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是老牌勋贵,虽然郭英已经去世,但其在军队里的影响力尚在,与其联姻有助于笼络勋贵集团。而且就像朱瞻基适才说的那样,郭英的长子、三女、四女都和他们老朱家有联姻,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亲戚,永乐帝也不好拒绝,于是便乐见其成的答应了,郭氏女甫一入东宫便被封为了太子侧妃。
自从郭氏进入东宫之后,就深受朱高炽的宠爱,恩宠只比太子妃张氏少那么一点点。而且从永乐七年开始,郭氏女就接连给当时的太子朱高炽生下了三个儿子,而在此期间,太子的东宫中并无其他的庶妃产子,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郭氏女进入东宫后,朱高炽对她的宠爱了。
朱高炽对郭贵妃的优待还不仅如此,在爱屋及乌之下还破例赏赐给郭氏祖母一座宅院颐养天年,在郭氏所出幼子生病时,朱高炽还亲自前往斋所为儿子祈福,儿子病愈后,朱高炽特意派人建坛还愿。
宠爱郭氏至如此程度,这也难怪她的婆婆张皇后会有些嫉妒了。
而且明仁宗朱高炽在担任太子期间,一直疲于应对来自两个弟弟汉王和赵王的攻讦,对郭氏的母族也不好太过于优待,直到现在登基后,朱高炽不在隐藏自己的心思,不仅册封郭氏为贵妃,还将武定侯爵位还给郭家。
胡善祥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的做为太子侧妃的郭氏知书达理、恪守礼仪,现在的郭贵妃却成了一个刻意逢迎,嚣张媚上的宠妃。
胡善祥想起了历史上郭贵妃最终被迫殉葬的结局,再加上朱瞻基的解释,这才恍然大悟。
这就叫做被偏爱的人总是有恃无恐吧!
难怪同样身为勋贵之后,出身显赫,先帝张贵妃被赦免了殉葬的命运,郭贵妃却惨遭殉葬。本身就因为皇帝的宠爱被皇后妒忌,不小心谨慎、谨言慎行,偏偏脑子还不清楚,屡次招惹顶头上司,不是找死又作何解?
胡善祥对郭贵妃的糊涂行为叹为观止,就听朱瞻基继续爆料道:“郭贵妃其实也不是全然没有私心。郭英死后,武定侯的爵位本应由其长子一脉继承,但是皇爷爷在世时并没有让其承袭爵位,父皇登基后,因为郭贵妃的进言,把武定侯的爵位给了郭贵妃的弟弟郭玹。”
原来如此了,胡善祥没想到这其中还有利益和爵位的纠葛,听了朱瞻基的解释,对与郭贵妃性情大变也就不难理解了。
朱瞻基爆料结束后却没有结束话题,而是叹了口气,略带犹豫的把自己的怀疑和猜测说给了胡善祥听,想让胡善祥帮忙给他分析一下。
“父皇登基以后,二叔和三叔那边就安静了很多,但我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他们这种安静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暗流涌动,毕竟按从前他们对东宫的动作来看,这根本不符合他们的性子。”
汉王飞扬跋扈,不可一世,赵王盛气凌人,心机深沉,这两人什么时候这么安分守己过?
第121章 汉王赵王议谋反 赵王会不会继……
赵王会不会继续和皇帝朱高炽作对胡善祥不知道, 但是她知道汉王肯定是不会安分守己,否则也不会在朱瞻基登基后起兵造反,最后体验了一回千古难见的死法, 一家子人也因为谋反被连坐, 也是咎由自取了。
可惜的是, 汉王朱高煦有勇无谋, 还错误的将朱瞻基视为朱允炆那类软弱无能之辈, 不但比平常更加骄横狂妄,甚至还暗中招兵买马。他以为自己的谋反计划做的天衣无缝, 根本就不会有别人知道,但是很可惜历史上的朱瞻基早早就洞察到了他的野心, 而且现在因为胡善祥的介入, 朱瞻基一直都有暗中防备着汉王和赵王两人。
汉王府里, 被朱瞻基和胡善祥夫妻俩议论的汉王正一个人躲起来喝酒解愁, 却见下人领着一同样身穿王爷朝服的男子进来, 赫然是他的亲弟弟——赵王朱高燧。
朱高燧一见二哥守孝期间还喝酒, 不禁咋舌道:“二哥,你这胆子也太大了, 孝期饮酒啊,让大哥知道了怕是饶不了你。”
都什么时候了还敢胆大包天的做这种事, 不怕被朱高炽和朱瞻基那小兔崽子抓住小辫子问罪吗?他这个二哥心可真大,胆子也是真大啊。
要知道,他爹的丧期还没过呢,在丧期结束之前,皇亲宗室和文武百官乃至天下万民是不能够喝酒作乐和参加社交活动的。不过幸好老二喝酒是躲在自己府上偷偷的喝,老大和朱瞻基应该不会知道吧?朱高燧心大的想。
朱高煦瞥了朱高燧一眼,挥手示意下人退下后, 才拿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又拿起杯子给朱高燧另外倒了一杯酒,面无表情的说道:“老三,你要是来二哥府上幸灾乐祸的那就滚出去,如果还没死心就坐下来陪我喝一杯。”
朱高燧扬眉,什么话都没说,直接在二哥的身旁落座,从容的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都说酒壮怂人胆,朱高燧其实不怂,为人也机敏的很,但和他这个二哥相比就不尽人意了,所以他亲爹永乐帝活着的时候,最看重的儿子是太子朱高炽,最喜欢的儿子是汉王朱高煦,他这个小儿子反倒没大哥和二哥那么受重视了,性情难免有些犹犹豫豫的。
朱高燧想了想,最后撺掇老二动手的心理占据上风,试探着开口道:“二哥,咱们就这么算了吗?就差那么一步啊,如果当初发现老爷子早就去了我们也不会毫无准备,让大哥占据上风,咱们现如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老大当皇帝。”
又叹了一口气,朱高燧看着不为所动的二哥眉头紧皱,他握了握拳头,目光紧紧盯着朱高煦道:“二哥,难道咱们真的就这么放弃了?别忘了,你手上可还有一支实力不俗的私兵呢,有他们在老大也不可能对你放下戒心啊。还有朱瞻基这个小兔崽子,他比老大可心狠多了,老大自诩仁义不会对咱们做什么,但是你能信得过朱瞻基吗?那可是老爷子手把手教出来的,万一他把老爷子的手段用在咱们身上,咱们怕是连反应都来不及做啊。”
朱高煦虽然喝了很多酒,但他酒品很好,而且堪称千杯不醉,现在思绪也清晰的很。听了老三的话,沉思了片刻后,汉书摇了摇头,拒绝了朱高燧看似为他忧心考虑实则挑拨离间的话。
“老三,算了吧,我知道你不甘心,其实我也不甘心,但谁让这是老爷子做出的决定呢。”朱高煦自嘲一笑道:“我手里是有一支私兵,但大明的军队势力也不少,和他们碰上就是拿鸡蛋去碰石头。而且军队里老爷子留下的势力都在朱瞻基的手里,他们只会帮着老大反过来攻打我们,想成功造反是不可能的事。”
朱高煦清楚他如果造反要付出的代价,他其实有被朱高燧撺掇起野心,但因为亲爹永乐帝的死和临门一脚痛失皇位的灰心让他心情抑郁不已,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只想借酒浇愁。
朱高燧听了这话后,惊愕的哑然无语,他低着头思索了一会儿,再抬起头时一道不怀好意的光芒从眼神处一闪而过。
他像是听不得,也见不得这么失魂落魄的二哥,激动地站起来道:“二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
朱高燧再接再厉的劝道:“虽然大哥已经登上了皇位,但我们还是有机会扭转局面的。当年建文帝朱允炆号称正统,最后不也是被老爷子从皇位上给拉了下来?凭着二哥你在军中的势力,咱们还是有一争之力的。”
他这个弟弟啊,虽然被老爷子评为机敏过人,但却是还有些太天真了,朱高煦无奈的摇了摇头,把自己这些时日想通的事解释给朱高燧听。
“你以为仅凭这杨荣、金幼孜和朱瞻基他们就敢把老爷子的死密而不发?老爷子身边最先知道他驾崩的就是马云等一干内侍,他们不可能全听老大和朱瞻基的命令,这分明是老爷子死前的遗旨。现在老大身具正统,而且还有民心所向,就凭我们根本不可能和他们抗衡。”
想到老爷子的算无遗策,再是朱高煦如何自命不凡,到了此时也只剩下垂头丧气。
然而朱高燧却是丝毫的不气馁,甚至面对情绪低落的汉王还有心思继续劝解、撺掇。
“我说,你能不能别这么悲观,你看看你现在这蓬头垢面、灰心丧气的样子,还是我那个不可一世的二哥,还是那个不可一世的汉王吗?”
你曾经那面对我和老大都颐指气使和妄自尊大的模样呢?都被你给吃了吗?!朱高燧愤愤不平的在心里腹诽着。
“二哥,我们人手不足没错,但军中也并非所有人都是站在老大那一方的呀。就算有老爷子的遗命又如何?那些曾经跟着老爷子靖难的大臣可都和你关系更亲近。只要我们能拉拢更多的盟友,许给他们更大的利益,何愁他们不心动,不能为我们所用呢?”
朱高煦喝酒的动作顿住,顺着朱高燧的思绪暗自琢磨。他是痛失皇位惨遭打击没错,但他妄自尊大的性格却不会轻易的改变。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话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有道理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bl/10_b/bjXWI.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基建文