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认同的始终是她的隋朝,虽然听说她与颉利的关系不算亲密,但这二人却也还是在武德后期结为同盟,颉利出兵骚扰我朝,她就在后头帮着压着那帮子蠢蠢欲动的部族。”
“甚至武德六年那一次,颉利已然因为陛下之名而起了惧怕的心思,要不是义成公主坚持,这马邑许是能安休片刻的。”
“不过若不是颉利犹豫不决,这义成公主再如何也是无用功。”
说到此处杜怀信的语气冷了下来:“有好些我们朝中的官制、州县、大道要路消息,可都是义成公主一手提供给颉利的。”
“可这些我们清楚,世人又哪里清楚?”
“和亲公主本就不易,若是她活着回朝才是件麻烦事。”
“就冲着义成公主后期那股劲头,我都不知晓她究竟是想为推翻我朝付出怎样的代价,恐怕是叫突厥人入主中原她也是不在乎的。”
说到这里杜怀信却是莫名叹了口气,所谓可伶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便是如此了。
李靖垂眸,语气不明:“和亲公主呐,又是多年在突厥被蹉跎过日子,在一些人口中她确实可怜。”
杜怀信闭了闭眸子:“她可怜……武德后期她与颉利一拍即合,那我朝边境的百姓呢?他们难道不可怜吗?”
“先是一个只想着割地无所谓百姓的太上皇,后又是一个为了报仇不管不顾的公主和野心勃勃的可汗,百姓何其无辜?”
“已经是彻底两国立场了,不过你死我活。”
“归根到底都是炀帝之错,若不是他隋朝又怎会这么快分崩离析,若不是他又怎会养肥突厥叫他们生了不该有的心思,若不是他隋朝治下的百姓又怎会痛苦不堪家破人亡……”
杜怀信深吸口气,他总是忘不掉当年在雁门同李世民看到的一切,那不仅仅改变了李世民的志向,更是叫他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心头开了条缝。
“所以……这个人我亲自动手,用不着你,我是主帅,理应如此。”
杜怀信一愣陡然瞪大双眸:“不可!我来才是最好的,反正我起起落落都习惯了。”
“你的功绩本就高,武德年间一统南方,贞观之时陛下又对你荣宠甚重,我知晓你是不善言辞,可外人却只觉得你清高孤傲,本就有好些人对你心怀不满,若是再做了此事,药师兄你……”
李靖语气淡淡打断了杜怀信的话语:“我才是主帅不是吗?”
“功过不都应该由我来承担吗?”
杜怀信心有不甘:“可是……”
李靖笑了笑:“若今日站在这里的是陛下,你还会这般坚持反驳吗?”
杜怀信心头一跳瞬间沉默下来,他抿唇:“若是陛下……他确实会与你做出同样的决定,我劝不动他的。”
李靖走到杜怀信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所以你也劝不动我的。”
“我的命是陛下救的,陛下又待我有知遇之恩,若不是陛下,我又哪里能在史册上留名呢?我又哪里能够一展抱负呢?”
“我老了,你还年轻,这种活计不该由你来干的。”
说着李靖脸上似乎露出了怀念之色:“功过皆在一身,陛下如此,我亦如此。”
“一年的幕府生涯,这是我从陛下身上学到的最好的东西了。”
杜怀信不再说话,他没有再反驳可却顺着心意侧首避开李靖欣慰的目光。
就在二人沉默期间一阵脚步声打破了满堂寂静,二人同时抬头望去,就见一个明显是宫中的内侍手中拿这份圣旨。
二人一愣相继起身行礼。
这是一封李靖统帅六部大军的圣旨,所有兵力由李靖一手节度。
见李靖接过旨后,内侍倒也不急着走反而是笑眯眯地从手中摸出了个手敕塞到李靖手中。
杜怀信凑近看了一眼。
肆意洒脱的飞白,似乎能从这笔字中窥探出书写人畅快的心情。
“兵事节度皆付公,吾不从中治也。”
李靖盯着这行字忽然朗声一笑:“自是不能辜负陛下的信任。”
“这东西可得好好收着,我必是要传给子孙后代的。”
杜怀信愣愣地瞧着李靖的背影,李靖先前要为李世民除去义成公主的话似还在耳边。
真心而待……李世民对于李靖的信任,李靖关切李世民的名声。
杜怀信忽然轻笑出声,这般两不相负的情谊,或许也正是如此才创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贞观吧。
第148章 铭记
战事很顺利, 虽然这几日的雪下得越发大,但是接应突利小可汗的队伍半点没有受到影响,薛万淑本是打算遣人一路将突利小可汗直接带到长安的, 谁知在途经朔县的时候不知是为了什么, 突利小可汗只叫大军先行, 自己一个人倒是来了这朔县府衙, 说是想要见一面杜怀信。
杜怀信被人从军报堆里头拽出来的时候连天都还未亮,他迷茫地听着手下的禀告心生疑惑,他跟那突利小可汗说不上熟,只寥寥见过几面而已, 怎么这突利小可汗还专门寻上他了?
“等等, 你是……?”
杜怀信说了句知道后本就想打发来禀之人走的,可他不过随意扫了一眼, 却觉得跟前这人眼生得很,难得起了好奇的心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0_b/bjRL6.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