒台时,谁都没想到永正六年挥下的第一刀,会是朝向江南甄家的……
夏季多雨,元春记着通灵宝玉的心愿。怕出纰漏,马道婆那边的事一了结,立马就派了贾琏将贾府从姑苏采买的女孩原样送还家乡。
顺便让他秘密带走了被做成花盆底的通灵宝玉,并让他顺路将这么个器物扔到定河中下游。
借口都是现成的,出了马道婆这样的事,娘娘深以为这些三姑六婆就是乱家的根源,不但请老太太直接断了这些女尼女道上门的机会。
还要退还当初为了省亲,采买的那些女尼女道们。并让琏二爷亲自送她们回原籍,以此来为家长长辈、以及宝二爷求福减灾。
吃过上回的教训,贾琏这次听话了许多。虽拿不准元春让他这么做的目的,但宫里的风声也听了几耳朵,以为是什么要命的术法,连忙捂得死紧。
甚至连凤姐都没告诉,一路乘船昼夜兼程,足等到将那花盆底亲自沉入水中,才大舒了一口气。
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们,无论当初被卖时多么舍不得家,在贾府中好吃好喝地过了两年,大多不愿意再回原籍,一路上闹得厉害。
贾琏心里头存着事,半点没犯以往怜香惜玉的毛病。不但骂走了蠢蠢欲动的贾芹、贾蔷等人,还直接与这些女孩子们说明了。
不想回家的,不但回不了贾府,还要被送到江南的庄子里头配人。
那里头要么是佃农,要么是管事,日子嘛,也过得去。只是再想入以前一般饭来张口的,就再不可能了。
此话一出口,原本还闹腾得厉害的姑娘们立马噤了声,面面相觑之后各自打起了主意。
最后,大多数姑娘都选择拿了遣散银子各自散去,只有个别没主意的不敢走,求了贾琏后被送到庄子上配人。
元春也知道,忽然送走这些女孩子显得有点狠心。但此时的狠心,总比眼看着她们日后被贾芹几个随意糟/蹋强。
前世这些女孩子们被送去馒头庵和清虚观之后,没多久就彻底沦为了暗/娼。
后来事情被人揭破,有人将这件丑事写成字条贴的满大街都是,气的贾政王夫人捶胸顿足。
而这些女孩子们的命运,最终多数也都没逃过一个死字……
送完这些女孩子回程的路上,贾琏顺便拜访了贾府在江南的老亲——甄家。
甄家这一年听说过得也不甚太平,但为了招待贾琏,甄家的话事人还是设了家宴款留他。
家宴上,贾琏见到了大名鼎鼎的甄宝玉,果真像极了丢玉前的贾宝玉。
还来不及感叹,外间突然闹了起来。不过一会儿,甄家一个看起来甚为体面的管事居然屁滚尿流地跑着进来报信,
说是外间被一些拿着刀兵的差人围了;还说立马就要进来拿人,让不是这家的亲友赶快退出去,女人们抓紧时间穿戴好。竟是个要抄的光景!
饶是贾琏经过的事不少,此时见了这场面
,也免不了心里直发慌。
匆忙间只能袖了甄家老太太硬塞过来的五万两银票,一路听着哭声跌跌撞撞地往外走,脑子都是懵的……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0章
贾琏战战兢兢离开甄府,回头一看,重重庭院已被官兵把守,内里哭叫之声交错,乱成一团。光听着,就让人禁不住腿肚子发抖。
贾琏的兴儿牵着马,立在旁边颤声道:“爷,咱们快走吧,甄府这是犯事儿了,刀兵不长眼,仔细被冲撞咯!”
攥了攥鼓起来的袖袋,贾琏手心里都是汗,那里头装着甄家老夫人仓促间塞进来的一沓银票。
方才看着老夫人那无声而哀求的眼神,贾琏鬼使神差地就将那叠子银票收下了,此时瞧着眼前这番景象,心中十分后悔。
兴儿见贾琏只是呆站在原地不动,心内发慌,正要开口劝时,那领头的一个官兵已厉声呵道:
“官府公干,闲杂人等速速回避,不得逗留!”
兴儿这些人平时跟着贾琏横行霸道惯了,几时听过这样的重话,奈何此时人生地不熟,闻言先就矮了气势,不敢发作。只好弯腰应是,连扶带拽地将贾琏拉走了。
贾琏心不在焉地跟着兴儿走出两条街,才如大梦初醒般猛然回过神来,反身攥住兴儿的手说:
“你别只顾跟着我,快去打探打探,甄家这是怎么回事今日围门那些又是哪路上的人!”
“诶哟,我的爷,您还管人家这些闲事!咱们在这儿人生地不熟的,与其稀里糊涂地到处去碰,不如快快家去与老爷们商议是要紧。”
兴儿明摆着不想去,他们这等人平日里霸道,真碰上了事儿,一个赛一个的怵。此刻只巴不得立时哄着贾琏回转,哪里还顾得甄家的死活。
眼见兴儿只一味推脱,贾琏突然一马鞭抽向他,怒道:“该死的奴才!平日里好饭好菜地养着你们,关键时刻竟半点不中用,可见都是些狼心狗肺,靠不住的!!”
兴儿听着这话不对,连忙低头哈腰地应承:“二爷息怒,小的说错话了,小的这就去查……这就去!”
贾琏气冲冲地瞪着兴儿离开的方向,头皮一阵阵地发紧。
甄家与贾家是老亲,冷不丁看着他们遭了这么大的祸事,贾琏心中顿生唇亡齿寒、兔死狐悲之叹。
恍恍惚惚回到下榻的旅店,贾琏是坐立难安。想了一会儿,又将身边跟着的随从派了三个出去,与兴儿一同打探消息去了……
“主子!有消息了,甄家竟是担了大干系!奴才拿了爷的门贴去拜了本府的老爷,那老爷看了门贴也还客气,只说此事是禁中直接下的令,钦差老爷亲自来办的,多的一句不肯透露。”
“钦差是谁”兴儿还没卖完关子,贾琏就迫不及待地打断了他!
兴儿摇摇头说:“是个御史,这二年间才选上来的,咱们怕是难说上话……”
听到是个新选上来的御史,贾琏就知道自己是使不上力了。贾家好几年没能出个上朝参政的人,能给面子的都是些老亲,那些个朝廷新贵都是生面孔。
“爷,甄家被参了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以及亏空帑项目多个罪名,咱们在这关头凑上去,只怕不但帮不到甄家,倒反坐实了他家的罪名。说不好,还要连累咱们自个儿!”
“鼠胆之辈,何用你多言!咱们的行程自然耽搁不得,但甄家与咱们是世交,既然碰见了,万没有不问就走的道理……
你多留些银钱下来,托个值得信赖的人,等风声过去一些,帮着打点打点吧!”
贾琏虽骂兴儿鼠胆,其实自己心中早先怯了。这些老牌的世家同气连枝,是几辈子的交情。其中又有多少牵扯不清的勾当,贾琏自己都说不清。
如今甄家倒了,不多问两句,贾琏心中都发慌。
又逗留了几日,虽不真切,但风言风语地听去,甄家似是在银钱上出的事。听说那衙属里头做了好十几个账房,算盘珠子拨得隔着墙都能听见。
可惜了甄家,白出了两个娘娘!大好的基业说丢就丢了……
贾琏一路北上,越走这心里越不是滋味。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甄家倏忽之间的倾倒让他总忍不住胡思乱想。
于是走着走着,索性修书一封,告知家中自己要缓归,接着打马转道,南下找贾政去了……
相比外边,宫里头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晚了许多。甄太妃一个气急直接昏了过去,甄常在直接去了勤政殿,跪求面圣。
元春应召到勤政殿伴驾的时候,高高的日头晒着,甄瑜就直挺挺地跪在粗粝的青砖上,身边除了一个带进宫的丫鬟,别无他人。
贾家分明是自己死后才被抄的,但元春恍惚在她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没有多看那狼狈的主仆二人,元春绕过她们走进了勤政殿。不一会儿,外间就传来一阵喧哗……刘顺子进来回话说,甄常在晕过去了。
元春研墨的手顿了顿,皇帝却恍若未闻。刘顺子等了一会儿,见皇上毫无表示,就乖觉地退了出去,听着外头的动静,应是他做主将甄氏送回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红楼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