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明皇后生存日常_云深雾【完结】(102)

  小时候学的医术哪怕还有记忆,也只剩下了寥寥几分,最近的一两个月她才又重新开始温习医书,这其中落下的差距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弥补起来的,自己唯一比这些大夫强的地方,就是胆子大,敢于亲身上阵了。

  这些医者习惯性的明哲保身,有毒性的药房轻易是绝对不会开的,而孙妙涵不同,从小就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儿性子,连这些医者都说她是被女儿身给耽误了,若是身为男子,建功立业不在话下。

  孙妙涵性子有些娇但也野,于是胡善祥说的关于牛痘试验里大逆不道的种痘方式,其他的御医和大夫不敢试,孙妙涵就没有这个顾虑,来到皇庄的第一天,她就按照胡善祥所述的种痘方法给病人种下了牛痘。

  想起痘疮逐渐结痂愈合,身体已经开始渐渐好转的病人,孙妙涵一直忧心忡忡的心也放下了不少,肩上的担子瞬间被卸了下来。

  “合作共赢,你让我和他们一起共事也有让他们替我分担的意思在,我又怎么会不懂你的好意,这些时日以来,我都有把一些脏活累活交给他们,也算给咱们出一口气了。”

  孙妙涵戏谑的说道,她也不是什么心眼大的人,就因为男女之别就被人轻视鄙夷,说真的,她也有些受不了,怎么可能不报复回来。

  让他们给自己打下手,在最看不惯的女子手下干活,也算是给她和胡善祥分别出了口气了。

  两人齐齐对视,噗嗤一声都笑了。

  不敢用猛药以毒攻毒和种痘方式的错误是牛痘研究停滞不前的原因,胡善祥来了皇庄之后,让他们放心大胆的用自己提出的治疗方案,有事她和朱瞻基担着,让这些人的顾虑瞬间一扫而空,积极性空前高涨。

  第85章 银矿 对御医们来说,有了背锅的存在……

  对御医们来说, 有了背锅的存在,后续的一切都好商量多了。

  他们不在乎这个背锅的人是谁,太孙也好, 太孙妃也罢, 只要这个人在皇帝面前能顶事, 哪怕牛痘的试验失败, 也不要把他们推出去顶罪, 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心态放平了,积极性又空前的高涨, 胡善祥甚至承诺他们,只要可以预防天花的牛痘被研制出来, 不但皇帝有赏, 所有人都会杏林扬名, 胡善祥自己也会自掏腰包给他们包一个大红包。

  眼看着所有人的积极性开始增加, 胡善祥又趁机火上浇油般道:“等牛痘开始推广之后, 你们的名字也会被大明的百姓所知晓, 史书也会将你们的辛苦记录下来,让后世子孙知晓。”

  在种种大饼的诱惑下, 所有的医者几乎狂喜的开始了加班加点,这疯狂的尽头, 看的朱瞻基和胡善祥目瞪口呆的。

  “果然,再怎么视功名利禄为粪土的人,也摆脱不了青史留名的诱惑啊。”

  胡善祥不由自主的感叹道。

  “要我说,还是因为你给他们的太多了。”朱瞻基摇了摇头,很不赞同的模样。

  皇帝会下旨嘉奖赏赐这是肯定的,如果天花疫病被彻底灭绝,不用有人提醒, 史书上自会将出了大力的医者记录下来,胡善祥很没有必要再给这些御医和大夫们发什么红包。

  虽然胡善祥对这个红包美名其曰为奖金,但朱瞻基还是不懂,为什么要给他们发奖金,这些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吗。

  皇爷爷下旨让他们办的差事,任务完成了,自然会有奖赏,何必还要再赏钱,实在多此一举的很。

  胡善祥无语望天,心里直吐槽,朱瞻基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富贵太孙。

  御医们有官职有俸禄,皇帝的赏赐肯定有他们的一份,这个是想都不用去想的,但被胡善祥找来的这些大夫呢?

  他们可都不在皇帝的征辟内啊,是她胡善祥私自派人将他们请来的,他们的饮食住行

  和俸禄自然要由胡善祥负责了。

  何况都是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的,就算他们得到了盛名但却并不代表就不需要其他的了。

  老话说的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也就是现在胡善祥有了自己的产业,她才能毫不犹豫的挥金如土给这些医者奖金。

  “这些民间的大夫也就算了,御医的那份儿自然有皇爷爷赏赐,你就不用多出这一份儿了。”

  朱瞻基觉得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御医本就是被皇帝派来的,有俸禄就不用他们再多此一举了。

  “大爷,您还记得你们朱家给官员开的俸禄是多少吗?我敢肯定,历朝历代在没有比这更低的了。”

  胡善祥也是在某一次发现,一位御医激动之下,手舞足蹈的,居然把官袍之下的补丁给漏了出来。

  当时那人的周围围着其他的御医,却没有一个人对此露出异样的神色,仿佛对此毫无异意,但胡善祥却突然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但她也不是冤大头,不可能看到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就上去当散财童子,这样的行为和汉王那位财神爷有什么区别?

  真心感恩的没多少,基本上都是逢迎拍马的角色,转头就能把人抛到九霄云外去。

  一说这话,朱瞻基尴尬的不吭声了。

  良久,他叹了口气后才说道:“祖宗定的规矩不可擅自更改,其实当年皇爷爷也想过给官员们增加俸禄的,但你也知道,大明初立,国库本就不富裕,皇爷爷登基的时候,又怕被人攻讦,再加上还要亲征,天灾人祸等等,就更拿不出太多的银子了。”

  说到这儿,朱瞻基悄悄的凑到胡善祥耳边问道:“你知道这些年国库的银子都是从哪里来的吗?”

  不能开源节流,朝堂上又没有汉武朝桑弘羊那样有经商头脑的人才,就凭着从百姓身上收上来的赋税根本做不到平衡,那赈灾和皇帝打仗的军费又是大多从何而来?

  胡善祥歪着脑袋想了想,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突然,她想到了当初汉王做散财童子的场景来,那挥金如土的场面让胡善祥很是印象深刻,她疑惑的猜道:“不会也是手底下的人供奉的吧?”

  朱瞻基老神在在的道:“虽不中,亦不远矣。”

  那就是说差不多了,胡善祥从善如流的偷换概念。

  “你觉得这个人会是谁?”

  这下胡善祥就开始认真的思考起来了,掌握着皇帝的钱财来源,那肯定是皇帝极为信任的存在,并且被委以重任。

  突然的灵光一闪,胡善祥脑海里突然冒出来了一个人的身影。

  “郑和?”

  “郑和!”

  胡善祥看向朱瞻基,两人口中同时说出了这个熟悉的名字。

  难怪呢。

  胡善祥立刻恍然大悟了。

  “你以为我爹明明不支持出海,却还是看着皇爷爷一次次的派郑和远下西洋,真是为了宣扬国威这么简单,要是没一点好处,就我爹那抠门的性子,早就跑到御前反对了。”

  “也是,否则就国库那三瓜俩枣的,官员的俸禄再微薄也是杯水车薪。”

  胡善祥明了了,难怪她看着现在的大明朝也堪称富裕,虽然军事花费不菲,天灾人祸也需救济,但真没有她印象中大明朝穷的迹象。

  朱棣是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没有好处的事,岂会坚持下来。

  “所以,太祖的政令也不是不能改的?”胡善祥笑嘻嘻的向朱瞻基问道。

  朱元璋下令海禁,但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这已经是明晃晃的将之视如无物了,活人还能真人死令给逼得走投无路?

  “郑和真能带回那么多的银两?我记得前几年皇上给官员们发俸禄的时候,还拿香料抵呢。”

  别说大明的文武官员,就是她们这些后宫的女官们,每月的月银也都被换成了某些香料。

  胡善祥还记得那段时候,她们这些宫女太监日子不好过的很,香料再被吹嘘的价值不菲,但数量多了,也都沦为了普普通通的东西。

  用银子换这种东西,没有一个人愿意的,但谁让皇帝发话了呢,心里再多的不情愿,所有人也必须欢欢喜喜,恭恭敬敬的接受,不能有一丝的怨怼。

  胡善祥好歹当时有胡善围养育着,胡善围存有积蓄,饿不着胡善祥,但靠着月俸过日子的,无论是宫里宫外,可多的是呢。

  当时,胡善祥步步谨慎,对此也只能表示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她胡善祥还在啃老呢。

  “所以啊,我也不是反对你拿钱去接济他们,只是财不露白的道理你要明白。”

  “皂坊的生意在我娘的名下,没人知道里面有你的一半,每月的分红都是由我亲手转交给你,保密的很。动物园虽然每日的流水还可以,眼馋的人也不少,但有皇爷爷做镇山石,有人想要伸爪子,保管给他剁下来。”

  “这样就好,我还怕这独门的生意,会招人觊觎,给我们招来灾祸呢。”胡善祥想了想,说道:“那会不会有人说太子府与民争利啊?”

  虽然赚钱是好事,但胡善祥也不想听到朝堂上的御史上奏,授人话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0_b/bjXWI.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