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 大明皇后生存日常_云深雾【完结】(117)

  可这样老躲着人也不是办法,在说了这宫里想瞒过皇帝的眼睛,估计也是枉费心机。

  胡善祥的肚子越来越大,夫妻俩正准备听天由命的时候,孙妙涵突然带着一名御医过来,说是可以诊断出妇人腹中婴儿的性别,是一位极有本事的妇科圣手。

  四个多月的肚子能看得出来吗?

  胡善祥不大相信,但人已经来了,看看也可以,于是无奈撸袖子让人诊脉。

  “刘御医,怎么样啊?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孙妙涵着急的问道,看样子比胡善祥还着急孩子的性别。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你诊脉呢。”胡善祥好笑的调侃了句。

  “刘御医之前给我看了,是男孩儿。”孙妙涵没在乎胡善祥的胡诌,仍然焦急的等着刘御医的问诊结果,但嘴上却不着痕迹的给胡善祥安了颗定心丸。

  男孩儿吗?

  胡善祥看向孙妙涵的肚子,神色微深,如果果真如刘御医所言,孙妙涵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男孩儿,那应该就是历史上的明英宗了。但随即,胡善祥就觉得自己傻到家了,果真应了那句一孕傻三年的话。

  是不是男孩儿或者是不是明英宗有什么要紧,孙妙涵的命运已经改变了,她现在是许道中的妻子,大明朝有官职有俸禄的御医,而不是朱瞻基的太孙侧妃,就算真生出了男孩儿又对胡善祥有什么威胁?

  胡善祥轻笑,笑自己突然的草木皆兵。

  刘御医诊了又诊,确定了自己心里的猜测,脉象也没有一丝问题,笑着恭喜道:“臣恭喜太孙妃,您腹中的胎儿是一男一女。”

  胡善祥当即高兴的想要站起来和孙妙涵来个原地跳,被人手忙脚乱的拦住。

  太好了,终于不用担心劳什子的皇家忌讳了。

  两人都是喜笑颜开的模样,赏了银子,送走了刘御医后,孙妙涵开口调笑道:“这下安心了吧,这位刘御医看胎儿性别最是准确,要不是研

  究牛痘的时候,和他的交情好,这项本事我还不知道呢。”

  “别说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啊。”胡善祥跟着说道,她在宫里这些年,只知道这位刘御医治疗儿科上很有一手,没想到居然还有隐藏的手艺。

  “既然有了结果,那我就放心了,你也别总是喊着要出宫,也不看你都几个月的身孕了,肚子比我的还大一圈,就是太孙同意你出宫,我也放心不下。”

  其实孙妙涵找刘御医来的目的不止是为了安胡善祥的心,这不是到了玉米和红薯收获的日子吗?或许是南京的气候问题,也可能是他们种植玉米和番薯太晚了的缘故,许道中传信说番薯已经停止生长了一段时间了,因此几人决定趁着天还没彻底的冷下来,尽早将粮食给收了。

  他们本就是跌跌撞撞的试验种植,再晚一些时日,都能直接盖大棚,种反季节粮食了,能有那么点收获已经让人欣慰的了。

  胡善祥很想出宫去凑一凑热闹,但是被无情的拒绝,正想给朱瞻基撒个娇,试试能不能把人变成绕指柔,就听朱瞻基道:“皇爷爷带着满朝文武一起去别庄了,说是要亲自目睹这次的丰收,并且把御厨也带上了,就等着让他们大吃一惊呢。”

  一听这话,胡善祥的眼前瞬间浮现整个别庄挤挤囔囔、摩肩接踵的人群,顿时熄灭了出宫凑热闹的心思。

  不得不说,朱瞻基是真的听懂如何打击人的积极性的。

  “那是我让许大人找的良种啊,也是我派人种的,怎么成了皇帝显摆的资本了?”胡善祥委屈的喃喃自语着。

  “这大概就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吧。”朱瞻基欠打的凉凉道。

  谁人不眼馋良种带来的功绩,但和水泥不一样,玉米和番薯将给大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大明的百姓不用在忍饥挨饿,和只能用不能吃的水泥不一样,皇爷爷肯定是不会把这项功绩拱手让人的。

  “那我和许大人的那份赏赐不会也抹去了吧?”胡善祥冷冷的看向朱瞻基,等着这人的回答,万一朱瞻基敢说出口个是,她就敢把人赶出去,让他陪着那些良种睡觉去吧。

  好在朱瞻基深谙胡善祥话中的含义,当即扯开嘴笑道:“那哪能啊,你们立的这可是大功劳,赏赐肯定是不能少的。皇爷爷已经下旨给许道中升官了,还赏了爵位。”

  这还差不多,胡善祥暗自点头,心道皇帝还不算那么小气。不过也是,这些年下来,又是水泥,又是银矿的,那么多的银子砸下去,也该把他们朱家人给养熟了。

  正想着呢,胡善祥突然觉得不对,怎么只提了许道中的名字,还有她呢,她胡善祥的赏赐呢?

  胡善祥一把揪住朱瞻基的衣领,凑上前去问道:“还有我呢,皇上准备赏我什么?”

  金银珠宝什么的胡善祥也不嫌俗气,首饰美玉胡善祥也不嫌多,古董文玩也可以,闲来无事可以欣赏一番,毕竟盛世古董、乱世黄金,都是值钱的玩意,存着时常看看也能陶冶情操,娱乐心情。

  朱瞻基深情的对上胡善祥的眼睛,浓浓的情意在两人之间流转,胡善祥情不自禁的看傻了眼,正两眼发直,头脑发昏呢,就听见朱瞻基那张平日里温柔的嘴里传来让她感到暴躁的话。

  “把我赏给你。”

  胡善祥挠了挠耳朵,确定自己没听错,还是又重复的问了一遍道:“你说什么?”

  朱瞻基尴尬的低头冲胡善祥笑了笑,温柔的安抚道:“皇爷爷说把我赏给你。”

  在胡善祥哀怨的咆哮中,朱瞻基狼狈的逃出了宫,去别庄里参加皇帝举办的粮种宴会,一路上都在吐槽自家爷爷的不靠谱和坑孙子。

  明明都不缺钱了,怎么还跟地主老财似得抠门,许道中也就算了,好歹有个爵位傍身,不能因为他家太孙妃升无可升就直接拿孙子去抵债啊。

  这送来送去的,不还是他们朱家的么,抠,真是太抠了。

  对,他爹也跟着皇爷爷一起去别庄了,肯定是被他爹给传染了,皇爷爷从前没那么小气的。

  第100章 捷报 朱瞻基到达别庄的时候,……

  朱瞻基到达别庄的时候, 种植玉米和番薯的地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让他意外的是,弯腰在地里收粮食的居然不是农庄里的佃农,而是满朝文武, 就连他皇爷爷和他爹都挽起了裤腿, 捧着玉米和番薯哈哈大笑, 如果不是那一身衣服和众星拱月的模样太显眼, 在一片这样欢欣鼓舞庆祝丰收的人群中, 朱瞻基还真不一定能一眼就找到人。

  想起自己被爱妻赶出来的狼狈,朱瞻基瞬间有种被排斥的凄凉感, 但人群的沸腾太感人,让朱瞻基也凄凉不起来。从马上跃然而下, 如游鱼入水般从挤挤挨挨的人群中快速的往皇帝身边靠近。

  朱棣正左手玉米, 右手红薯的开怀大笑, 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心中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 觉得老天爷当真是眷顾他, 永乐一朝,不但有亩产十石、二十石的良种, 还能彻底的给后世扫清外族带来的祸害。

  在文武大臣“天佑大明,天佑吾皇”的恭贺声中, 朱棣越发的自得。

  “皇爷爷,户部已经算出玉米和番薯的产值了吗?”

  朱棣心里和花开了似得美呢,冷不丁的就听到大孙子的问话,当即把户部称重后核算的数量炫耀般的说出。

  “一亩地大概有十石的玉米和二十石的番薯,对了,还有五石的大豆。”虽然有了玉米和番薯,朱棣也没忘了大明原产的黄豆, 但黄豆的收获和玉米与番薯对比,就略显的惨淡了。

  可这确是非常正常的,一般不是太肥沃的土地,能有个五石大豆的收获已经是农人精心照料的结果了,可这些收获的大豆只是和玉米间种而已,就能有如此的收获,已经非常的出乎意料了。

  朱瞻基瞬间放心了,趁着皇爷爷高兴,他再拍拍龙屁,说不定皇爷爷就把该得的赏赐给了呢。

  “天佑我大明,连老天爷都是站在皇爷爷这边的。”朱瞻基恭维道。

  他知道老爷子的心病是什么,无非是登基的不够名正言顺,所以才发了疯的想去北伐,以功绩立身,日后见到太祖高皇帝也好告诉他,哪怕得位不正,他也对的起这个位子和大明百姓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朱棣以为自己哪怕是第一个封狼居胥的皇帝,但穷兵黩武也是真,他还以为自己会给身后留个骂名,但良种的出现却让他看到了希望,属于他的盛世,永乐盛世,无愧与他的年号。

  “皇爷爷。”朱瞻基轻声喊道:“您打算什么时候论功行赏啊?”

  朱瞻基直截了当的就开了口,他皇爷爷最看不得大男人遮遮掩掩的,有时候他爹差事办差了,找他一起去请罪,吞吞吐吐的态度,还会被皇爷爷责骂呢。

  朱棣收了笑,挑眉看向朱瞻基,就见最贴心的大孙子讨好的朝他笑了笑,想了想,问道:“是太孙妃让你来问的?”

  得到玉米和番薯丰收的消息,朱瞻基曾经问过一次,不过被朱棣轻笑着三言两语的打发了。他就知道大孙子不会轻易放弃到手的赏赐,这不说人人就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0_b/bjXWI.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