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瞧你同他关系还算亲近,你也帮我一道劝劝。”
杜怀信苦笑:“他只听二郎的话。”
李世民轻哼一声:“哪听话了,尽会惹我生气,罢了,等他回来后我再想想法子。”
话落,李世民正色道:“你这次来是有何事?”
杜怀信自袖中拿出一封密信:“管州总管杨庆想要向二郎秘密请降,希望二郎派出人手接应。”
李世民一乐,随口嘲讽道:“就是那个不晓得到底是姓郭还是姓杨的家伙?”
杜怀信点头,心中默默吐槽。
是啊,就是这个堪称人形变色龙的家伙。
第61章 暴毙
说实话, 杨庆真乃当世奇人。
杜怀信最早见到这个名字是在李密归降唐朝后,那个时候他只是好奇为何这个人在别人口中姓氏总是变来变去,然后他就专门去查了查此人。
查到的结果令杜怀信印象深刻。
杨庆是隋朝宗室, 阿娘一家为郭氏, 在早先年杨家还未夺位时因着惧怕被高家清洗, 将自己的姓氏改为郭以此躲避。
在杨坚成为皇帝后, 他顺理成章将自己的姓氏给改了回来。
这些还不算什么,等到隋末之际,他为了保命归附了李密,又将自己的姓氏变为郭。
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后, 他又被王世充俘虏, 彼时的王世充还打着大隋忠臣的旗号,所以他又一次换姓了。
在这之后杜怀信便时不时关注此人的后续动向, 毕竟杨庆此人的经历实在太过戏剧性了,这站队投机的本事也是常人所不及的。
果不其然, 在王世充杀掉小皇帝自己称帝后,他又变姓氏了。
犹记得杜怀信当初知道后特地将这个人这件事当作奇闻讲与了李世民听, 李世民沉默了良久,最终憋着笑吐出了一句:“要不他还是趁早改成李姓吧。”
不得不说, 李世民这一句玩笑话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语成谶了。
现如今谁瞧不出来王世充已显颓势, 杨庆在此时向李世民投降简直是顺理成章, 如此一来这怕是又要改回杨姓了。
胡思乱想了一大堆,杜怀信面上依旧严肃万分,他看着陷入沉思的李世民不由出声询问:“二郎打算派谁去?”
“说起来管州便在汴河附近,这一带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 是从前翟让等瓦岗老人最早活动的地方。”
“若是派个前瓦岗的将领去接手城池,应会顺利许多。”
李世民点点头, 早在杜怀信分析的时候他便有了合适的人选,只是这个人选……
李世民颇有些心累地闭眸:“李世勣算是最早跟着翟让的一批人了,不仅如此,他早年便是在汴水一带靠打劫过往货船起的家。”
“李世勣擅交际,与瓦岗那些人关系都很不错,而且他跟着翟让的时候与王伯当亲如手足,此时汴州的刺史正是王伯当的弟弟王要汉。”
“不过就这段日子我对他的观察来看,此人作战勇猛,就是在意识方面稍弱些。”
这话其实有些委婉,杜怀信不止一次见过李世民带着李世勣手把手教导的场景,但他轻而无备的毛病依然在。
“去唤李世勣来,我再与他说说详细。”
话落,李世民打起精神。
李世勣此人虽则在战场嗅觉相对他而言不甚敏锐,可好在他肯虚心向学,那股子韧劲和努力的势头李世民很是喜欢。
说起来李靖与李世勣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将领。
就李靖在他麾下的几年时间里,他时常与其讨论兵法,颇有种棋逢对手的快感,在统筹战略方面可以说是顶尖的存在了。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此刻的李靖已经被李渊派给李孝恭了,二人一同前往南方计划拿下萧铣。
但李世勣则恰恰相反。
他不够成熟,尚且稚嫩,也会犯一些致命的错误,但好在事后他也会好好认真反思,这让李世民看着有一种诡异的欣慰感。
他调教出来的人在渐渐成长,还成长得不错。
思及此,李世民轻笑出声,指节叩动桌面。
等杜怀信把李世勣带来后,李世民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说明白了李世勣的任务。
李世勣毫不犹豫领命,眼瞅说完话就要退下领兵出发了,李世民连忙开口:“等等,我还有些事情要嘱咐你。”
李世勣脚步一顿,有些不好意思般笑道:“管好麾下士卒,以身作则赏罚分明,时刻关注敌军动向,同时还要保证唐军内部的人心与消息保密……”
“停停停,”李世民一摆手,简直哭笑不得,“我有同你说这么多遍吗,你这是都背下了?”
“不过这些你别只是嘴上知晓了,要时刻谨慎,今日我还有其他方面的事要同你讲。”
李世勣瞬间来了兴致,立马上前几步洗耳恭听。
“因着拿下了轘辕关,阳城再无抵抗的余力,阳城令已然投降献城,你此行便取道阳城前往管州,也安全些。”
“不仅如此,王玄应前些日子被王世充派去镇守虎牢,在汴荥二者之间行军,而管州正在其中。”
“此次是秘密出行,我最多给你五百步骑,切记,不要走漏风声,你可知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0_b/bjRL6.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