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建成也不知道抽得什么风,居然举荐了他这个素来低调的人出来一道来迎接慰问李艺,李渊居然也同意了,这圣旨是直接到了他的手上,他不愿让李世民为难便来了。
谁知道背后有没有阴谋,冷眼瞧着其他几个来慰问的官员都纷纷走入了其他不远处的营地,杜怀信憋着气大步走进了李艺所在的营地。
不料他才刚刚踏入营地就莫名察觉到了不对,太过于安静了。
然而还不等他反应过来,杜怀信只觉得耳侧传来破空声。
杜怀信下意识一个侧身躲了过去。
等他站稳身子后他才看清是两个个身材魁梧的士卒。
这是做什么?
这样的场景几乎是下意识让他想起了当初尹阿鼠家僮嚣张跋扈的模样。
这李艺突然来这一出,是因为先前事情暴露想要泄愤,还是同李建成又在算计什么?
但这几个士卒根本不给杜怀信丝毫的思索时间,不发一言就是上来围殴。
杜怀信低声咒骂了一句。
怎么,是又想污蔑秦王左右凶暴吗?
看着这几个人明显是下了死手的模样,他再不反抗恐怕真的会去半条命的。
而且反正他反不反抗结果都是一样的,这一点杜怀信早在上回的尹阿鼠一事上便认清了。
杜怀信眯了眯眸子,他虽然没有打过群架,至少这些年来理论知识是没少学习,打群架最好的就是逮着一个人往死里揍。
更何况他这一年来可是同罗士信好好学了一番。
杜怀信不再犹豫挑中了这两人中相对来讲最“瘦弱”的一个。
三人当即撕打在一处。
杜怀信本来就烦躁,所以下手更加狠辣,眼眸中毫不掩饰的狠戾,似乎是要将这些年秦王府受过的委屈尽数发泄。
这场架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杜怀信受了不小的伤,可那个被他死咬着不放的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这场闹剧最终还是被其他官员和姗姗来迟的李艺给制止了。
杜怀信一手抹去唇角的血迹,他有些踉跄地起身死死盯着面上一闪而过震惊之色的李艺:“有本事便光明正大来,尽使些小人招数,难怪你同太子是一路人。”
话落杜怀信也不管众人震惊的神色毫不犹豫转身离去。
李艺表情难看。
分明这是他同李建成商量好的计策,便是污蔑杜怀信此人桀骜,但又因着此人一路跟着李世民有功,而后便可以让李建成顺势上奏陛下将人给调到偏远的州为刺史,好好磨砺一番性子。
但如今计策虽然成了,可看着躺在地上的两个士卒一个呼吸微弱,一个满是狼狈,又想着方才杜怀信直白的讥讽,他便觉得憋屈得慌。
李艺的感觉没有错,这份憋屈一直持续到了他踏入长安城的那一刻。
他按着原计划上奏李渊此事,李建成也顺势帮腔。
李渊虽然一眼就瞧出了这是东宫同秦王府在斗法,可他也是乐得见秦王府吃瘪的,这调任的圣旨都下来了,谁料杜怀信和秦王府如此狡猾。
杜怀信直接躲进了弘义宫,明面上招了数十个医工来替他看伤,得出的结论都是杜怀信伤到了根本,要好好修养数年不宜长途远行,说什么都不愿前往赴任,愧对了陛下的信任。
而李世民更加离谱,声泪俱下讲诉着这些年杜怀信的功劳,高帽子是一顶一顶往李渊头上扣,又拉着全体功臣要心寒的借口,说什么都不愿意杜怀信被调出长安。
这场拉锯战持续了一个月之久,最终以东宫和李渊失败为告终。
李建成陷害不成反倒自己吃了个瘪,李元吉从一开始就不看好李建成,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了一出免费的大戏。
时间就在三方势力表面平静的拉扯中来到了武德七年六月。
李渊果然带上了李世民李元吉前往了仁智宫避暑,思虑良久,李渊终究还是选择了将李建成留在了长安监管国事,却不忘嘱咐让人暗中盯着李建成。
————————
豳州,一处逆旅。
杜凤举看着手中纸张上记录的消息,他死死压着自己此刻狂跳的心跳,这半年来他几乎没有一日好好休息过,为的不就是今日这个消息!
杜凤举深吸了口气,他稳着声线看向了站在自己身侧的心腹:“你确定尔朱焕、桥公山这两人就是东宫派出私运甲胄的人,且二人此刻便在豳州吗?”
心腹点点头:“奴确定,他们一行运送甲胄的虽然是走的小道,但是却也是要吃饭住宿的,再加之二人行踪古怪,前些日子又在一家逆旅门前大吵了一架,是以有许多人对这二人印象深刻。”
“打听到消息后奴用了阿郎给的人手顺着往下查了查,果然查不出了端倪。”
“这二人对外说是商人要运送大批酒前往并州发卖,只是奴乔装打扮亦是装作商人前去询问,可这二人却对并州如今什么东西卖得好,有哪些富商酒楼需要大量酒,又有哪些外地商人在并州心照不宣的规矩,这些问题他们都是支支吾吾的,说得不清不楚。”
“更何况奴还去仔细观察了车辙印的深度,与这二人口中套出来的一车装了多少酒坛做对比,明显要深更多,想来在表面的酒坛之下就是甲胄了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0_b/bjRL6.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