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恰恰好,龙门关附近的熊州正有史万宝驻守,史万宝自唐廷第一次东征洛阳时便被留在熊州防御王世充。
见李世民有条不紊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位于下首的刘德威是异常感动。
他先前在晋阳辅佐李元吉,尽心尽力不提还每每要为李元吉收拾烂摊子,又顾忌着李元吉年纪小又贵为皇子,他根本不敢说什么重话,只盼望李元吉能长大听劝。
可谁知道李元吉反手逃跑弃城把他留在晋阳,被俘后好不容易逃归,得了李渊的勉励。
因着他曾是李密的部下,此次便也随着李世民一道出征。
可与李世民这个元帅相处不过一月不到,他就觉得处处舒心。
身先士卒,与将士同吃同住,同时又谦逊好学听得进劝,对于他手下的将领也给予了最大的尊重。
更不要提他那出色又令人佩服的军事才能。
也唯有这样的人,才能让他真心信服。
正漫无边际想着,刘德威却突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刘德威,大河北岸外围据点怀州,便交给你来夺下了。”
刘德威回神领命。
李世民见状点头,又将目光放到了洛阳周遭的隘口,心中细细琢磨。
罗口道,伊州,轘辕关,这三处地方都是可以打通前往豫东的关卡,往后便是平原,洛阳地势低陷,由此便可轻易自后包围洛阳。
只是,究竟该从何处入手呢?
似乎是李世民沉思的时间太过久了些,杜怀信敏锐地察觉到了李世民的目光一直这三处隘口游移。
想起这段时日李世民私底下与他的对话,杜怀信想了几息便明白了,他对上李世民的目光,见李世民冲他轻轻点头,这才开口道:“末将觉得该走轘辕关。”
李世民眉头微扬,在杜怀信话音刚落之际多种思绪一一闪过,几乎是瞬间便让他下定了决心。
“说说。”虽然同杜怀信的想法一致,但是李世民依然想听听杜怀信给出的理由。
不知道他们二人是不是想到了一处。
“罗口道的位置太过靠后,地势又狭窄险要,其外的众多州县还在王世充手中,若是莽撞自此处进攻,恐怕派出的唐军会有去无回。”
“至于伊州,虽然地形相对平坦,比之轘辕关好攻不少,但是……”
杜怀信说到此处顿了顿,努力回想这几年翻阅过的所有唐朝军报。
自李渊入主长安后,窦建德王世充纷纷想要分一杯羹,三方各有冲突,但这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却让他印象深刻。
李公逸。
曾经依附李密,后来归降王世充,最后却又奔赴李渊,就算是孤身一人也想着抵御王世充的军队,可还未等他入朝请求支援,便在襄城被王世充的伊州刺史杀害。
王世充此人气量小十分记仇,李公逸这般越过他直接选择李渊的做法,恐怕一直让王世充耿耿于怀。
当初的伊州可是险些因着李公逸一人而被唐廷拿下。
所以不论是记仇还是因为印象深刻,对于伊州,王世充肯定是万分看重的。
但是,洛阳被叫做四战之地不是没有道理的。
想到此处杜怀信勾唇,笃定道:“因着李公逸,王世充必定会在伊州设下大量布防。”
“而轘辕关,山路十二曲,盘旋往还,怎是一个险字可以概括的。”
“但也恰恰是这一点,很容易便让人忽略轘辕关的布防,抱有侥幸的想法。”
“王世充兵力不足,顾此失彼,我们出其不意,轘辕关很大可能会被一举拿下。”
李世民赞叹:“不错,说得对极了,这个任务便交给你如何?”
尾音微扬,熟悉李世民的杜怀信轻易便听出了这是打趣。
杜怀信不好意思般笑笑,他看向身侧的王君廓道:“末将倒是想,只可惜末将对洛阳周遭了解不多,辜负了元帅的好意。”
“但王郡公便不一样了,早年游历多地,又曾是瓦岗军的一员,比之末将是更加适合的人选。”
王君廓听着颇为受用,便接着杜怀信的话自行请命。
李世民点头:“但是打仗到底不好赌一个可能。”
“王君廓,你的首要任务便是自洛口断王世充的饷道,在这之后有机会便想法子拿下轘辕关。”
“至于其他,罗士信,五日后我便派你带领前军围攻慈涧,你可知晓?”
罗士信浑身上下是压制不住的激动与躁意,他坚定点头。
李元吉看着一个两个都不知道为何兴奋的将领,无聊地撇撇嘴。
说起来这次出征东都李元吉也是跟着来了的。
这其中有李渊的推动,亦有李建成的推动。
李渊是想着让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跟着李世民镀镀金,好歹要让人们淡忘他丢弃晋阳的污点。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李渊隐秘的小心思。
他看得很明白,他这三个成年儿子相互之间明争暗斗,李元吉自然是亲近李建成,眼看李建成这个太子被李世民压得喘不过气,便是他这个皇帝的光辉也隐隐被李世民遮掩。
这般情况下,李渊又怎么放心得下,李元吉随军便是制衡李世民的一颗棋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0_b/bjRL6.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