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 红楼之林氏长兄_鱼头小闲【完结+番外】(317)

  姑娘的娘家有后,这是个叫人十分安心的事儿。

  只是兄妹二人虽然怎么也抱不够,到底还是把孩子交给了奶娘,林沫又进去瞧了瞧静娴,他是真乏了,靠着喜儿喝粥,时不时地叫奶娘把孩子抱低些让她看一眼,见到他来也只是轻轻点点头。

  林沫坐到她床头,眼底唇角止不住笑意,他像个毛头小子一样搓了搓手,终于握住了妻子的手腕:“奶奶辛苦。”

  静娴道:“倒也没什么。这也是我自己的孩儿。”

  “只是受苦受累的却只有你一个。”林沫这话说完,旁边服侍的丫鬟嬷嬷都忍不住促狭的笑意,静娴却是眼珠子一转:“大爷说话还真是叫人舒服。”

  “也救你这么说。”林沫倒也实诚,“旁人都说恨不得撕烂我这张嘴。”

  “玉儿快要进宫了吧。”静娴提醒他。

  林沫一愣,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妻子在这么兵荒马乱的时候还想到这件事。静娴低着头,叹了口气:“她到底是公主了,从宫里出嫁,也比较像样。皇后最重规矩,他们皇家的礼仪,也得由他们自己操办才放心。”

  “你累了,要不先歇下吧。”林沫摸了摸她的头发,“我晚些时候给公主、文宣公去信。”

  “大爷不赏我些什么?”静娴问。

  林沫有些意外,不过倒是笑了起来:“好,景宁想要什么?”

  “我头一回生孩子,原来做一回母亲得受这样的苦,几乎以为自己就要下去陪周姐姐了。”静娴躺下来,生意闷闷地,“你们先出去。”

  林沫一愣,才意识到是说屋里头服侍的人,便叫她们先出去布菜,自己凑近了,又道一声:“景宁辛苦。”

  “以为自己快疼死的时候,忽然就觉得委屈了,凭什么我要死了,大爷还能和北静王高高兴兴的?”

  林沫不自然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无论如何,他们亏欠周荟是真。

  “这么想,我就有些想见凤姐姐了。”静娴居然笑了,然后冷静地盯着林沫,等他发火。

  但是出乎意料地,林沫没有动,他只是面无表情地站在那儿,神色阴晴不定。

  这份静谧持续了好长一阵子,持续到静娴甚至回忆起了自己刚进靖远侯府大门时对他那样的惧怕与惊恐。

  这份久违的惊恐让她叹了口气。

  然而林沫竟只是说了一声:“好。”

  她也愣住了。

  “景宁劳苦功高,”林沫笑意有些酸涩,“何况也就是见个人而已。你就是要天上的月亮,我还能不去摘给你?”

  静娴沉默了一会儿,道:“我睡一会儿。侯爷去用膳吧,多陪陪妹妹。”

  但林沫还是多坐了一会儿,她闭上眼睛,疲惫和余痛渐渐袭来,将睡欲睡时,感到林沫又揉了揉她的头发,然后一个暖呼呼的汤婆子就被塞到了被子里头,贴心地放在了小腹附近。她隐约听见林沫吩咐喜儿等她醒了服侍她再吃些东西,一个念头猛地冲上脑门。

  这样的一个男人,她到底是因为什么错开了呢?

  为什么偏偏是周姐姐的夫婿呢?

  有的时候,有些事情,真不是身份名利能解决的。孔氏嫡女、王朝郡君又如何?

  什么用都没有罢了。

  林家添丁,一大清早的,整个户部都沾上了侍郎大人的喜气。林沫手里抓着一把红包见人就散,身后的齐三也跟着送上红蛋,收到红包红蛋的,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这会儿都得恭喜一下,说些虎父无犬子的吉利话。

  倒是水溶直接颔首:“名字取好了?”

  林沫笑嘻嘻地冲他咧开了嘴,他今天没有一丁点伶牙俐齿的样子。

  “恭喜。”水溶道。

  “同喜,我还等着双喜临门呢。”

  水溶挑眉,冷笑了一声:“侯爷再一直自说自话,我都要担心我家闺女了。”

  林沫讶异地回头看着他,而后眼光流转,直接转到了他身后:“陈大人,来,红包。”

  “恭喜大人。”陈也俊识趣地看了一眼水溶,抽身离开。

  “我以为我同你说过了?”林沫摸了摸红包的金纸面,轻声道,“处着不舒服就散伙,我就是这么对你的三殿下了,如何?”

  他今天的火气有点大。

  第185章

  今天户部其实并不算太闲,但林沫还是分完了红蛋就向曹尚书告假。他自打得了陈也俊就如鱼得水,小陈细心又不死板,在户部干得风生水起。难得的是虽然是林沫招募来的,但其他人的话也听——不过陈家的公子哥儿,也真没多少人成天使唤他。同事了几年,曹尚书也算是摸清了林沫的性子,他如若执着于什么,那就寸土不让,便是天天耗在账本子里不眠不休也舍得——再精细的人,也不可能交上的账本全无一丝纰漏,这人最擅长的就是找出那些旁人绝无可能注意到的瑕疵,将对手置于万劫不复之地。但如若这事儿不急,或者他认为有必要放人一马,面子上的活儿他倒也是做得来的。比如说此时,谁家媳妇生了孩子,都没心思再在衙门对着他们一群大老爷们的,自然是回家对着娇妻幼子嘘寒问暖去。可林沫告假,却只让曹尚书觉得,现如今的粮税改革,他没有十分的兴趣。

  这可真是奇了怪了。

  由帝师方简打头,王子腾、马跃等联名的粮税改革正打算挑个地方试点,曹尚书到底也是要被叫曹相的人,也被拉着签了个名——这到底回头怎么施行,还是得他户部出人出力的。这项改革要曹尚书说,倒也有几分能叫方简他们名垂千古的意思,将老百姓按人口、劳力划分,若实在家里头困难,就减了他们的税,不管最后怎么样,至少现如今看着,是个真正的惠民之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0_b/bjRLD.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