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玄轻哼一声:“堂兄先前还说最是喜欢我这般的性子,怎么在他人面前又换了个说辞?”
李世民哭笑不得:“好了,你同我们的任城王李道宗都是我大唐的长城,我都欢喜的。”
李道玄这才得意地瞧着李道宗一眼,李道宗无奈摇头。
与此同时,外头内侍高声来报:“殿下,魏徵到。”
李世民挑眉:“进来吧。”
说着他又看向李道宗:“差不多就这么些事了,我这次叫你来实在是许久未见念着你了,时候不早了,你这一路紧赶慢赶的也累了,便先下去歇息歇息吧。”
房玄龄听着李世民这话沉吟了片刻终究还是接了一句:“二郎,这任城王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想来陛下也是想念任城王的。”
李世民一顿,他语气淡淡:“玄龄说的对,陛下这几日一个人也难免孤单,我忙于政务倒是疏忽了陛下,堂弟,你便替我走这一趟吧。”
李道宗心中叹了口气,他如何瞧不明白李世民是何想法,只是不论如何李渊是李世民的阿耶,到底是不好弄的太难看的,不然若是传出去了总会有碎嘴之人妄加揣测的。
李世民就算自己不在乎,他却也是不想看到旁人议论他的。
李道宗低声应是,转身便朝外头走去,恰恰好是同一身素衣却又脊背挺直的魏徵擦肩而过。
李道宗下意识瞧了一眼魏徵,就见他面容平静不卑不亢。
挺有意思的,想来堂兄是又能寻到一个合适的良才了。
李道宗笑了笑便走远了。
魏徵甫一入殿,瞧见的就是众人垂首看着文牍卷宗的模样,包括李世民在内,他眉眼认真,翻着手中的卷宗,专注地批注着。
一派气氛祥和静谧的模样,所有人都没有管他这个罪臣,就好像他们没有发现他一般。
魏徵瞧了李世民片刻最终还是垂眸,他下意识扯了扯嘴角。
早早劝着李建成下手又有什么用呢?
他早该意识到这一点的,至少从虎牢关一战后他就该他意识到这一点的。
阴谋诡计或许可以杀死李世民,但是……人心所向的永远只不过一个李世民罢了。
魏徵闭了闭眸子,他知道这是李世民在等着他先开口:“罪臣魏徵见过殿下。”
李世民手下动作不停,又拿起了一份邸报,他的眉头皱了皱看向房玄龄:“这是河南陇右诸州递上来的灾情消息,我瞧着这时间分明是在上个月便递到了尚书省,没想到裴寂居然如此胆大妄为,一直压着这几份邸报。”
说着李世民叹了口气:“也是我的错,身为尚书令御下不严反倒是连累了百姓。”
房玄龄接过邸报仔仔细细瞧着,他沉吟道:“殿下也莫要自责,这几处州县还有余粮,倒是没有闹出什么乱子。”
李世民揉了揉额角:“不够,这样吧,玄龄你去挑几个合适的人选,让他们亲自前往查看监督,既然大旱已成定局,就得尽快解决此事。”
“瞧着今岁天气这般炎热,也不好说明年是如何,余粮本就不多,若是再耽搁了明年的春耕,只怕事情会更加糟糕。”
话落,李世民又是拿起了另外一份卷宗,他冲马周道:“尚书省这几日有好些百姓跑来呈递冤情,瞧瞧这个,说是自家的良田被夺,自己又被人诬陷入了大理寺牢狱,这都递到我手上了。”
马周接过有些愧疚道:“是臣的不是,没有及时处理。”
李世民笑了笑:“无妨,我也是晓得宾王这几日事务繁多,劳累非常,昨日都病倒了,歇息了一个晚上便又起来处理事情,难免会有些疏漏的。”
“还有,”李世民说着敲了敲桌面,他看向杜如晦:“突厥异动,渭州方面传回来了消息,克明你这几日多留意些前线的动静。”
杜如晦点了点头。
李世民顿了顿,他想起来了赵德言给他的密信,只怕这颉利可汗很快便要率主力南下了。
思及此李世民沉吟了一下:“原先的秦王府将领怕是抽不出人手,我方方坐上太子之位,他们得留在长安稳定局势,既然如此我想着便遣柴绍前往吧。”
“这一趟便也让阿姐一道跟着去吧,阿姐的身子也养的差不多了,多年前我对阿姐许下的承诺也该兑现了。”
说着李世民冷笑一身,语带不屑:“突厥以为我朝方方经过内乱便没有能力出兵了吗?”
“那我便要叫他们看看,就算是做了太子皇帝,可我依然是天策上将。”
“往前我能百骑退敌,今年也是如此。”
李道玄听着李世民话里的自得,他当即接口道:“殿下放心就好,臣也会同李靖一道帮着殿下的。”
李世民点头,这才饶有兴致地抬眸望向了已经不知道站了多久听了多久的魏徵。
李世民“啧”了声,似笑非笑地盯着魏徵,他不紧不慢道:“听说你可是一心撺掇着废太子杀寡人,离间我兄弟,魏徵,你可知罪?”
魏徵只是笑了笑:“若是先太子早些听臣的话,必无今日之祸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0_b/bjRL6.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